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77节

  “不知许兄愿往否?”

  郭图立马显露自己招许攸进来的真实目的。

  许攸也不计较,既然上了船,就没有退路了。

  一捋颔下胡须,认真分析道:

  “袁公今日胜了一场,不着急消化战果,仍旧令淳于琼乘胜追之。”

  “如此迫切,想来袁公身子确实大不如前。”

  辛评则道:

  “只凭我等在此分析,并无用处。”

  “还须许兄亲自走一趟,探明情况,我等才好提前做准备。”

  许攸点了点头,同意了两人的请求。

  既然进来了,就先献一份投名状罢!

  “我以献策为由,谒见袁公。”

  “若袁公亲征,便证明其身体无恙,若另使人前往,则证明其身体有恙。”

  “如此便能探明袁公身体状况。”

  微微一顿,又补充道,“此外,袁公若是用我之谋,也是变相打击河北士人。”

  “……此为一石二鸟,一举两得计也。”

  郭图、辛评闻言大喜,即让许攸快去快回。

  许攸遂趁夜去见袁绍,待下人通禀过后,方一入帐。

  人报前去追击曹刘联军的淳于琼已经回来了。

  “战况如何?”

  袁绍急忙问。

  “……淳于将军不慎中了埋伏,被打得大败,狼狈而回。”

  果不出众人所料,曹刘早有准备,淳于琼此去追击并未讨得半点便宜。

  “唉!”

  袁绍叹口气,颓然坐在榻上。

  这个结果,其实他心中早有预料。

  只是之前一直在自己骗自己,觉得淳于琼此战能赢罢了。

  许攸见此,乃躬身上前,一边为袁绍倒水,一边小心翼翼地说道:

  “主公不必着急,今我大军足有十万之众,曹刘之辈不过负隅顽抗耳。”

  “主公收纳河南之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许攸知道袁绍的脾气,耳根子软,先说两句好话把他哄高兴了,才敢进言献策。

  袁绍喝了一杯水,缓缓道:

  “子远这么晚了不去睡觉,找孤何事?”

  许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温声道:

  “今主公亲临战场,打得曹刘联军丢盔弃甲,仓皇逃窜,大振我河北军威。”

  “……诶,只是曹操、刘备也由此潜身于寨内,不敢出战了。”

  “曹刘备战了数年时间,工事建筑,檑木滚石,一应俱全。”

  “愚以为,我军欲取胜,不可急于一二日之功。”

  许攸循循善诱,慢慢开导袁绍。

  淳于琼今晚的战败,也让袁绍知道曹刘已经做好了准备,短时间内他就是不可能拿下河南。

  “……嗯。”

  袁绍终于松口,“我大军俱屯于官渡,仅军粮所耗,便日费五千石,一月下来便是十五万石粮食。”

  “中途算上从邺城运往过来的损耗,我军也不能在此地经年日月的久持。”

  人多唯一的坏处就是嘴也跟着多了起来。

  袁绍这十一万大军的口粮供应,即使财大气粗如他,也经不起年年造。

  曹刘虽然人少,但耗的粮食也少。

  而且人家是本土作战,离大本营近,补给线很短,路途损耗不大。

  两项数据怼下来,袁军的粮秣优势,其实已经被河南抹平了。

  所以真要玩儿持久战,河南方面此时还真不虚袁绍。

  更别说袁绍所打下来的兖州领土,百姓早就被曹操给迁到内地去了。

  等于袁绍甚至没办法消化这些土地,将之转化为自己的收益。

  “河南兵虽然果劲,然我北兵毕竟人数众多。”

  许攸慢条斯理地分析,“只要以我之优势,攻敌之劣势,则河南可定,曹刘可擒也。”

  “子远有何高见,快说!”

  袁绍腾得一下起身,连忙问。

  “今日交战之时,先登死士大发神威,此为我军唯二精锐的部曲。”

  另一支精锐的部曲,是大戟士军。

  但这支军队是袁绍的亲卫,一般不会拉到前线战场上去。

  而且袁军是进攻方,大戟士军作为重甲步兵,却是以防守著称。

  并不适合用来冲锋陷阵。

  所以,袁绍真正能用的精锐,就只有先登营了。

  “既然曹刘坚守不战,据寨而守,我等不妨在寨前筑起土山。”

  “可命先登死士并军中其余长臂善射的弓弩手,俱登山上,居高临下。”

  “然后以箭射之,专猎寨中军人。”

  “若曹操、刘备若弃此而去,我等便得此隘口。”

  “若不弃去,便只能出战,攻我土山。”

  “届时,袁公自领大军,与山上守军前后夹击,成掎角之势。”

  “曹刘联军焉能是我军正面敌手?”

  “诚如是,颍川可得,下邳可破矣!”

  许攸此计,也是发挥了河北军的长处,用以攻河南军的短处。

  那就是人数碾压。

  你河南单兵作战能力不是很强吗?

  那咱就逼你出来打集团军作战。

  毕竟河南军士再强,也不至于说每个人都能完全吊打河北军士。

  况真正的大军团作战,比的是势,而不是勇。

  而河北军在这方面无疑是要远胜于河南军的。

  袁绍闻言大喜,即纳许攸之计策。

  次日,一大早。

  袁绍亲自于寨内选拨精壮军人,命其各执铁锹土坦,齐来官渡大寨,垒土成山。

  寨内军士见袁军公然在自己眼前,堆筑土山,不由大怒,皆骂袁军欺人太甚。

  于是,将之报到夏侯惇大营处。

  夏侯惇暗想袁军弓弩手如此强势,若使其于寨外筑起土山,居高而射,将士们如何守寨?

  于是点了五百军士,绰枪上马,亲自带人冲突出去,欲要截杀袁军的垒土军人。

  袁军早有准备,先登死士提前架好弓弩。

  扼守在咽喉要处,对准夏侯惇军便射。

  一时间,箭如雨下。

  夏侯惇冲不过去,只得退回本寨。

  如此,十日之内,袁军在官渡大寨外筑成土山五十余座。

  每座土山上,都立有高橹,每山分拨两百名先登死士。

  另选长臂善射的弓弩手辅之,齐登土山高顶,瞄准寨中军士,张弓列弩便往里射。

首节 上一节 477/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