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180节
“温侯,这刘玄德富有徐州,兵精粮足,今若能从他这里借到兵马。”
“我等岂非能够打回兖州去,找曹贼复仇?”
吕布闻言一怔,对呀,他怎么没想到找刘备借兵借粮呢?
既然之前刘备肯暗中资他以粮秣,想来不会介意再借自己一点兵马。
让自己东山再起。
“公台,你以为如何?”
吕布征询智者的意见。
陈宫略一沉吟,皱眉道:
“强宾难压主,刘备在徐州的基业已然稳固,诚不可图也。”
“若能从徐州借到兵马来,或可找曹操报一箭之仇。”
无论是陈宫为首的文士,还是张辽、侯成等武将,都主张借兵马打回兖州去。
为何吕布集团这么执着于兖州?
因为兖州是唯一支持吕布的州郡。
吕布虽然是边地武人出身,但却意外地很受兖州士人的欢迎。
早在陈宫、张邈反叛曹操时,打出的口号便是邀请吕布“共牧兖州”。
而吕布一到兖州便自称兖州牧,带起了一批兖州幕僚团队。
陈宫当了他的军师,张邈成了他的后勤部长。
吕布手底下除了并州那帮老将之外,剩下的全是兖州骨干。
他们冒着背叛曹操的风险,陪着吕布创业。
一旦输了,曹操重新掌权。
那曹操不得给他们来个三族消消乐啊?
所以大伙儿能不想着重新打回兖州去吗?
吕布沉吟半晌,便道:
“也好,一会儿席间我便向刘徐州说明此事。”
“只盼他愿意借我兵马才好。”
陈宫不忘叮嘱道:
“温侯切记在席间莫失了礼数,今寄人篱下,当保持低调才好。”
“……知道了。”
吕布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半个时辰后,
吕布等一众文武赶至正堂。
而刘备却在筵席开始之前,又接到了两份紧急书信。
一封是来自梁国郭贡的,另一封则是陈国陈王刘宠的。
两人书信内容一致,皆是言说曹操大兵寇略陈国。
梁国郭贡已经发兵前去求援刘宠了,但怕自己挡不住曹操兵锋。
所以恳请刘备派兵过去支援。
“曹操用兵竟如此神速?”
刘备眉头皱起,万没想到曹操刚刚平定了兖州战事,连歇都不歇一下。
直接就要向陈国开战,未免也太猪突猛进了。
“军师以为如何?”
刘备把郭贡与刘宠的书信交给了李翊。
李翊目光快速地扫过一眼,分析道:
“郭贡早已向我徐州投诚,愿意举梁国之力,作徐州之藩属。”
“今若不救,将失信于人。”
刘备颔首,“那曹操是用兵于陈国,郭使君想来也是顾忌唇亡齿寒。”
“担心曹操灭了陈国之后,便会向他梁国动兵。”
“正是如此。”李翊颔首。
事实上,
曹操在灭了陈国之后,直接国除改成陈郡了。
至于梁国,曹操其实是在灭陈国的同时顺道给它灭了的。
因为陈国比曹操想象的还弱。
而在灭了陈国、梁国之后,曹操得到了海量的财富。
在陈国获得了刘宠、骆俊多年积攒下来的粮食储备。
梁国则大概率是掘了梁孝王的墓。
梁孝王刘武乃是与汉景帝一母同胞所生。
在窦太后的授意下,刘武得到了肥沃的梁地。
按史书记载,其府库金钱多达百亿,珠宝玉器多于京师。
仓库中各类兵器更是高达数十万具。
以至于窦太后一度希望景帝传位给刘武。
但最后刘武还是没能当上皇帝。
但他给自己建了一座巨大的王陵。
把生前海量的财富都埋入了陵中,以为自己的陵墓可以万世不倒。
奈何遇上了专业盗墓贼——曹操。
曹操为了筹集军费,在灭了梁国后,就惦记上了梁孝王的陵墓。
虽然梁孝王生前安排了许多专业人员来修建陵寝,就是为了防范盗墓贼。
奈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曹操这方面更加专业,他手底下有的是精通盗墓的摸金校尉,与发丘中朗将。
据史料记载,曹操等人甚至直接击毁了梁孝王的棺材。
将金缕玉衣和夜明珠从他的身上拔了下来。
事后,
梁孝王墓一片狼藉,而曹操收获珠宝金银玉器达数万斤。
光是出于这一点,梁国就必须要救!
不能让曹操获得这样一笔巨量财富。
不然之前限制曹操的努力就白费了。
而且这会极大缩短曹刘两家的实力差距。
“那陈国那边呢?”刘备又问。
“陈国与梁国唇齿相依,也该救。”
李翊不假思索,“况陈王刘宠与主公同为宗室,其人也是对汉室忠心耿耿,一心想着朝廷社稷。”
“出于这一点,也不能见死不救。”
说起来刘宠的血统不说比刘备,就是比之刘晔都要纯。
人家是正儿八经汉明帝刘庄的玄孙。
“好,那军师认为当派谁人去救为好?”刘备征询李翊的意见。
“此事先撂下,眼下吕布等人已经在席上等着了,莫要耽搁。”
“先将吕布处理了,然后再商议援助陈国、梁国的事宜。”
刘备从其言,与李翊一同去了正堂。
双方各自讲礼毕后,分宾主座次各自落座。
刘备下令排宴,每个人各上八道菜。
都是鸡、鱼、蛋、蒸饼等家常菜。
但对困顿至极的吕布集团而言,却是难得的一顿美味佳肴。
在欣赏了一番歌舞之后,吕布酝酿了一下情绪,发出一声慨叹。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