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38节
关羽本人是知道刘备就在袁绍那里的。
站在关羽视角,其实比演义更加踌躇难决。
那就是自己到底是该先报曹操的恩情,还是马上去找自己的老大哥?
关羽最终选择了前者。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耳。”
你初听关羽这话时,会觉得关羽忠义,为了刘备随时准备去死。
但你要是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只会更加感到震撼。
因为关羽在知道刘备在袁绍那里的前提下,明说了要去找刘备。
也就是投袁绍,这个曹操的死敌。
也就说当关羽说完这话后,就有极大可能被阴谋干掉。
这就是关羽,我来去明白,直接告诉曹操我的真实想法。
你要是不同意可以杀我,我够义气绝对不骗你。
你厚待我,我立功报答了你再走。
知道你的心意,但我遇着老刘在前,咱还是下辈子再续前缘吧。
而曹操对此是什么反应呢?
原话叫,“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
曹操浪漫主义文人气质再次爆发,不仅没有杀关羽这个潜在威胁,反而肯定了他的忠义。
还问张辽关羽什么时候会走。
张辽回答说关羽立了功就要走。
与演义里舍不得用关羽的形象不同,曹操知道后在第一战就派上了关羽。
你想立功就走,那我便成全你。
在这一件事上,曹操与关羽都表现的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包括关羽走时,史书上明确说了是,“奔先主于袁军”。
当时曹营将士的反应都是打算去追。
而曹操却拦住他们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有一说一,曹操在这件事上是真的厚道。
只闻得一声号响,云长已骑爪黄飞电,冲出阵外。
颜良自领大军在中军阵处,待哨骑报说遇着了曹兵时,也命人就地排开阵势。
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河北雄兵,气势如虹。
忽然,远处尘土飞扬。
一骑绝尘而来,爪黄马四蹄生风,似闪电般划破长空。
马上将军,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
当真生得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手中长刀更是寒光闪烁,令人不寒而栗。
左右河北将士,见关公杀来,即排阵来挡。
关公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
只听得“啊啊啊”,一阵阵惨叫声传来。
那关公如天神下凡,河北军似波开浪裂。
左右挡他不住,被关公一马杀穿。
那边颜良尚在麾盖之下,闻得前方响动,乃起身去看。
只见一高头大马,手持长刀,直奔自己车盖而来。
颜良大惊,暗道何人能杀穿吾之军阵?
正欲去车盖旁取矛,那边关公胯下爪黄飞电奇快,已经杀至近前。
颜良只觉天上云遮雾绕,抬眸看时,竟是关公已杀至近前。
爪黄飞电一声长啸,声震九霄。
关公奋起神威,一刀劈落。
正中颜良的颈项,颜良尚未来得及呼喊,脖颈已是鲜血直冒。
方拿在手里的钢刀落地,尸体滚落于云长马前。
关将军勒住马辔,收转长刀,见刀口上的鲜血滴挂下来。
乃左手执刀,忽地下马,取小刀割了颜良首级,挂在马项之上。
飞身上马,复又提刀出阵,杀奔回营。
河北军士尚未从震惊中缓过神来,见关公已打马而走,才大声惊呼:
“颜将军!颜将军!贼将杀了颜将军!”
颜军高声大呼,关公已杀奔回阵。
左右皆望风披靡,无敢当者,不战自乱。
曹操见关羽得手,忙指挥将士冲下山去,与袁军厮杀。
这边关羽不在,荀攸代为掌管徐州军士,见曹军已经冲下山去。
也下令让徐州军冲锋。
曹军与徐州军合兵一处,乘着河北军大乱之际,冲杀过去。
一时间,死者不可胜数。
马匹器械,抢夺极多。
关公纵马上山,不论是曹营将士亦或徐州将士,都拱手称贺,盛赞关羽之勇。
曹操亦不觉感慨:
“将军真神人也!”
有诗为证:
爪黄飞电卷土来,颜良授首震三台。
青龙偃月寒光闪,河北雄兵万马哀。
……
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儿,猛张飞鏖战张儁乂
只闻得战鼓登登,旌旗猎猎作响。
云长已斩得颜良首级而还,不论是徐州诸将亦或曹营诸将,皆慨叹不已。
惊呼关公为天神也!
此战曹刘联军大破袁军先锋部队,颜良身死,余众解散。
故白马之围遂解。
此战,最属扬名的当属关羽,于万军之中取首,阵斩河北大将颜良。
这也是三国正史上,唯一一次记载万军取首的实战表现。
三国正史,唯一!
武圣之名不是胡乱叫的。
其难点在于,当两军交战之时,你敢不敢单枪匹马冲进敌阵。
冲进去之后,你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面对扯地连天的敌军,你还能不能找到主帅方向位置。
即便找到了,你有没有把握快速将之杀死,并全身而退。
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每一点都极为困难严苛,这也是三国历史只有这么一次记载的原因。
曹操见关羽阵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大喜过望。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