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70节

  许褚气得拔刀,喝斥道:

  “老匹夫,汝敢下药害我兄弟耶!”

  老人倒也不惧,脸上反倒有些洋洋得意:

  “哼,此乃吾之独门秘药,名曰‘麻沸散’。”

  “麻沸散?”

  “此药可令中者麻痹,不省人事,任人割肤劈颅也不知痛痒。”

  老人洋洋洒洒地将自己的得意之作说出来:

  “此番正欲借此黑熊试验一番,若能成功,天下患者不知能减轻多少病痛折磨!”

  “……啧……大好机会教尔等几个小辈给搅和了。”

  张飞一颔首,心想难怪方才斗那黑熊时,觉得它动作迟缓,使不上劲。

  原道是害了病,原来是被下了药。

  “老先生医者仁心,李某佩服佩服。”

  当听到“麻沸散”三字后,李翊已经猜到这老者的身份了。

  “不过老夫这麻沸散尚未功成,今日只是试药,但被尔等搅黄。”

  老人念念不忘,似怨念极深。

  李翊呵地一笑:

  “此事却是李某的不是了,不妨这样。”

  “老先生随我一同去官渡,我请刘徐州来补偿你。”

  老人轻声一笑:

  “后生倒是心眼子多,官渡正打仗。”

  “看汝等穿着打扮,也知非富即贵,必是那曹操、刘备的人。”

  “山人我对官场之事,已经不感兴趣了。”

  “况山人与汝等非亲非故,汝等方才还坏我好事,而今三言两语却想要山人我出诊?”

  许褚眼眸蹙起,将钢刀提在手上,狞声道:

  “汝敢不从,某手中钢刀照你头上来一下如何?”

  老人斜睨他一眼,淡淡道:

  “汝等勇武盖世,山人敌不过。”

  “但若杀了山人,汝等之病患亦不能救不是?”

  李翊一弯眉,笑意从勾起的唇边漫上眼底,佯作一声叹:

  “老先生莫非是对这疑难杂症也无有信心?”

  老人陡然变色:

  “无有信心?在山人面前,这世上就无疑难杂症可言!”

  话甫方落,急将藜杖提起,嚷嚷道:

  “来来来,后生。”

  “带山人我去看看那病患!”

  见这神医这么爽快的便同意了,张飞与许褚对李翊俱是佩服不已。

  他们武力过人,虽千军万马尚且不惧。

  可饶是如此,都请不动这老顽固。

  可李翊却嘴皮子一动,只消一句话语,便将之带走。

  这不得不令人佩服。

  既请到老神医,三人便原路返回。

  中途又差人将那头黑熊给一并带回去,这玩意儿可遇不可求。

  除了熊胆、熊脂可以入药外,熊掌是上等补品,熊皮是值钱之物,熊肉足可令弟兄们饱餐一顿。

  熊身体大,不好运走,于是众骑士还专门在县里雇了一辆马车。

  将之拉远回官渡前线去,晚上可以加餐了。

  待回到官渡时,不少将士们来迎李翊。

  见李翊还带回了一头大黑熊,众人无不食指大动。

  纷纷凑上前问:

  “大都督,不是去请神医了吗?”

  “如何打了只熊罴回来?”

  李翊便将事情原委说与众人听。

  众人听后,纷纷道能平安回来便好。

  “汝等将这熊罴带下去,交给庖人处理干净了,然后将熊肉发与弟兄们分食!”

  话音方落,众人齐声欢呼,他们就等这句话了。

  李翊则办起正事来,将老医生带到曹洪病房里去。

  刘备见李翊这么快回来了,便问:

  “先生回来了,可有请到神医吗?”

  李翊将手一指,“这位便是。”

  刘备当即一拱手:

  “在下汉左将军下邳侯领徐州牧,刘备刘玄德。”

  “未请教老先生姓名?”

  老人此刻的心思却已全然在病患身上,并不多加理会刘备。

  “治病要紧?名字要紧?”

  “山人我叫华佗,快去把方才所言那几味药拿来!”

  这名老者,正是后世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的华佗,也叫华旉。

  华佗跟其他名人一样,都有着“巨星标配”,那就是幼年丧父。

  然后哥哥也被抓去服兵役了,一直没能回来。

  与张仲景自小厌恶官场不同。

  华佗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所以非常渴望出仕为官。

  这也是那个时代大多数有为青年的共同理想。

  但中间有一段“历史空白期”,并未记载华佗思想的转变,即他是如何弃儒从医的。

  不过按时间线来算,华佗可能是在经历了黄巾之乱,见识到了官场丑恶之后。

  开始厌恶官场,转而选择专研医术。

  不得不说,华佗在医学方面的天赋是很高的。

  与他齐名的董奉、张仲景,都是自幼学医,并拜了高人为师。

  而华佗是中道自学,并且在医学方面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为什么说华佗的外科手术是汉末最顶尖的呢?

  因为这时候的医学知识,大多来源于《难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这些中医典籍虽已成书,但书中记载的知识却并不能解释和治疗所有的疾病。

  华佗认为,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读的书再多不如去实践。

  所以华佗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

  这个时代大部分医者,都拘泥于医书上的知识。

  然华佗却超前的理解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在理解医理知识的同时,并不死搬硬套。

  这也是为什么华佗中道学医,却能够很快追上董奉、张仲景的步伐的原因。

  徐州如今大力兴办医馆,发展医学业,正须要华佗这种“名誉教授”过来镇场子。

  ……

第197章 三万对十一万,官渡之战正式打响!

  这边华佗待看过曹洪伤势之后,乃对周围人说道:

首节 上一节 470/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