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15节
刘协心里其实也明白,若是河南河北大战,袁绍赢了,那汉室就真的亡了。
因为真让袁绍一统河南河北,他可不会搞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麻烦事儿来。
袁家一直秉信着,“袁氏出陈,虞舜之后”的谶言。
故袁绍一统河南,必然废帝自立。
刘协也不想步他哥哥的后尘,不然连被废两位皇帝。
这汉室最后的一点脸面都保不住了。
“……禀陛下。”
李翊持笏出列,躬身答道:
“翊虽一介书生,今蒙圣恩,托以重任。”
“以吾有尺寸可取,敢不效死力耶?”
“袁绍虽看似强大,终只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不足虑也。”
说着,又看了眼曹操、刘备,似为了给二人,及文武百官打气。
又接着补充说道: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
“虽弱必强,苟非其人。”
“虽强易弱,高祖、项籍之存亡,足以观矣。”
“袁绍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
“不如我河南君臣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袁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
“我河南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
“袁绍御军散漫,法令不严,士卒虽众,其实难用。”
“我河南法令既行,赏罚必重,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
“袁绍凭家世立资,沽名收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
“而我河南用人不拘一格,于有功者无所吝惜。”
“故天下忠正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
“夫以度、谋、武、德四胜辅佐陛下,扶义讨贼,谁敢不从?”
“袁绍再强又能如何?”
好!
听完李翊的豪言壮语,刘协亦觉热血沸腾。
“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
“凭恃其众,称兵内侮。”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曹爱卿与刘将军耳。”
“今二位爱卿,能发兵征讨,朕深以为幸。”
即纳曹操之言,将在明日筑坛,大会百官。
然后让李翊登坛受封。
别觉得这是古代繁琐的礼仪,它一方面能体现对主将的重视。
一方面也能帮助主将立威,好镇住手下那帮人。
次日,文武百官皆到。
曹操带齐身边所来文武,刘备亦将关、张、赵等心腹文武带在身边。
陈王刘宠,少府骆俊,豫州刺史郭贡亦来坛前。
现在就等天子到场,正式册封了。
上坛前,刘备又单独找到李翊。
“……先生,我知你是能为大事之人,然一会儿上坛受封,还是须做足准备。”
言外之意,是提醒李翊莫要紧张。
李翊将一封檄文取出,向刘备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请主公宽心,大丈夫立功名正在此时。”
“昨夜,我也连夜写好了这篇《讨贼檄文》。”
“待上坛受封之后,便当着天下英雄之面宣读出来。”
善……
刘备一颔首。
陈琳跟祢衡一样都属于键盘侠,但陈琳只是单纯的网络喷子,一线下真实就怂了。
他那篇《讨贼檄文》,骂刘备是卖席舍儿,称其为大耳翁。
这气得刘备两天没睡好觉,一直想找个机会骂回去。
现在李翊专门也回敬了一篇檄文,只要写得好,刘备高低给它抄个几千份儿,传遍整个河南、河北。
毕竟舆论攻势,也是很重要的。
很快,天子刘协到场。
宦侍高呼命李翊登坛受封。
李翊阔步走上高坛,底下有不少未有见过李翊的人,纷纷在此时去打量他。
身长八尺,面如美玉。
美则美矣,然终缺少粗犷霸气,这还是令不少将士暗自冷笑。
心想曹司空与刘将军都是经数百战,善于用兵之人。
何以拜一书生为将?
刘协走至近前,将佩剑递给李翊。
“李爱卿,朕封你为大都督,督兖、徐、豫、扬四州兵马,节制司隶军马。”
话落,又将印绶赐给李翊。
“……河北之战,朕有心无力,全仰仗李爱卿了。”
李翊拜谢,转而走至文武百官面前。
将提前写下的檄文取出,高声宣读:
“袁绍身受皇恩,名蒙祖庇,然不思报效。”
“侵吞社稷,窃据四州,淫虐万民,所以河北之沃,瓜剖豆分。”
“青州刺史袁谭,绍之长子;幽州刺史袁熙,绍次子;冀州牧袁尚,绍三子;并州刺史高干,绍甥子。”
“此四子者,皆无德于厚土,有罪于蒸黎。”
“然批勋高位,盗禄人爵。”
“未居天子位而行天子事,天下之事岂决袁乎?”
“袁贼生母,生性巧浪,忝为小婢。”
“绍自知微贱,不能举直,一意媚上,专为谗邪。”
“昔灵帝党锢,何氏拜印,绍居要职,不敢正言。”
“首鼠钻营,两面逢源,及臻宦、戚相戕,绍便放志,矫诏杀伐,割剥渔利,率甲登宫。”
“造次臣伦,提刀犯禁,迁怒紫极。”
“今司空曹孟德,左将军刘玄德,皆天下义士。”
“鏊兵奋死,虎战不息。”
“忘恤国难,宇内愤心。”
“奉帝陈地,神器永固。”
“平寇淮南,金瓯复全。”
“所以为者,中为天下清平,汉室再兴之故也。”
“然绍狼子野心,不尊九五,篡夺炎汉,欲立新帝。”
“交媾异族,狼引鲜卑之锐。”
“啜引鸩酒,蛇附乌桓之兵。”
“积怨满于山川,号哭恸于天地。”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