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43节
“回去有何颜面见先生?”
“纵然先生、兄长不怪,也遭人耻笑耳。”
原来张飞脸薄得很,兼之性急如火,见张郃守御的严密,一下子恼了。
不觉酒瘾大发,命人取酒来饮。
每日在营中饮酒寻欢,不理军务。
时有田豫、陈到在军营,二人虽为裨将,但见张飞身为一军主帅,却不理军务,遂纷纷来劝。
“三将军该知大都督严令,待都督回来,见将军不思破敌,反在此饮酒。”
“必然怪罪。”
张飞一听,猛然想起李翊从前的教诲,顿时思得一计。
于是愈发得意,当即传下军令:
“今宵合营饮酒,如有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田豫、陈到皆是一惊,暗道张飞此前只是自己饮酒。
怎得他们一劝,便要拉上全军来饮酒了?
“三将军莫非忘了大都督之重托耶?”田豫问。
张飞道:
“俺正为不负先生教诲,才与诸弟兄共饮。”
二人又是一愣,田豫沉吟半晌,心中已猜到个七七八八。
乃对张飞说道:
“既如此,我去营中取一千坛酒来,分与将士共饮。”
陈到更惊,暗道国让你怎么也掺和进去了?
田豫只柔声安抚陈到,让他听命照做便是。
陈到无奈,与田豫一同去取了酒。
少时,
手下报来,一千坛酒已分到前后左右四营和中军大帐里了。
各有两百坛,每十人一坛,人人都有酒喝。
分拨既定,大帐上早已设下酒宴。
见一切准备就绪,张飞乃亲坐大帐之上,亲自提了一坛好酒。
亲手将泥封打掉,揭开油纸,立时异香扑鼻。
张飞大喜,捧起酒坛,便往喉咙里倾去。
待满饮一坛之后,乃下令道:
“传俺将令,各自开坛饮酒,一醉方休!”
“但言酒不佳者,军法论处!”
乒……
锣声四起,传遍飞营。
人们暗自想了,徐州定下的军律向来严苛,非胜仗不可饮酒。
今战事未平,众兄弟便能痛饮,管那么许多作甚?
大都督真要降罪下来,也该是张飞去领受。
遂无顾忌,“遵命”的呼声四面而起。
大帐上,张飞见田豫、陈到各怀心思,乃举起酒盏向帐上道:
“今日将士痛饮,诸位请!”
田豫倒无甚顾忌,提起酒坛,打飞泥封,撕开油纸,便倒满了一碗。
完事还不忘举起酒碗回敬张飞,道一声:
“多谢三将军!”
又对陈到及其余将士说道:
“诸位将军请!”
不及说完,酒水已送至唇边。
陈到见此,暗想事已至此,也只得作陪。
他本也是好酒之人,只是徐州军律严苛,不敢在此时饮酒罢了。
今将大伙儿痛饮,他胃里的酒虫早已翻滚,乃取了一坛酒,猛饮一口。
张飞笑出声来,大声问道:
“叔至,俺张飞的佳酿可好否?”
陈到放下酒坛,发泄般地大声叫道:
“好酒!”
张飞又看向其余将校,诸将纵是心口不一,也得齐声喊出:
“好酒!好酒!好酒啊……”
张飞这才满意,放下酒坛,睁大环眼,逡巡一圈。
见众弟兄中竟有一人坐着不动,乃上前问:
“俺张飞敬酒,如何不饮?”
这名士兵立刻站起来,一手举着杯子,一手乱摇道:
“三、三将军,小人不会饮酒。”
张飞面色立时罩了一层寒霜,沉声问:
“大丈夫行军打仗,哪有不会饮酒的?”
那小兵答,“未敢欺瞒将军,小人实不能饮。”
有好事的弟兄在旁解释,原来这小哥早年间因贪杯误事,错过了父亲的丧事,遂将酒戒了。
张飞暗想,这倒是个孝子,该是一桩好事。
只是今日既施了这条计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只能苦一苦你了……
乃将酒盏强塞在那小兵手中,嗔目道:
“下邳相曹豹也不能饮酒,俺张飞敬酒,他姑且要满饮三杯。”
“汝比下邳相如何?”
这小兵连忙摇头,“小人怎敢比曹府君,这是酒早已经戒了,实在不敢再沾唇。”
张飞大怒,浓眉一竖,叱道:
“俺张飞敬酒,纵是大都督也要卖俺三分薄面。”
“汝这小辈,怎敢不赏脸!”
于是命人取鞭来,又令武士将那小兵按住。
挥动长鞭,登时几十鞭下去。
只打得那小兵在地上乱滚,哭爹喊娘,痛楚难当。
待鞭笞完后,那小兵已浑身是血,身无完处。
在场弟兄都是久经沙场的,但在见到此情此景之后,仍不觉心惊胆战。
于是,以田豫、陈到为首的将士,纷纷上去求情。
张飞这才住了手,将鞭子一丢,忿忿地对那小兵说道:
“俺今日饮酒,汝不饮,便打汝几十鞭子。”
“若明日还要饮酒,汝又不饮,便再汝几十鞭子。”
“如此往复,须得你肯饮酒才能罢休。”
说罢,余恨未消,回到案上继续饮酒。
至夜半时,方才散席。
张飞回至营中酣睡,忽听得帐外响动。
乃翻身坐起,是小人报田豫求见。
张飞乃将之接入帐来。
“天色已晚,国让不去睡觉,到俺这里来做什么?”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