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344节
“一会儿,许兄便将这鹿茸一并带走。”
鹿茸可是稀罕的值钱物。
许攸见李翊如此会来事儿,自是喜不自胜。
连忙作揖道:
“子玉盛情相邀,愚兄怎敢拂贤弟面子?”
“……呵呵,请请请。”
许攸被李翊带至人群中来。
“诸位,我与尔等介绍一下。”
“这位是南阳名士,河北重臣,许攸许子远。”
李翊作为徐州大臣领袖,他隆重介绍的人物,众人自不敢怠慢。
纷纷起身行礼。
“见过许先生。”
“……见过许先生!”
许攸也算年少成名。
年轻时,他与曹操、袁绍、张邈号称“风尘四侠”,是雒阳出了名的街溜子。
不过许攸真正出名的,还是他与冀州刺史王芬,密谋连结天下豪杰,打算谋废汉灵帝刘宏。
中间,许攸还试图拉曹操一起入伙。
曹操一听,心想你小子胆儿挺肥啊,于是果断拒绝。
最后这场废帝运动当然以失败告终,王芬畏罪自杀。
许攸也投至了袁绍门下,借他袁家的大伞寻求庇护。
虽然废帝运动失败了,但许攸却出名了。
现在天下人都知道这小子,是一个胆子大到敢废皇帝的主。
要知道灵帝可不像后来的少帝、献帝,他手上是有实权的。
且汉室在他手里还没有完全崩坏。
不过,谋废皇帝这种事毕竟属于政治敏感事件。
是故,在场官员虽然都知晓此事,但却个个缄口不提。
只对许攸嘘寒问暖,盛赞他的才智,以及在河北袁营的名望。
许攸在现场算是赚足了名望与口碑,也赢得了脸面。
这都得益于李翊的推崇。
许攸对此心知肚明,默念于心。
李翊又拉他与自己坐一处。
李翊用刀将鹿肝切成片,亲自为许攸烧烤。
“每年冬天,我都习惯吃几片鹿肝,补补身子,受用的很。”
李翊一边烤,一边为许攸解说。
这东西在壮阳方面大有裨益,是稀罕物。
“……来,子远可来尝尝我的手艺。”
李翊用刀叉起一片熟鹿肝,递给许攸。
许攸诚惶诚恐地接过。
在两汉时期,庖厨并没有像后世那样被鄙夷和蔑视。
尤其在东汉时,很多贵族子弟聚会,都会亲手炮制鱼脍和烤肉,以此取悦亲朋好友。
所以,李翊亲自烤肉,也并未有什么不妥。
不过以他的尊崇的身份,对许攸来说就有些受宠若惊了。
“……善。”
许攸食指大动,连连盛赞道,“美也!虽太和公复生,厨艺亦未必过此也。”
许攸也算是官场老油条了,哪怕是难吃到不能下咽,他也会装出一副极为好吃的样子。
何况这鹿肝质地细腻,只是微有些发咸发苦,但吃起来口感独特。
“不知子远在河北过得可还好吗?”
李翊开始渐渐切入正题,试探问道。
许攸被李翊礼遇,心情大好,只道:
“……害,还不是得过且过,混混日子么?”
“明年开春,袁公打算北上征讨易县公孙瓒。”
“我等这段时日,可有的忙活了。”
许攸一时飘飘然,竟将河北的重大军事机密给大众说了出来。
果然,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身躯一震。
每个人的脸色都微有变化,各自对视一眼,不发一言。
太史慈心中尤为激动,但面上仍旧平静如水。
只佯装是给李翊杯中添酒,走过来却俯身于他身前,低声说道:
“……君侯,若消息属实,明年袁军北征易京。”
“邺城岂不空虚?”
“此岂非我等偷袭的好机会?”
李翊不动声色地浅尝了一口酒,只摇了摇头,淡淡地回复了一句:
“未可轻动。”
这……
见李翊连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偷袭邺县的提议,太史慈也有些茫然。
李翊又冲一旁的曹豹使了个眼色。
曹豹别的不行,若论察言观色,他在官场上还是熟稔的。
当即会意,端起一杯酒来,笑呵呵地走至许攸身前。
“许先生,曹某敬你一杯。”
“这位是……?”许攸问。
旁人介绍道:“此乃下邳相曹豹也。”
诶呦!
许攸慌忙起身,这可是太守级别高官。
人亲自过来敬酒,许攸可不敢怠慢,慌忙起身,举起酒盏。
二人相互嘘寒问暖,各自痛饮三杯。
李翊见许攸有些微醺,又接着试探问:
“许兄在冀州可比我这徐州殷实多了。”
“听闻冀州一郡人口,便胜过一州,未审确有此事否?”
虽然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情报系统。
不过间谍终究只是探查情报的,哪里比的上人家真正直接接触信息的官员,消息清楚。
许攸是袁绍发小,他的家人仗着许攸的身份,个个以权谋私,敛财巨亿。
但这也有个好处,那就是许攸非常了解河北的官场运作,以及人口、商贸、储粮等信息。
许攸喝得高兴,向李翊如实说了。
冀州每个郡的人口都在60万以上。
其中,渤海郡的人口高达百万。
又讲了几处冀州屯粮的重要据点。
李翊面上不在意,然心中却在默记。
甚至有不少徐州官员怕自己忘却了,竟以出恭为由离席,然后暗自寻来笔墨,悄悄记下来。
李翊又暗使人,多找些徐州官员过来一起饮宴。
因为这场赏雪烤肉的活动,只是临时起意,并未请多少人。
不想许攸的突然造访,一下便把这场亲朋好友的聚会,转变为了一场政治筹谋。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