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206节
张杨知董昭有才,倒也挺信任他的。
“我护送天子乘舆已有数日,观韩暹、杨奉等辈,皆有不臣之心。”
“恐还取洛邑之功,不易取。”
张杨直接把内心想法如实告诉了董昭。
他这次从河内总共就只带了五千多人。
可杨奉、韩暹、李乐等白波贼手上足足有数万之众。
凭张杨、董承两人手上的兵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张杨不禁有些后悔来勤王护驾的决定了。
他本来想着助天子还取洛邑,谋个汉室忠臣身份,好为将来作打算。
却没想到天子东归这事儿如此棘手。
以张杨的能力着实不知该如何处理。
“府君宽心,昭已收到情报,以袁本初为首的众路诸侯,皆已派兵赶赴河南尹勤王了。”
董昭将一卷书札递给张杨。
“众路军马齐至,届时莫说杨奉等区区白波贼,便是傕、汜二贼等凉逆齐来,又能如何呢?”
张杨慌忙接过书札查看,果见刘备、曹操、袁绍等诸侯皆派兵过来勤王了。
虽未探得具体数目,但保守估计,来个几万兵马不成问题。
确实不用在惧怕李傕、杨奉等人了。
但张杨转而又开始忧虑起来。
“天子在长安受难已久,未见众路诸侯前去解救。”
“如今才方止河东,众路诸侯便一下子齐来了。”
“只怕是觊觎多于关心。”
“说是保扶王室,恐是想要抢夺天子。”
张杨前来护驾,确实不是出于忠心。
他也只是想在天子这里捞点好处,只要护送天子回洛邑,再不济也得混个将军号。
但抢夺天子一事,张杨是真没有想过。
所以他认为自己,确实有资格斥责其他诸侯心思不纯。
董昭身材偏胖,眼睛骨碌碌一转,暗想张杨你不也没在天子落难长安时前去解救吗?
“天子乘舆,不日便至洛邑。”
“届时众路诸侯兵马齐至,只怕整个河南尹都要乱成一锅粥。”
“不知到时候府君将何以自处?”
董昭一本正经地问道。
张杨深吸一口气,长长叹道:
“这正是张某所忧虑之事。”
“我来此护送王驾,本意是为汉室尽忠,卷入这场权力斗争,实非我本意。”
“我召公仁来,正是想向你请教一个明哲保身之策。”
张杨实力跟其他诸侯比起来,是非常弱小的。
他无意卷入这场漩涡之中,可要中道而废,却又心有不甘。
无奈之下,只能是寻求董昭的帮助。
董昭眨巴眨巴眼睛,认真分析道:
“此事非取决于昭,而在于明公耳。”
“在我?”
张杨挠了挠头,问道:
“公仁这话是什么意思?”
“明公以河内为宝地,但在他人眼中,不过鸡肋耳。”
“您是想继续待在河内,还是另谋出路?”
……
第130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张杨跟吕布一样,都是起于草莽,因武勇过人而在边关展露头角。
所以吕布身上具备的缺点,张杨同样具备。
吕布作为汉室功臣,完全有机会扭转风评,成为一方强大的诸侯。
但是他做不到。
由于常年处在恶劣的边境地区,所以无论是并州集团也好,或者是凉州集团也好,都是信奉存在主义哲学的拥趸。
即得过且过,缺乏政治目标。
生存条件的恶劣,导致并凉二州的军团没有雄心壮志,一切以眼下利益最大化为追求。
像董卓吕布也好,李傕郭汜也好,部下都是以善抢掠而闻名。
整个凉州集团,围绕他们的话题,不是抢劫就是内讧。
愣是没有一个人提出一个明确的政治目标。
因为边境部队的主题,就是只顾今天,不管其他。
指不定哪天就死在边境了。
董卓死后,西凉军群龙无首。
如果不是贾诩在关键时刻献出毒计,西凉军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拥有颠覆朝廷的力量。
吕布也好,张杨也好,他们都拥有强大的武力。
却从未意识到天下早就变成了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时代。
两人都缺乏政治目标,既没有想过要统一天下,也没想过要割据一方。
吕布四处奔波抢夺城池,张杨派人过来奉天子还都,都仅仅只是在为自己争夺一点生存空间罢了。
董昭的问题问的很尖锐,使张杨陷入了迷茫。
他到底想要什么呢?
“今天子乘舆在河东,若是弃去,非忠臣所为。”
“若不去,也未必能够与袁绍、曹操、刘备等人争斗。”
“此事却是难呐……”
张杨皱紧眉头,一时间无法做出判断。
董昭本就不是张杨的人,自己是被他强行扣在身边做的骑都尉。
他知道张杨无有雄才大智,跟在他身边是没有出路的。
现在天子东归,诸侯齐来保驾勤王。
这正是他董昭脱身,追寻明主的好机会!
“今袁、曹虽为一家,势不久群。”
“曹孟德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府君当故结之。”
微微一顿,又道:
“刘玄德起于北地草莽,却在群雄环伺之下,立身于徐州。”
“此亦当世之英雄也。”
“曹刘二人皆是府君需要交好的对象。”
本来董昭是看上了曹操的。
因为在曹操在入主兖州时,先后打赢了黑山于毒,匈奴于夫罗,以及青州黄巾军。
并且还联合袁绍,在匡亭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袁术。
粉碎了袁术染指兖州的野心。
就曹操目前展现出的军事才能,使董昭认定此人为雄主,可以成事。
他也本就打算借着这次机会,去投靠曹操。
可谁能想到,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一个涿县出身的织席贩履之徒异军突起。
不仅在徐州打下了一片天地。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