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363节
不多时,两人目光就落在布莱克身上。
原先索菲娅身上的紧张情绪眨眼就挪移到他身上,原本认为杨晨是一个善良的人,布莱克现在才明白,这位杨大人的话语权某种程度似乎比这位王储继承人更有份量。
“布莱克,来自地中海北部阿斯洛里亚王国,你的国家应该跟索菲娅在的阿斯托利亚王国差不多对吧。”杨晨似笑非笑的模样让布莱克感到极为紧张,好在他较为冷静,毕竟怎么说也是贵族子弟,加上博览群书又是一个男人,镇定力远远不是索菲娅一个小国公主能比的。
“是这样没错尊敬的阁下,不过我还是想说,在阿斯洛里亚,我们总共拥有三万战士!不是她阿斯托利亚能比的,我父亲曾经也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勇士,不过在年老后,他选择不再参与战争方面,而是选择拿战争获得的金币去经营生意,现如今我们国王还念在我父亲当初的战斗勇气,让他加入大议会,成为一名辅佐王国进行的元老。”布莱克用尽可能详细内容介绍自己所在王国的基本信息。
了解这一切后,朱标却询问杨晨道:
“他刚才说的议会是什么?”
“这玩意其实就有点类似永乐后世创办的内阁,就是一大群年迈拥有权力的人聚拢在一起,形成一个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里面除了少数的议员之外,还有一部分富裕商人,统领权贵的铠甲战士,一些教会成员,反正整个议会基本都是一些老人元老,只有国王权力大的时候才能镇压这些人,一旦国王势力微弱,那么议会元老就会取代国王。”杨晨简单介绍议会的存在,这让朱标感到极为恐怖。
要是大明出现这种组织,那么恐怕不到一两个皇帝继承人之后,朝廷就会陷入危险当中。
除了初代建立这个组织的皇帝能镇压那些老臣子,其余皇帝无论是谁刚刚上任都不可能得到这些元老的支持。
这也就是为什么杨晨在介绍永乐建立内阁的时候,说出内阁后期的存在会比丞相的危害还要大。
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就是因为明朝末期,平复差距太大,百分之零点二的人拥有整个大明皇朝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的财富。
世人都认为,明朝是被朱元璋颁布的赡养结构给吃垮的,确实有一部分明朝宗室在明朝后期危害国家。
可是这些危害程度跟内阁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财富根本就不值一提,参与内阁的家族除了少部分类似张居正这种两袖清风的人之外,剩下的人哪一个不是吃的满嘴都是油。
特别是明朝嘉靖年的浙江商人沈一石,他靠资本主义笼络浙江这一带的官场,制作了很多精美的布匹售卖到全世界各地。
获得的财富可以想象到究竟有多少。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还是玩不过内阁那一群老家伙。
家境原本是想把他抄家了,用对方传说中堆积起来有一座银山这么多的钱财弥补国库的亏空债务。
结果没想到沈一石的家里面除了一部分收藏品加起来价值勉前能有一万两白银之外,剩下的钱居然神奇的消失的无影无踪。
锦衣卫审问他钱都哪去了,沈一石却说钱就在大明。
嘉靖得知这个消息,顿时勃然大怒,在内阁成员的煽风点火之下,嘉靖居然让人杀了沈一石。
等到他反应过来,这才明白,沈一石说的确实没毛病。
他家的钱确实就在大明,可是早就被整个朝廷的人给瓜分一干二净。
当然,杨晨说的这个朝代是明朝末年,其实清朝末年也是如此。
这就造成明朝精英阶层串通一气,打着明朝皇室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事了拂衣去的转身投奔努尔哈赤这一群女真族。
原本这一群精英阶层是让努尔哈赤给予压力让明朝皇室知道没有他们在,大明早就亡国了。
结果没想到这一群傻帽精英阶层玩脱了。
不仅造成大明境内四处起义,还让努尔哈赤短时间里面集结了二十万汉人起义军。
要知道八旗可是分为三种,满人八旗、古八旗、汉人八旗,这些军队全部都是明军受到压迫拿不到钱财才不得已投奔的成员。
这就是某一群人能影响到国家命运之后,他们会以蛆虫的本能去吸食一个国家的精血。
自从朱标了解到这种情况开始,他就明白解决这个办法的唯一就是给百姓开智!
只有百姓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如何来的,一个国家是如何存在,依靠谁维持下去,那么百姓才能不至于说被忽悠了都还不知道。
当然,朱标是大明王储继承人,他肯定会希望大明子民还是热爱自己的国家,这是原则性问题。
“布莱克,你既然向往大明,那么我们来做一个交换如何?”朱标主动走上前去,用商量语气跟布莱克说话。
这一点让布莱克感到有些意外。
他尽量维持自己的神态,点头应允:
“不知道太子想要跟我做什么交易?”
