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113节

  “禀使君,我有一兖州好友,曾随曹操参加过徐州讨伐战。”

  “他对我言及,刘备帐下,有两员猛将。”

  “一曰关羽,二曰张飞,此二人皆为刘备爪牙心腹。”

  “雄壮虎烈,乃万人之敌。”

  “徐州诸将之中,尤以张飞为雄。”

  嘶……

  郭贡倒吸一口凉气,暗道自己兵马尚未至徐州,竟在沛国便遇着此人。

  “刘备有此爪牙为辅,恐不易取啊。”

  郭贡心底顿时打起退堂鼓。

  都说袁绍干大事而惜身,其实郭贡有过之无不及。

  他是典型的有志向,却有缺少干大事的魄力。

  人袁绍至少敢当着董卓的面,喊出:

  “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而郭贡则是完全缺失英雄血气,不能够接受失败,或者说是惨败。

  秉着投降输一半的原则,至少还有个保底。

  万一一个决策失误,就啥也没有了。

  那边张飞见郭贡军畏缩不前,又嗔目横矛道:

  “汝等甚是无状,侵我州郡。”

  “今日敢聚蝼蚁之兵来犯,何以不敢接战?”

  一声咆哮,唬得郭贡连同周围副将的战马,连连后撤。

  一副将提议道:

  “观张飞身侧不过二十人众,不若下令大军冲锋,将之杀死。”

  “然后方可进军。”

  郭贡却有些迟疑,暗道张飞如此勇猛雄壮,我们这些马上将军都要忌惮三分。

  这些士兵真的敢冲吗?

  况张飞乃刘备心腹,若将之杀死,则彻底与刘备结怨。

  这并不是郭贡想要的结果。

  他带兵来此,其实也至多只是想配合三路大军,向刘备施压。

  然后找徐州勒索一些财物罢了。

  毕竟梁国养了几万士兵,每日消耗的钱粮太多了。

  他实在是有些吃不消。

  “张飞只二十人众,却如此有恃无恐。”

  “只恐其背后,另有大军为援。”

  于是,

  郭贡先遣一探马,火速绕至张飞后方探查。

  少时,探马回报。

  张飞身后果然跟着一支军马。

  郭贡又惊又庆幸,连连道:

  “方才我说什么?”

  “张飞有恃无恐,必是早有防备。”

  “倘若适才我领军击之,其背后军马便会一拥而上。”

  “以张飞之勇烈,取我首级如探囊取物。”

  “公等皆我心腹要人,何故使计害我?”

  郭贡一顿破口大骂,骂的众人羞惭满面,无地自容。

  确实,倘若张飞当真冲过来了。

  有多少人,真的会拼死去保护郭贡的安危呢?

  即便有那么几个受过郭贡恩惠,要以命保他的。

  又能挡住张飞多久呢?

  就在两边相持不下之际,又有一骑出现在两军阵前。

  ……

第92章 李翊乃青云之士,可比留侯

  就在郭贡与张飞两军相持之际,但见一骑跃马而来。

  “老友,认得故人否?”

  郭贡听得这声音熟悉,张目去望,乃昔日同朝为官的好友徐璆也。

  郭贡似立马抓到了救命绳,忙道:

  “孟玉公,别来无恙乎?”

  急命军士让开道路。

  那边张飞要护送徐璆入营,徐璆却推脱道:

  “适才郭贡领军不进,犹豫不决,料其计谋未定。”

  “我自单骑说之,若使张将军同往,反而使人见疑。”

  于是,徐璆单骑入了郭贡军阵。

  郭贡命人将之请入帐内。

  “军中困顿,无甚好酒,望故人莫要嫌弃。”

  郭贡起身为徐璆斟了一杯酒。

  “闻说孟玉前任汝南太守时,为袁术勾连李傕、郭汜所害,被免了官。”

  “又去徐州找陶谦做了东海国相。”

  “今陶使君亡故,孟玉又将何往?”

  “今来此地,莫不是要归顺我耶?”

  郭贡半开玩笑地说道。

  徐璆也不慌不忙,优哉游哉地先喝一碗浊酒,然后才道:

  “多谢使君挂怀,也不瞒老友。”

  “老夫也算是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这一生平野纵马,一朝为官,主政一方,什么事都做过了。”

  “本以为也该功成身退,颐养天年了。”

  “然则前不久,有一少年人曾对老夫言道:乱世不该有隐士。”

  “老夫在见到曹操二伐徐州,生民百不遗一之时,深以为然,故而至刘使君身侧为从事。”

  郭贡闻言,只得讪讪地一笑。

  他现在进兵,就是冲着刘备来的。

  结果徐璆张口就承认自己就是刘备的人,这让郭贡有些无措。

  “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

  “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祥择也。”

  “以老友观之,你我可为此辈否?”

  郭贡一时哑然,只得道:

  “观你我皆非此辈人士。”

  嗯……

  徐璆一捋长髯,又接着说道:

  “得明主昌,择庸主亡。”

  “老友身在梁国,当祥思后路。”

  “今陈宫叛迎吕布而百城皆应,似能有为,然以君观之,布何如人哉?”

  “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

首节 上一节 113/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