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39节

  麋竺微微一愣,尽管早就听说李翊谦谦君子,彬彬有礼。

  不想今日一见,果然见之不俗。

  或许这便是他年纪轻轻便能当上军师的原因吧。

  麋竺当即躬身还礼:

  “自那日席上得拜君颜,竺早有与先生深交之意。”

  “不想先生已高迁使君军师,可喜可贺。”

  “昨日得了先生拜帖,竺喜不自胜。”

  “一想到贵客上门,便坐立难安,诚惶诚恐,故而率众出迎。”

  李翊顺势握住麋竺的手,一脸真诚地说道:

  “别驾乃使君重臣,又是小子的前辈。”

  “翊年幼不识礼,有诸多事务还要向别驾请教。”

  “蒙别驾不弃,拨冗相见,如有见教,小子当躬听明诲。”

  麋竺眼角轻轻抽搐,心里大呼吃不消。

  这年轻人实在太懂礼数,太谦逊了,完全没有这个身份地位该有的年少轻狂。

  只是初一照面,给麋竺的感觉便是质若璆玉,雅若文轩,翩翩君子,不染纤尘。

  这种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麋竺上一次还是在刘备身上感受到的。

  李翊是第二个。

  麋竺这下也能明白,为何李翊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成为刘备的军师,甚至为其所器重。

  或许因为他们都是魅魔体质吧……

  “此间风寒,不是说话处。”

  “若先生不弃,不妨与我入寒舍一叙,饮一盏热茶何妨?”

  麋竺主动相邀,李翊欣然应允。

  两人联袂一同进了府邸。

  众仆役也得以松口气。

  麋竺引李翊入正堂,两人各自落座。

  “忝为别驾,能得李先生大驾到访,寒舍蓬荜生辉,竺倍感荣幸。”

  说话间,一旁的侍女敬上了香茗。

  李翊谢过,接过茶盏,轻呷了一口。

  “好茶!好器具!真是美食美器!”

  “久闻别驾行贾经商,富甲天下,夸富于徐州,今日一见,果然见之不俗。”

  麋家在徐州经商多年,扎根徐州,自其祖辈起,便已是首屈一指的富豪。

  但他们家并没有为富不仁,相反常常施恩于乡里,因而在徐州的名声一直很好。

  而麋家作为商贾,如果仅仅是靠有钱和好名声,还不足以使他们和陈氏这样的百年望族扳手腕儿。

  真正使麋家能与陈家并列的,得益于他们雄厚的家族实力。

  按史书记载,他们家是“祖世货殖,童仆万人,赀财钜亿”。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这是一个足以左右徐州政局的力量。

  麋家单是有钱还好,但他们家却还养了私兵。

  数量高达万人,并且从他们在众多世家包围下脱颖而出来看,足见战斗力也不弱。

  正是凭借这样的影响力,才使得陶谦都得征辟麋竺为别驾。

  这可是仅次于徐州一把手的佐官儿。

  史书上明确记载了麋竺军事、内政能力都比较平庸,即便是后来刘备入蜀,也通常是赋予麋竺闲职。

  可见其真的是靠家族实力坐上高位的。

  唯一能限制麋家的,就是麋家不是传统官宦。

  在名头上始终被陈氏压上一头。

  可若是单论影响力,麋家却是稳坐徐州头号家族的交椅。

  别的不说,

  就凭那健壮能打的男仆就有上万人,还有几千户佃农,上千私兵。

  别说世家豪族了,便是一方州伯看了也得侧目。

  所以不论是陶谦还是刘备,对麋家都是竭尽全力的拉拢。

  在乱世中,

  不管是对外扩张,还是种田发展内政,金钱和粮食都缺一不可。

  这时候,一个能够稳定提供钱粮的金主爸爸就显得极为重要。

  正如卫茲之于曹操,鲁肃之于孙权是一个道理。

  尽管李翊此来还没有道明来由,但麋竺多少也能够猜到几许。

  要钱呗!

  还能是什么?

  他们麋家除了钱以外,已经穷的啥也没有了。

  ……

  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第34章 刘备的心腹重臣

  当年陶谦刚到徐州的时候,养丹阳兵,拉拢臧霸、昌豨等地方军阀,哪笔开支不是他们麋家报销?

  就连陈登当农业……部部长时,搞屯田,中间用到的种子钱粮、耕牛农具,也是他们麋家出钱出人。

  这期间,麋家一直无怨无悔。

  因为除了这些,麋家什么也给不了。

  每个家族就该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他们麋家有钱,就出钱出人。

  陈家那边有能力,就让陈登出力。

  各司其职,各守其本。

  现在刘备接领徐州牧,新官上任三把火。

  肯定是希望要做出些改变的,这其中所要用到的钱粮肯定不菲,这就得倚赖麋家出力。

  麋竺倒不甚介意,他本就为人豪爽。

  刘备找他要钱,也间接肯定了他们家的话语权,这是一种认可。

  念及此,麋竺放下手中茶盏,一脸从容地对李翊笑道:

  “李先生此来的目的,竺多少能猜到几许。”

  “诚不相瞒,我麋家祖上世世代代经商,乃有今日之富,此皆蒙乡里人支持。”

  “昔年祖、父常告诫于竺,当与人为善,相忍为国。”

  “曹操寇略徐州,凡杀男女老幼数十人万人,苍生困于水火。”

  “而刘使君却愿伸张正义,不惜得罪袁曹,为大义而来,抗拒曹操。”

  “竺对此敬佩不已。”

  “叹曹贼虽退,陶使君却已身故,使君病势前曾托嘱我与元龙务必迎立刘将军接领徐州。”

  “竺既受此任,自当竭尽全力,不负陶使君重托。”

  “只恨竺乃中人之才,不能尽力,倘使李先生有何难处,尽管直说无妨,竺一定尽力操办。”

  麋竺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向李翊保证。

  就差把李翊想要多少钱尽管提这句话,写在脸上了。

  他可不像陈登,张口就说要为刘备合十万步骑这种大话。

  麋竺是正人君子,君子一诺重千金。

  他许下的诺言,一定会竭尽全力办到。

  何况作为商人,麋竺更加清楚奇货可居的道理。

首节 上一节 39/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