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321节

  军务要管,内政要管,接见外郡官员要管。

  今天好不容易闲下来,麋贞还道终于可以跟李翊相处一会儿。

  不想他根本闲不住,宁愿去田地里查看收成劳作,也不愿在府上待着,享受安乐。

  “夫君忧心农事自然是好。”

  “只是妾尝听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孔子亦忧暴虎冯河之事,岂所谓安居之道?”

  “夫君身份贵重,不该连这些小事也亲自去看。”

  李翊牵唇一笑:

  “我知晓此事,只是大战在即,百姓也没剩两年可以安心劳作的时间了。”

  “我总得去看看收成,才能心安。”

  战事一起,没有百姓是可以幸免的。

  李翊所能做的,就是在这期间鼓励农桑,抓紧储存粮食。

  麋贞上下打量李翊一会儿,见李翊并未大碍,这才定了定心神。

  “今日这雨,来得忒也突然了些。”

  说着,将桃红奉上的姜汤递给李翊,微微一笑,柔声道:

  “夫君今日可要留在府上用膳?”

  “这几日庄子里送来些青笋,瞧着新鲜的很。”

  “妾身令庖人想了几样菜,做青笋来吃。”

  李翊从善如流地接过姜汤喝了,颔首道,“也好。”

  将姜汤一饮而尽,随手递给一旁的桃红,命人准备热水。

  待洗完澡,吃完饭后。

  又兀自回了书房。

  即便政务处理完了,李翊也习惯读一读这个时代的书。

  他虽站在先人的肩膀上,但却不敢否认先人的智慧。

  这一读,又是至了半夜。

  麋贞遣婢女来请了两次晚膳,却不见人应。

  心中难免隐隐有些担忧,又得亲自来请。

  才觉李翊读书入神,未察觉到外有来人。

  她便亲自端着膳食,来到李翊身边,替他按揉肩膀。

  “夫君可还记得答应过妾身什么事?”

  李翊知她在说按时用饭的事,便解释道:

  “……一时忘却了。”

  一顿,又问,“夫人知我方才在读什么书吗?”

  麋贞不假思索,“夫君有千丈凌云之志,自然是读豪气纵横的书。”

  李翊却摇了摇头,弯唇笑道:

  “我适才是在读《素问》。”

  “《素问》?”麋贞柳眉一挑,“夫君怎么忽然想起读医书来了?”

  李翊眉梢一扬,轻轻捏了捏她的手。

  “我只是在想,若战事一起,必多有伤员。”

  “我徐州什么都好,唯独医馆甚少。”

  “常言道,大兵之后,必有灾年。”

  “我在徐州深耕数年,多事农业生产,唯独民生康健少有关注。”

  “就在前天,我去民间视察之时。”

  “见左近医馆,给病人诊脉之时,多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

  “然后便潦草抓药,只挣那昧心钱。”

  “此辈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难解百姓苦痛也。”

  麋贞听完,亦觉触动,便问道:

  “那夫君可惩治这些医者了?”

  “惩治什么?”李翊扬唇笑道,“大势如此,岂会因一两人之故而改变其中环境?”

  麋贞这才明白,李翊研究医书,是想整顿徐州的医疗卫生,以保证人民的卫生健康。

  “不止如此。”

  李翊拍了拍麋贞的手,认真说道:

  “我还打算找令兄再拨一笔款下来,用以培养医者。”

  “如此将来战事一起,也好医治伤员。”

  战场上的纯死亡率是远远比不上受伤率的。

  但很多伤者,要么重伤不治,最后还是得死。

  要么就受伤之后,虽没死,却也无法再战,只能退伍回乡。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对军队补员的重创。

  “只恨我纵然有心,也只是粗通门道,难以深入钻研。”

  李翊也不大言,如实将自己的不足之处向麋贞说了。

  麋贞亦想为李翊分忧,便道:

  “既如此,夫君何不找一位医术高明之人。”

  “让他来徐州,传道授业,培养医者?”

  李翊笑道:

  “我也不是没有想过,我听闻沛国有一神医,名曰华佗。”

  “此人医术高明,善治外伤。”

  “早在去岁时,我便差人打听他的下落。”

  “只可惜此人神游不定,直到现在,依然不知他在何处。”

  李翊是很想找到华佗的。

  毕竟他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外科医生,非常适合军旅行医。

  麋贞便道:

  “既然华神医游踪不定,夫君何不找一位不曾游历的神医?”

  “不曾游历的神医?夫人莫非有人选?”李翊问。

  麋贞也有些不确定,只道:

  “听闻长沙太守张仲景,师从神医张伯祖,其人医术高明。”

  “夫君若能请得他来徐州,开设医馆,教授医术。”

  “或可有助夫君实现此目的。”

  张仲景么……

  李翊眉头微蹙。

  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过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

  倒是很多医书,和明清时期的一些史料记载过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

  既然麋贞都这么说了,那估计张仲景此时确实是在荆州当官儿。

  要想直接把一个郡的长官给忽悠到徐州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当李翊犯难之际,麋贞又补充说道:

  “听闻张仲景自小厌恶官场,轻视仕途。”

  “其人之所以为官,乃是因为袭承家门,被州郡举为孝廉,被迫进入官场。”

  “其人早有辞官归乡之心,夫君或可于此做文章。”

  哦?

  李翊眉梢一挑,这对他来说确实算一个好消息。

  但要把张仲景带过来依然不容易。

首节 上一节 321/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