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398节
听说自己的小老弟刘备在徐州混得风生水起,但指望他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且不说求不求得到刘备支援,纵然求得。
河南之地往返一趟,都要耽误许久。
于是公孙瓒命令公孙续率五千铁骑突围,前往黑山找张燕支援。
自己考虑半晌过后,又打算亲自率领那三千白马义从出城,奔往西山。
然后与黑山军里应外合,反攻冀州,以切断袁绍的退路。
这算是公孙瓒的最后一搏了。
成了,袁绍败北,公孙瓒能够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一切。
不成……
公孙瓒也没想过失败后会怎样,但他不想看到失败,他宁愿相信自己会成功。
商议既定,公孙瓒准备率兵出城。
长史关靖却谏言道:
“今君侯将士莫不怀瓦解之心,所以犹能相守者,顾恋其居处老少,而恃君侯为主故耳。”
“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
“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
关靖认为,现在易京的守军还愿意坚守,只是因为他们顾念全家老少罢了。
如果公孙瓒不留下来主持大局,将士们如何自守?
倒不如用原计划,坚守待援。
关靖是一名酷吏,平生只善谄媚,并无大谋。
但公孙瓒却十分宠爱和信任他。
最终决定采纳关靖的建议,不主动出击,改为坚守待援。
又过一月。
公孙续总算是联系到了黑山军首领张燕。
备言易京被围之事,请求张燕发兵救援。
张燕暗思自己已与河南结盟,凡军事动员,最好还是先知会一声徐州才好。
于是,将自己的难处告诉公孙续,请他再稍等些时日。
公孙续大惊,说道:
“我往来折返,便要耽误数月日程。”
“若遣使去徐州,往来折返,又要耽误时日。”
“到时候张将军再发兵,如何救得易京之围?”
“恳请张将军念在往日旧盟的份儿上,火速发兵,救援家父。”
“续感恩不尽,感恩不尽!”
张燕只推脱说,未得徐州允许,他不敢冒进。
或者可让公孙瓒主动出兵,他再出兵,与之里应外合。
或可以救易京之危。
公孙续无奈,只得应从。
中间往返又耽误不少日程。
此时,袁绍已经采纳了沮授“穴攻”的建议。
易京城楼,虽然坚固,但底部却是用木柱所支撑。
故而派遣士兵,一面围城,一面挖掘地道,直将半个城楼挖空。
然后以火焚烧木柱,城楼立时崩塌。
袁绍采用此法,杀至公孙瓒所住的中京处。
公孙瓒闻说后,忙问左右人道:
“续儿去黑山求援,尚未得归乎?”
众人皆答不知。
毕竟袁军围得紧,他们也不知道外边是个什么情况。
公孙瓒此时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唉。”
公孙瓒扑倒于地,叱退左右人。
然后召来自己的亲属,中有姊妹、妻子、儿女。
众妻女被困在楼中,皆不知外边是个什么情况,更不知公孙瓒缘何将她们聚在一起。
公孙瓒面上罩了一层寒霜,谓众人道:
“袁兵来得紧,汝若城破,你我皆从阶下囚矣。”
“袁绍深恨我,必不能容我,尔等亦难免受袁兵之辱。”
“既如此,不若现在自刎,也免遭其辱。”
众女闻言,皆大惊,纷纷跪地哭喊,向公孙瓒求饶。
公孙瓒更不答话,就地将自己的姊妹亲手勒死。
其余妻妾、子女见此,纷纷想要逃。
然大门已经紧锁,众人出不去。
公孙瓒遂提剑,将之一一砍死。
包括其年仅八岁的幼子,也一并砍死。
在杀尽妻儿后,公孙瓒仿佛苍老十岁。
长叹一声后,纵火将易京所存储的所有粮食一把火烧尽。
这些都是他收刮的民脂民膏,但现在败亡之日将近。
公孙瓒情愿将之一把火焚尽,也不愿留一粒米给袁军。
随后,公孙瓒孤身走入火海,头也不回。
……
后方的大火,惊动了前线尚在抵抗的士兵。
他们望见大火,已经猜到了后方发生了何事。
众人痛哭之余,有不少人都跑去向袁绍投降。
而此时尚在前线督战的关靖,仍旧不肯投降。
中间有人劝他说,公孙将军已经引火自焚了。
先生家财万贯,不如以之作为投降袁绍的资本。
以袁绍宽仁的性格,一定不会为难先生。
不想一向谄媚的关靖,此时却叹了口气,说道:
“前若不止将军自行,事未必不济。”
“吾闻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
于是,策马提枪,冲入袁军阵中。
被袁军砍作了肉泥。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
关靖靠着谄媚上位,敛财过亿。
结果最后公孙瓒众叛亲离时,他也没有离开公孙瓒,最后更是选择战死沙场,以报知遇之恩。
很快,袁军打入了易京楼。
袁绍命人安抚投降的将士,及其家属。
又命人去救火,看能不能抢救出一些财物。
然火势势大,莫说财物,便是一粒米都没给袁绍剩了。
等于袁绍此次出兵,耗费大量钱粮,却连半点血都没有回到。
所俘虏的公孙瓒士兵,自己还得养。
要不然袁绍怎么会觉得公孙瓒问题棘手。
灭了他不值钱,放在那里又膈应人。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