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9节
现在曹操都已经撤军了,你还不走,还玩命儿的去追,不就是想争功夺声望吗?
看来这大耳贼是打算常驻徐州了。
是真不把咱丹阳派放在眼里。
念及此,曹豹心中更是愤懑,当即下令道:
“诸将请起,且各回营中,待曹操大军完全退却之时,我等衔尾追击,必然功成!”
“喏!”
大帐中众将士豪气冲天,齐齐应声,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气势。
话分两头。
曹军正有条不紊地走在徐州的官道上,沿途所过,皆为白骨。
但走在队伍最前头的曹操,此刻却没心思顾及眼前,他的心情非常沉重。
不是因为兖州发生了叛乱,而是因为兖州带头叛乱的竟然是与他有着托妻献子之情的好友张邈!
当初曹操第一次征伐徐州时,彼时陶强曹弱,曹操也没有信心能打赢陶谦。
便把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托付给了张邈,并对他们说:“如果我回不来,你们就去投靠张邈。”
对张邈的这份信任,充分说明了曹操与张邈两人之间的情谊之深重。
这几天曹操挤破脑子也没能想明白,张邈为什么要背叛自己。
要知道,他为了张邈,可是忤逆了大哥袁绍。
袁绍让他杀张邈,他都不惜得罪袁绍,而没有动手。
“……孟卓孟卓,何故负我?”
曹操嘴上呢喃,百思不得其解。
说来可笑,他曾对陈宫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即我可以对不起别人,但别人不能对不起我。
可没想到,他远征在徐州,背刺自己的人竟是至亲好友。
这委实伤透了曹操的心……
“曹公不必过于担忧,我大军即日开拨,定能在吕布拿下兖州之前赶回。”
说话之人乃曹操从弟曹仁也,亦是曹操爱将。
曹操闻言,幽幽的叹了口气:
“我非是忧虑兖州之急,乃思孟卓叛我之事耳。”
曹仁哼哼道:
“曹公待张邈不薄,这厮却心生歹意,待回兖州后,当灭其全族,方雪吾恨!”
说话间,又一人催马至曹操身前。
此人却不是武将,乃是一名文士。
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第8章 曹豹第一层,曹操第二层,谁在第三层?(求追读!)
“日前张邈便已露出反意,荀司马早已看破,便从东郡调来了夏侯惇将军。”
“现在夏侯将军已从东郡带兵赶往了鄄城,必能在曹公赶回兖州之前,挡住吕布。”
说话之人,乃曹营谋士,军师祭酒戏志才也。
此人乃荀彧举荐,足智多谋,往日曹操征战四方时,多与之谋划,十分受用。
听到这个消息后,曹操不免松了一口气,又感叹道:
“文若真吾之子房也。”
话音方落,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禀曹公,徐州的追军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脸上皆露了笑。
“来得好,他若不来,我反倒不能安心。”
曹操捋着颔下胡须大声笑道。
为了防备追兵,他一直在徐徐拔营。
这样的撤退效率是很低的,但只要击败了追军,把徐州人打怕了,让他们不敢再追。
那曹操就能够放心的轻车速回了。
曹操又下令让斥候继续探查,得知前来追击的是陶谦手下大将曹豹。
便回首对诸将说道: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乃精兵之地也。”
“陶谦以其为倚仗,故能雄踞大州。”
“公等与之接战不可轻敌。”
诸将齐齐拱手答道:“喏!”
丹阳将领总体素质偏低,常言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故饶是有丹阳兵之神勇,也屡屡为曹操所败。
那边曹豹领兵一路奋起直追,终于赶上,喜道:
“好在吾等疾行,终是快他刘备一步!”
遂下令全军冲锋,丹阳兵深恨曹军,奋起向前。
曹操早有准备,从容指挥军士回身作战。
两支兵马绞杀在一处,一时间战鼓登登,惊山欲崩。
在山谷间,疾风谡谡而来,长驱直入。
携兵戈相撞的清脆,血肉飞溅的沉闷,飞向山河大地,飞向万里长空。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别看丹阳兵此前屡败于曹操之手,但那多是因为曹豹无能,指挥不行,加上曹军势大,故而不敌。
但现在在山谷间,狭路相逢勇者胜。
丹阳兵怀着对曹军的痛恨,裹血力战。
双方一直打到晌午,丹阳兵屡次突破曹军防线,终是被打回。
那边曹豹已满身负伤,丹阳兵也折损大半,终于察觉到不对。
“曹军早有防备,吾中计了!”
曹豹后知后觉,才发现这支撤退的曹兵十分难啃。
全军上下严阵以待,仿佛等着他们的到来,哪里像是要撤退的?
“快!传我军令,速速撤退!”
丹阳兵整体实力是远不如曹军的,能抗这么久,已大是不易。
曹豹赶紧整备撤军,那边曹操见徐州兵撤了,也不追赶。
当即下令拔营,全军上下可以轻车速回了。
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之前徐徐拔营,可以防备追军。
但现在抛弃辎重,轻车速回,一旦再有追兵前来,曹军就很难抵挡了。
曹仁还有些担忧,在一旁提醒道:
“曹公,我军轻车速回,若徐州人整军复来,我军不复为备,如之奈何?”
曹操大声笑道:
“兵者,诡道也。”
“徐州人刚刚战败,岂敢以败军追我胜军?”
“今已取胜击退追兵,若再以徐徐拔营撤军,兖州必失!”
戏志才亦在旁侧附和道:
“兵行险着,此举虽然冒险,但徐州诸将中并无能人可识破我军玄机。”
“可放心撤离。”
见曹操与戏志才两个超级大脑都这么说了,曹仁稍稍宽心。
当即回身整备军队,下令全军轻车速回。
另一边,曹豹领着败兵一路东撤。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