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106节
曹操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袁绍没过两年就死了,然后袁家内部四分五裂。
就这样,曹操仍旧又花了足足七年时间才统一河北。
可见袁氏在河北有多得人心。
袁绍死时,全河北的百姓都在哭。
甚至连袁尚死了,百姓也哭。
以至于曹操不得不下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
刘备正是考虑到袁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这才不自信百姓们会跟着他回徐州。
李翊却显得非常自信:
“主公宽心,方才我说过了。”
“待我大军到时,百姓一定会箪食壶浆以迎明公。”
刘备将信将疑,继续催马行进。
少时,众人已到了兰亭县。
此处为青州一处小县。
刘备当即下令道:
“传令三军,进城之后,严禁扰民!”
“凡有欺压百姓,劫掠富户,侵犯妇女者,悉数问斩,以儆效尤!”
大军在得到军令后,全都小心翼翼地进城。
与民秋毫无犯。
当地百姓见这支军队与寻常军队不同,故主动打听,这才知道,原来是刘使君的军队。
“刘使君来了!”
“刘使君来了!”
“……”
一传十,十传百。
全县的老百姓都知道是刘备的军队来了。
果如李翊所言,各家各户都蒸好胡饼,出来劳军。
一时间,万人空巷。
刘备对此大吃一惊:
“兰亭县民亦知我刘备也?”
有百姓说道:
“使君大名,如雷贯耳。”
“我等日盼夜盼,只盼使君到来。”
刘备又问你们的县令哪去了。
一打听才知道,县令受战乱影响早跑好几年了。
这兰亭县就这么在青州挂机了好几年,都快混成村儿了。
刘备看得出来这些百姓都过得很苦,似乎就盼着自己来。
只是他此来,却不是要接管青州的。
地盘再大,没人也就没有意义。
“备此来,是为追击袁谭,却非是要接管青州。”
“待战事既定,将回徐州去。”
众百姓闻言,纷纷跪地,嚎啕大哭。
纷纷请求刘备不要走。
李翊见缝插针,上前道:
“使君爱民如子,断不会舍你们而去。”
“只是强宾不压主,青州本非我等所有,不好长留。”
“若是诸位愿意,可与我等同回徐州去。”
让百姓们舍弃家园,跟刘备去徐州,刘备自己都没什么信心。
谁料众人竟毫不犹豫地跪伏在地,磕头如捣。
“愿意愿意!”
“我等皆愿追随刘使君!”
只见清一色的百姓,全都愿意跟随刘备回徐州。
这一幕,使刘备震惊不已。
虽然他安顿百姓,会提供钱粮,也会借给他们田地耕种。
一般的贫苦的百姓确实顶不住这诱惑,可刘备还没提呢。
这些百姓居然就已经愿意跟着自己走了。
他刘备的魅力真有这么强吗?
刘备又惊又疑地望向李翊,李翊笑道:
“青州战乱不比徐州少,百姓困于水火。”
“今明公能带众人脱离苦海,自然能得人心。”
总结一句话,
袁绍宽厚,关袁谭什么事儿?
其实袁绍得人心,确实是因为他们家的法律宽松,赋税也相对更轻。
老百姓都念着他们家的好。
所以当袁谭陈兵青州时,百姓们几乎是夹道欢迎,为袁谭在青州的战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很快,他们就后悔了。
袁家大公子,似乎跟他们心目中的袁神不太一样。
袁谭重用群小,纵情淫奢,喜欢听信近信。
同时,他也有着“何不食肉糜”的缺点。
无法理解耕织收获的艰难。
而由于袁谭重用奸佞小人,导致这帮人得不到约束。
就监守自盗,贩卖公物,甚至掳掠田野百姓。
这些都触犯了百姓的核心利益。
而更过分的是,袁谭派人到各县去募兵。
只有交出财物的人才能够免征,交不出的就直接充军。
袁谭在青州算是把他老子的口碑给败光了。
以至于当时青州一万户口的县,登记在案的只有不到几百户,税收不到实际的三分之一。
大家伙儿都忙着逃命去了。
你说,
当老百姓看到刘备来的时候,能不夹道欢迎吗?
凡事就怕同行衬托。
即便真有老百姓不认识刘备的,但两相对比,还能来一个比袁谭更差的吗?
刘备在得知原因之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没想到袁谭间接给自己送了一份大礼。
那他刘备就笑纳了!
刘备当即下令,分赐酒食给当地县民。
并且告诉他们,你们可以去告诉左近县乡,只要愿意跟随他刘备回徐州的。
一律赠予钱粮,并借予土地耕种。
并承诺这段时间,他们会暂时停驻在兰亭。
6◇9◇书◇吧
凡事有愿意来的,一律敞开大门欢迎。
众百姓得知后,纷纷奔走相告。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