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382节

  周瑜为了开导他,便安慰说道:

  “我已命人去长沙请了张仲景张神医过来,听闻此人医术高明,能救人之急。”

  “若他到来,兴许伯符的伤病能好得更快些。”

  “现在便安养身子就好。”

  孙策恨不得即日便愈,闻说有神医在,心情乃宽释不少。

  接下两日,便安心在沙羡养病。

  很快,派往长沙的使者赶回,言说张仲景已不在了长沙。

  这……

  听到这个消息后,众人皆感到有些失落。

  “那张神医现在何处?”周瑜问。

  “听说已去了徐州。”

  “……去刘备那儿了?”

  众人立时犯了难,现在孙吴与刘备的关系很微妙。

  也不知他肯不肯借人。

  “总得试试!”

  周瑜即遣人再去往徐州,求救张仲景一用。

  从江夏到徐州,往返又耽误不少时日。

  而期间,刘表已经组建好了大军,赶来收复江夏。

  刘表虽然好谋无断,但唯独在荆州大事上,视作逆鳞,不许任何人染指。

  好在荆州大军赶到江夏的临门一脚时,去往徐州的使者终于赶回。

  “如何,借到张神医否?”

  众人焦急地问道。

  “……没有。”

  使者羞惭的答道,“徐州人说他们要在各地设置医署,需要张神医统筹,抽不开身来。”

  怎会如此……

  听完使者的回复,众人脸上的失落之色溢于言表。

  孙策强支伤体,怒叱道:

  “求人不如求己!”

  “纵无张仲景,吾体便不能康健耶?”

  说完,便要起身走出房间去。

  众人忙问孙策要去哪。

  孙策大声道:

  “刘表已打至门前,诸公不报我,便以为我不知耶?”

  众人面面相觑,由于担心孙策被荆州战事分神,便在周瑜的做主下,压而不报。

  不想对战事敏锐的孙策,还是察觉到了。

  “……伯符,还是回吴地吧。”

  终于,周瑜也无可奈何,劝孙策退兵。

  孙策坚持不退,忽又瞥见那名去往徐州的使者欲言又止。

  便出声问道:

  “汝还有何说?一一说来。”

  “……呃。”使者把头一低,有些迟疑。

  “徐州是李翊主持南方之事,我此次去往徐州,未能见着刘备,只见着了李翊。”

  言外之意,不借张仲景给孙吴,是李翊的意思。

  孙策只与李翊有过一面之缘,但却对他印象颇深。

  “他还说了什么?”

  孙策凝眸,大声问。

  那使者声音放缓,更加低沉。

  “李翊说,说……”

  “他说什么!”

  孙策大声吼道。

  “他说主公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

  “此前我误以为付孙策以大事,可取荆州。”

  “今日观之,所托非人也。”

  使者喏喏地把李翊原话给复述了一遍。

  孙策闻言,勃然大怒:

  “山野村夫,何敢小觑于我!”

  “汝李翊道我取不了荆州耶?”

  话落,即拔出佩剑,对众人厉声喝道:

  “传我令,各部将校速去点齐各营兵马。”

  “与我一同出征刘表!!”

  伯符……

  主公……

  众人皆颇感无奈,想要劝住孙策。

  然孙策战意已决,执意要继续作战。

  命令甫一下达,未走两步,忽觉两眼一黑。

  身上疼痛难当,仿佛各处疮口崩开一般。

  遂大呼一声:“痛煞我也!”

  乃吐血倒地,昏死了过去。

  ……

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呐,怎么会摆鸿门宴呢?

  徐州,下邳。

  今日,李翊接见了两名南方来的客人。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不久前被太史慈、徐盛、袁胤联手击败的山越部族首领。

  祖郎、费栈。

  这二人在丹阳还是颇有影响力的,考虑到山越民与汉民混居。

  所以李翊并没有太过为难二人,反而亲自接见,以恩威并施的方法,希望能够收拢丹阳的民心。

  李翊命人置下酒席,款待二人。

  祖郎、费栈皆知李翊在刘营的地位,能得他如此礼遇,自是诚惶诚恐,受宠若惊。

  “山越乃秦朝越人后裔,百年来与汉民混居,互不侵扰。”

  “只是多有山越人不纳赋税,不服徭役,反而躲起来。”

  “啸聚山林,保山为寇,与官府作对。”

  “此实在给我们的工作,添了不少难度。”

  李翊郑重其事地对二人说道。

  祖郎、费栈面上皆露羞惭之色。

  虽然李翊这话并未直接点名,但他说的那个躲在山中不缴税的山越民,不正是他二人吗?

  “今陵阳一带的山越人,虽已降了官府。”

  “然丹阳山地众多,仍有不少山越贼,冥顽不灵,依旧与我们作对。”

  李翊并不想在丹阳投入太多的资源进去。

  因为江南一带本身开发的就晚,与其现在投入资源到江南,不如留着用来开发徐州本土。

首节 上一节 382/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