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126节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我主言伯宁是,胆气超群,谋略过人,刚正不阿,器宇轩昂。”
“有行父、祭遵之风。”
唔……
士为知己者死。
满宠听到刘备对他的评价时,眼眶微微泛红。
不想刘备只见他一面,便能对他予以如此高的评价。
来之前,他还只道刘备不过边地一武夫,靠着师从名师,白得了偌大一个徐州。
以为他不过上天眷顾,一时侥幸。
直到见着刘备,才知他雄世杰出,有王霸之略。
不然何以得身边如此多英才,追随左右?
满宠自问才策谋略不如李翊,可李翊却都心甘情愿辅佐刘备。
对曹操给出的两千石国相,高阳亭侯丝毫不为之所动。
这便是刘备的魅力所在吧?
“时之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玄德公者。”
“今玄德公在徐州礼贤下士,渴望天下英才。”
“似伯宁这般雄才,何不就留在徐州,与我主一起共创大业,立桓公之功?”
我去。
怎么开始招募起我来了?
满宠略略有些懵。
他如果没记错的话,一开始是他负责来招募李翊的。
怎么话锋一转,变成李翊来招募自己了?
虽然满宠很喜欢李翊,也非常敬重刘备。
但兖州现在爆发内乱,自己又身为兖州使者。
倘若出使徐州时,投靠他人。
那他满宠成什么了?
所以,面对李翊的盛情招募,满宠还是委婉拒绝了。
“如今兖州倒悬,宠本该奔走告急。”
“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
“愿使君还有先生珍重。”
满宠终是辞别了刘备与李翊,离开徐州了。
刘备走至李翊身边,问道:
“适才曹操举先生陈国国相,又晋高阳亭爵。”
“此乃好事,先生何以拒绝?”
刘备脸上看似轻松,实则十分紧张。
尽管他已与李翊相处一年多了,彼此信任。
可当真有人要来挖他墙角时,他才发觉自己已经离不开李翊了。
“……呵呵,在主公身边,主公能够管饭。”
“天下间哪里还有这等好去处?”
李翊不喜煽情,只以当初管饭的约定,半开玩笑地说道。
刘备闻言,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目光,心中也暗松了口气。
是啊,
李翊心如铁石,岂是富贵所能动摇的?
他与李翊相识于患难之中,如今好不容易稳定徐州局面,又哪里会离去?
九疑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他与李翊不仅仅是管饭之交,更是鱼水之交!
送别满宠之后,本想着天色将晚,准备回去歇息了。
却又有传报说,河北的使者来了。
既为袁绍使者,刘备不敢怠慢。
出城相迎,但见队队牛车缓缓驶来。
简雍纵马上前,拜见刘备:
“主公,雍不辱使命。”
“已将青州之事告知袁公,不想主公已将青州之事平定。”
本来简雍去河北,是想向袁绍求援,让他调袁谭回青州的。
没想到刘备这边都已经把袁谭给摆平了。
刘备笑道:
“此多亏先生良谋,将士用命。”
“青州误会解除,双方自然各自罢兵。”
简雍又将许攸介绍给刘备。
许攸乃袁绍谋主,深得袁绍宠信。
刘备当即将许攸请入府邸。
许攸乃是南阳名士。
早在投靠袁绍前,就曾密谋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一众豪杰,商议废黜灵帝。
中途还想拉曹操入伙,但被曹操拒绝了。
最后事情败露,许攸也逃亡去了冀州投靠袁绍。
刘备知许攸是袁绍宠臣,想留他在徐州多住几日。
但许攸拒绝了:
“冀州军情如火,攸尚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
“此来,只为表达袁公敬慕之意,”
“同时也为袁公子出兵徐州,赔礼道歉。”
刘备开口道:
“青徐交兵,乃是一场误会。”
“袁公子也是为奸人所误,况袁公对此本不知情,不必愧疚。”
许攸颔首,“话虽如此,但袁公以为自己仍有失察之过。”
“故遣我来送了些礼品,望刘徐州莫要嫌少。”
简雍怀里抱着一叠竹卷,对刘备说道:
“主公,袁公此次共送来黄金二百斤,白银五百斤,绸缎一百匹,生铁三百斤。”
“另有粮秣,除开路途损耗,仍有八万斛。”
“骏马十匹,役马五十匹,壮牛五头。”
唔,袁公好大的手笔。
刘备暗自冀州殷富,老袁家的底子未免太厚了。
袁绍本身就是出了名的豪爽。
据传其早年在京城做官时,来访宾客的各种车辆,挤满了洛阳的大街小巷。
刘备今日算是知道为什么了。
这样的人,谁不愿意跟他做朋友?
就在刘备与许攸热情攀谈之际。
简雍正在焦头烂额的清点粮秣数目。
“宪和,需要帮忙吗?”
李翊走到简雍身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唔,原来是李先生。”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