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64节
“孔北海弃城南下,若遇尹礼,必然交恶。”
李翊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臧霸有些疑问:
“袁本初对青州志在必得,现在其正与公孙瓒交战,暂时无法顾及到北海。”
“即便尹礼下了北海,又岂能长久?”
李翊笑道:
“公等盘踞琅琊多年,难道会不知天下之势?”
“袁本初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用人多为世家子弟,此事众人皆知。”
“尹礼出身寒门,难为袁氏所用,彼若能下北海,然后献予袁氏,必得重用。”
“若袁氏未能克青州,其坐镇北海,亦不失为孔融。”
李翊一席话,便揭穿了尹礼的动机。
臧霸、孙观等人脸上骤变,纷纷露出惊奇的目光,齐聚这位年轻的军师身上。
“我等与尹礼相熟多年,竟都未能猜透尹礼的心思。”
“李先生竟只凭一张地图,便能洞察尹礼的图谋?”
“看来民间传言,李先生乃天下奇才所言不虚。”
泰山众将思绪翻腾,眼中渐渐浮现折服之色。
同时心底里又有些后怕,大伙儿都纷纷庆幸当初同意了臧霸投刘的决定。
要不然,他们将面对一个极其可怕的对手。
仅凭现有的信息,就能将尹礼的图谋扒的底裤都不剩,实在是太可怕了……
当然,众人之中最为心惊的是刘备。
“幸得军师心思缜密,识破尹礼图谋,若不然孔北海危矣!”
话落,面色一正,当即喝道:
“赵云听令!”
赵云从席间走出,慨然听令。
刘备摇手一指:
“汝率八百胡骑,即刻北上,追击尹礼。”
“我自率大军在后,随时跟进!”
赵云拱手领命,匆匆告退。
历史上的赵云其实更像是一位特种兵,救火队队长,非常适合执行特殊艰巨的任务。
所以李翊才会推荐他。
这是从能力上分析的。
而刘备则是因为赵云方回,有意给他立功树立威信。
加之公孙老哥给的杂胡骑兵,都是从乌桓人里面挑选出来的精锐,非常擅长奔袭。
与赵云最为相熟,由他去追击,再无第二人选。
就在刘备整军之际,李翊悄然离席。
来到了营外,赵云此时已经点齐胡骑,提枪上马,正准备出发。
“子龙将军,且徐行!”
李翊上前叫住赵云。
赵云忙问:
“军师有何吩咐?”
他忙下马过来参拜,李翊扶住他,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子龙将军此去北海,当留心一人,将她接来此处。”
赵云问是何人。
李翊呵呵一笑:
“太史慈之母也。”
太史慈是个大孝子,将她母亲接来,一当然要保护好她的安危,青州现在大乱,她老人家上了年纪不好照顾自己。
二当然是为了增加吸引太史慈的筹码。
“末将晓得了,只是云不识得此人,却不知要去往何处寻找?”赵云心细问道。
“此易事耳,你在接到孔北海之后,只问他便好。”
李翊相信赵云救人的能力。
要知道历史上的赵云可不只是两扶幼主那么简单。
当阳长坂坡,子龙不只是把阿斗救回来了,是连带着甘夫人一起给救了回来。
这就是:“后主、甘夫人,皆得免难”的含金量。
……
青徐地界。
一场激烈的厮杀正在进行。
一千泰山军正在围杀两千北海兵。
孔融在亲卫的保护下,坐镇中军,指挥部卒抵挡贼军。
“不想方出北海,便遇贼军!”
孔融有些懊恼,看这数量,贼人还不少。
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以为离了北海,便能免于与袁氏的厮杀。
结果转头就遇上一支这么彪悍的贼军。
“可有探听到是哪路贼军吗?”
孔融问手下士兵道。
“禀相国,此去是东安地界,这路兵马应是尹礼的泰山兵。”
“……哼,真是一群匪寇!”
孔融气得吹胡子瞪眼,他骨子里痛恨贼人。
而尹礼这种被“招安”了的贼人,他更是恨之入骨。
臧霸等人原本都是匪寇,就因为剿灭黄巾军有功,就被朝廷洗白转正了。
孔融是不喜欢这些靠军功混上来的底层人的,他更注重士人。
这种观念被他带到了军中,导致从伍长开始,一路往上什长,屯长,曲长等都受到了影响。
军中出不了人才,自然打不了胜仗。
以至于在拥有人数优势的情况下,依然被泰山军压制。
统帅指挥不当,将士士气低落。
很快北海兵便乱作一团,被泰山军打得节节败退。
就连孔融那几百亲卫也已精疲力尽,无从抵挡贼军,很快被围了起来。
……
感谢RevetonVik大佬的9张月票,感谢fly2,范平狄,雾之湖的杨少侠,神之渊,一剑惊鸿来,20220224222312032老哥们的月票,感谢兄弟们的月票感谢。最要感谢的还是兄弟们的追读,谢谢你们,真的感谢
第56章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砍人头
眼看局势危急,孔融这下是真有些慌神了。
他心里明白,仅凭现有的军马,很难敌过这支彪悍的泰山军。
而且这支军马,并非掳财,很明显是冲着自己来的。
念及此,孔融心如死灰,只知大势将去,将士们撑不了多久。
遂拔剑欲自刎。
主簿王脩急忙伸手按住,大惊道:
“相国何故寻此短见?”
孔融叹息道:
“……唉,今我大势已去,这些贼寇是冲我来的。”
“叔治你还年轻,带人逃命去罢!”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