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82节
夏侯惇拦住他说:“您是主心骨,哪能孤身冒险?”
荀彧却淡定地表示:
郭贡与张邈并没有什么交情,现在来得这么快,还要见我,说明他还没下定决心要与我们为敌。
所以可以游说,不说帮我们,至少能让他保持中立。
如果我们怀疑他,不去见他,他一生气就真的帮吕布了。
郭贡和荀彧见面,荀彧镇定自若。
于是郭贡认定鄄城准备充分,不好打,便主动撤军了。
什么叫王佐之才,荀彧这便是标准的王佐之才。
在老板没回来之前,帮你稳住大本营。
要是鄄城丢了,曹操都等不到袁绍的支援,便要被吕布给干死。
提起郭贡,曹操对他没什么好感。
这人趁火打劫,还染指自己的后花园豫州。
等平定兖州后,曹操第一个要灭的就是他。
“郭贡手中尚有数万人马,今刘备令陈珪为相,重返沛国,正威胁郭贡后翼。”
“今可使人告知郭贡,刘备将平豫州,郭贡惊疑,必起兵击之。”
“此一路兵也。”
郭贡的势力范围主要在梁国,他能拉起数万的人马,主要因为梁国是富庶之地,受战火的影响较小。
沛国紧挨着梁国,郭贡不可能没有危机感。
而刘备虽然是徐州牧,但人家接领徐州之前,是豫州刺史。
若想攻打豫州,还真有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
当然,
最重要的一点是,郭贡缺粮。
郭贡是当地名士,靠着自己的影响力,很快拉起了几万人马。
但要想持续供给几万张嘴的粮食,是十分困难的。
他之前领兵袭取鄄城,本意就是为了抢粮。
而去岁徐州丰收,这事儿众人皆知。
郭贡如果不想出现吏士大小相食的情况,就得出兵,去抢沛国的粮食。
“郭贡小儿,吾早晚擒之,今若能使其攻刘备,也省我气力。”
“另外两路呢?”曹操又问。
“青州袁谭。”
戏志才平静地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
袁谭是袁绍的儿子,戏志才却没有提及袁绍,单单只提袁谭。
这跟袁绍混乱的家庭关系有关。
按照袁绍的构想,他想把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外甥分置四州。
所以让长子袁谭出任青州,次子袁熙节制幽州,外甥高干统领并州。
至于最宠爱的小儿子袁尚,则留在自己身边,也就是冀州。
袁绍的大本营就在冀州,把小儿子留在身边,什么用意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所以袁绍内部光是围绕夺嫡的斗争,就已经愈演愈烈了。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袁谭目前刚刚在青州击败田楷,军功赫赫,他想借着此次战功来赢得老父亲的信任。
“袁谭初据青州,正是志得意满之际,可遣人约其共伐徐州。”
“此二路也。”
孔融本是袁谭的囊中物,若是擒了他,带到袁绍面前,必可使自己声望水涨船高。
然刘备却横插一脚,将孔融接到了徐州。
若是袁谭知道兖州这边愿意配合他共分徐州,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戏志才很鸡贼地选择了袁谭,而不是袁绍。
因为袁绍此刻与刘备算是同盟,而曹操这边也并不真的打算配合袁谭出兵徐州。
只是想引诱他与刘备相互攻杀而已。
即便日后袁谭追究,曹操只需一句断无此疏就敷衍过去了。
毕竟他是袁绍的小弟,又不是你袁谭的小弟。
你破坏你父亲与刘备的同盟,还能怪我吗?
……
兄弟们有空加个群哈(789455260),随便求一求追读,就这最后三天了,上架就爆更哈,感谢兄弟们!
第72章 淮南刘子扬
曹操连后路都想好了,先骗袁谭出兵再说。
反正河北是袁绍当家,不是袁谭。
何况袁谭若是真的出兵,是他自己理亏,曹操到时候也有搪塞的理由。
“至于这第三路……”
戏志才正要开口,曹操却出声阻止道:
“君且勿言,你我共执一笔,写于掌上。”
两人取笔写字。
须臾,
来到近前,同时摊开手。
两人一致的写了一个“术”字。
“……哈哈哈。”
曹操开怀大笑,激动地拍了拍戏志才的肩膀:
“妙哉!看来志才与我不谋而合,这第三路兵马,便是袁公路!”
“……咳咳咳。”
戏志才咳嗽声愈发剧烈,“袁公路觊觎徐州久矣,今刘备命陈登为广陵太守,威胁九江侧翼。”
“袁术早有心要讨徐州,我等只需遣人与其约合时日,共同出兵。”
“三路兵马,同时出击,料刘备不能敌也。”
“善!善!大善!”
曹操一扫此前的阴霾,心情大悦。
“有此三路兵马,看那大耳贼还如何逞能。”
他舒舒服服地坐下,摸了摸胡须,笑道:
“今日,方称吾心也。”
三路兵马不期灭了刘备,至少也能把刘备打残。
最好是让刘备损兵折将,丢城失地。
只有割据混乱的徐州,才是好徐州。
五郡一统,上下一心的徐州,是曹操不想看到的局面。
他希望到时候徐州能被郭贡、袁谭、袁术,包括刘备自己,同时分治。
徐州越是混乱,曹操便越能够安心处理手上事务。
待兖州平定,便南下夺取豫州,再之后发兵徐州。
一统河南之后,便能够向曾经的老大哥,雄踞河北的袁绍翻脸了。
曹操光是想到这一点,便觉得爽死了。
……
淮南,成惪。
刘府。
“公子,刘徐州的文书到了。”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