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74节

  不过李翊却觉得现在暂时没有战事,把牵招留在军中太浪费他的才华了。

  老刘你要管理这么大个徐州,不派点儿亲信到地方去哪里行?

  “东莞尚缺一太守,主公何不令子经兄上去赴任?”

  刘备颔首,又问牵招道:

  “不知子经可愿去东莞赴任?”

  市一把手的高官,牵招哪里会拒绝?

  相反,士为知己者死。

  牵招眼眶泛红,俯身拜道:

  “多谢兄长赏识,多谢先生保举!”

  牵招与田豫一样,都是六边形人才。

  只可惜跟了曹魏,本来在曹魏降将的地位就很尴尬。

  像张辽那么优秀,多次立下战功,白狼山还救了曹操一命。

  最后那么多降将里面,就他一个人当了重号将军,而且还得受夏侯惇的节制。

  相比之下,同为四征的曹仁夏侯渊那全都是战区司令。

  所以在曹魏当武将,要么你得姓夏侯曹,要么你得叫关羽。

  否则你是混不出头的。

  田豫牵招作为降将,而且还和刘备关系很好,自然得不到曹魏的重用。

  常年在边关抵御外族,没机会在中原战场上一展才华,建立耀眼功勋。

  田豫在边境经营九年,牵招光是在雁门就干了十二年。

  他们都秉持着以压制为主的强硬民族政策。

  对势力强大的予以打击,对势力弱小的予以拉拢。

  并充分利用乌桓鲜卑各部族之间的内部矛盾借力打力,用挑拨离间的策略引诱他们互相攻杀。

  使得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没能对中原造成实施性的威胁。

  田豫和牵招人品端正,沉稳干练,智勇兼备,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守将和统帅。

  他们都以其卓越的能力,阻止了乌桓的再度崛起。

  破坏了鲜卑的统一过程,给北方边境带来了近百年的和平。

  只可惜与刘备的特殊关系,使二人始终得不到曹魏统治者的绝对信任。

  所以史书上才会对他们二人发出感慨:

  ——“田豫位止小州,牵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

  认为两人都没有得到与他们实力相匹配的地位。

  好在,现在田豫与牵招全都回到了老刘身边。

  而再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老刘看人的眼光是真厉害。

  凡是他看上的人,

  从关羽、张飞、赵云,到田豫、牵招,全都是与他关系特别好。

  而且最后都建立了功业的人。

  可见刘备确实有勇有谋,审时度势,颠沛半生不忘初心的明主。

  “报——”

  三人饮宴正欢之际,又一名小吏匆匆赶来。

  “禀使君,寿春使者求见!”

  刘备面色骤变,皱眉道:

  “难得与好友相见,袁术却来坏吾雅兴。”

  “叫他在驿馆候着!”

  刘备脾气本来就火爆,加之李翊规划的南面重锤袁术的方针,对他的使者自然没什么好脸色看。

  “且慢!”

  牵招出声阻止道:“兄长,袁术坐镇淮南,兵精粮足,此来定然是有事商议。”

  “不妨拨冗一见,看他有何话说。”

  李翊牵唇笑道:

  “子经兄有所不知,这袁公路量小性狷,在广陵多次煽动叛乱,我主对其已是不厌其烦。”

  “去岁我徐州丰收,彼想是要来找我主借粮。”

  唔?

  牵招一奇,这位李先生连人都没见着,便能识破袁术的意图,未免太神了些。

  “子经若是不信,且唤那使者一见。”

  须臾,使者被请入内。

  “见过刘使君。”

  使者匆忙行礼,刘备没什么好脸色,让他禀明来意。

  使者躬身道:

  “我主闻说徐州去岁丰收,故遣我来找使君借粮十万斛,以资军用。”

  “之后我主愿于淮南起兵,与使君结盟,共同瓜分兖、豫二州。”

  厉害!

  牵招看一眼李翊,好似在说真让先生给猜对了。

  这袁公路真是来借粮的,还说要与刘备同盟。

  不过听着更像是在勒索。

  刘备脸色沉重,大怒而起。

  ……

  ……

  求追读兄弟们!另外:建了个书友群(789455260),现在进群的就是元老啦!作者会在群里定期发红包,等书上架赚钱后,会发大额红包来回馈兄弟们!进群的兄弟们抓紧哦~

第65章 袁术:他刘大耳也配与我同列?

  “混帐!”

  寿春府衙中,袁术被刘备的狂傲自大,气得双眸发红,歇斯底里的乱吼。

  “这刘备不过是一介织席贩履的匹夫,诈称皇亲,平白得了一个偌大的州郡,便以为能与俺们诸侯同列了吗?”

  袁术望着底下被打伤的使者,气便不打一处来。

  他派人去找刘备借粮,本意上想试一试刘备的底。

  因为听说徐州去岁丰收,而袁术早有取徐州之心,便暗自遣人去试探刘备。

  不想刘备狂悖无礼,不仅不借粮,反倒命人将他的使者乱棍打出。

  这让他这四世三公的袁术,老脸往哪搁?

  “袁公息怒,这刘备大奸似忠,大伪似真,早有帝王之志,今日敢打使者,明日便敢来打寿春。”

  长史杨弘一脸谄媚地献策道,“今不若早伐之,以免夜长梦多。”

  哼,谁还没个帝王之志?

  袁术一声冷笑,“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

  “今其得徐州,便想图谋我的九江,安有此理?”

  主簿阎象出来谏言道:

  “明公此言差矣,今我军之大敌,乃刘繇也,非是刘备。”

  “刘备命陈元龙为广陵太守,欲挟制我淮南侧翼,我军不能两面作战,否则便会腹背受敌。”

  “今不如遣使讲和,修好刘备,待灭了刘繇,坐稳扬州之后,再北上取徐州。”

  “如此明公便可坐拥徐、杨二州,退可保境安民,称雄一方,进亦可逐鹿中原,成就霸业。”

  “此乃上策也。”

  袁术自从被曹操、袁绍联合打败以后,便退守了淮南。

  他在淮南扩张的很快,靠着老袁家的底子,当时的周昕、王朗都不是他的对手。

  但袁术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气量小,任人唯亲。

首节 上一节 74/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