朱标浅浅一笑,平视他一眼说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想要让你从把现在‘罗马大地’上有哪些国家,每一个国家都说的什么话,还有各种当地信息风俗都跟我们说一遍,因为我跟杨兄打算途经印度洋,要是路过你们那一片地方,万一不了解一些风俗习惯,导致产生了不好的误会,那么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
只要你能给我们越来越多详细的信息,那么我跟你保证,到了大明,会有人安排你到京城,也就是大明首都,南京城。
相信在那里,你会获得你想要的东西,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完成这一场交易。”
朱标虽然知道后世是西方人使用大炮打开了华夏的土地,可他对这些西方人的恨意并没有那么深,因为西方打的人是满人建立的政权,满人可以说是踩踏他明朝的累累尸骸登基上位,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人还帮他们报仇了呢。
在出发之前,朱标询问杨晨,将来霸占整个欧洲,是不是要像对待敌本人那样对待这些白皮肤的人。
结果得到了一个让老朱家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答案。
杨晨认为不需要灭绝全部西方人。
当他问对方原因的时候,杨晨说西方世界也出现过类似华夏的圣人。
这些圣人脑瓜子还是相当灵活,要是将来世界上只有一种声音,那么就未免太单调了。
因此杨晨的看法是,保留一部分西方人,当然主权绝对是掌握在大明手上。
未来大明的种子会遍布在世界各地,随着时间流逝,差异肯定会慢慢消除,渐渐地到最后,彻底产生出一种全新的文化跟文明。
这一点倒是让朱标感到极为敬佩。
既然杨晨都能做到如此大度,朱标也就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跟看法。
趁着现在布莱克在,提前获得西方世界更为详细信息,倒也是一个机会。
布莱克吞咽一口唾沫,丝毫没有任何犹豫,连连点头答应朱标的要求还有条件。
“我愿意!我太愿意了!王储阁下能跟我达成这样的交易,这简直就是一件让我感到十分幸运的事情!”
见此情形,杨晨脸上浮现一抹笑意,一切都朝着他跟朱标的计划走。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很顺利。
布莱克居住在廖内群岛,主要负责绘制这些地图,足足花费差不多十天时间,地图才开始呈现在他们面前。
地图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整个欧洲,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还有一部分地中海国家,比如西班牙、巴塞罗那、摩纳哥、意大利、雅典、保加利亚这些距离地中海很靠近的城市跟国家,往上走还有法兰西、瑞典、挪威、芬兰这些靠近北极的地方,就连索菲娅所处的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也包括其中。
如果你只是认为地图内容就这么简单那就大错特错,除了这些广义上的城市国家之外,还有很多王国名字,甚至有一些杨晨都没听说过。
通过询问他才了解到,这些国家基本都是前几年欧洲经过黑死病(鼠疫)后幸下来一部分人开始自立为王的结果。
黑死病爆发的具体时间杨晨记得很清楚,是在1338年。
这场细菌病毒从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这几个地方开始蔓延到整个欧洲,最严重的时间是从1338年到1350年。
而现在都是洪武十五年,都1382年了,距离黑死病最为严重的时间相隔三十几年。
第242章 斯里兰卡
这也是为什么杨晨敢带朱标从中原溜达到欧洲的原因。
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到欧洲陆地上跟这些人进行一个亲密接触,只需要注意卫生,不跟那些可能感染鼠疫的人距离太近,完全不需要担心黑死病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第二份地图则是北非的埃及还有南非一些版图。
包括阿拉伯这一片沙漠化极为严重的中东地区,这一块地方按照目前生产力,肯定不足以开发,不过不影响杨晨跟朱标讨论如何处置这一片领土。
其实他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决定如何处理南非还有北非这一片的顽固种族,只要是黑色皮肤的人,全部都抹杀掉。
原本朱标认为杨晨这个做法实在是太可恶了,一片大陆上的原始人居然都全部杀掉,这未免是有些不太好吧?
可当朱标知道,这些黑人经过几十万年的时间变迁,居然愣是没有自行发展出一个文明。
这瞬间让他感到十分惊讶。
华夏几千年时间里面,可是出现了不少科学家。
先秦时代的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凹面镜、球面镜等成像光学现象进行了论述。
宋应星、张衡、沈括等学者都将自己毕生所学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类似祖冲之、朱世爽等数学家也是相当多,他们都在自己领域开创出很多人类先河。
哪怕是这些白皮肤的家伙,里面也好歹出现过阿基米德,杨晨跟他介绍过,所以他了解。
本以为这些黑皮肤的家伙智商这么低已经足够罕见了,想来后世科技发达了,他们应该也能出现一两个拿得出手的家伙吧。
可是谁能想到,那些黑皮肤的家伙依然拿不出手,不仅如此,只要有黑皮肤所处的国家,犯罪率往往都是居高不下的存在。
更加离谱的是,他们因为长时间跟各种野兽生活在一起,倒是经常折腾出一些大疾病,这些疾病往往能害死很多无辜之人。
为此朱标决定,一定要趁着他们尚未开智,全部当成野兽消灭掉。
至于中东地区这一片,杨晨跟朱标一致的看法都是利用武力镇压,让这些所有宗教都统统消失。
反正只要不服从朝廷管教的,那么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洪武十五年三月中旬。
杨晨已经早早登上准备离开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只剩下朱标最后嘱咐邓通还有唐煜。
“好了,你们也不要送了,接下来的路我跟杨兄会自己往下走的,以后整个东南亚海域只剩下你们廖内群岛内的战士守护,岛屿上的反动分子已经全部都被镇压,可是还不能掉以轻心,消息往后一定要常态化巡逻,尽可能让那些冒出苗头的家伙全部铲草除根,按照时间来看,大明本土来的百姓应该准备到,到时候可以从吉隆坡哪里开始发展,让大明文化宣扬到整个东南亚海域。
希望我跟杨兄下一次回来的时候,能看到东南亚已经在你们的统治之下,变得更好。”
没有了各种海匪的存在,东南亚群岛依然是处于一个野蛮的状态,对待这种形式的国家,朱标根本就不会选择使用温柔手腕,唯有使用铁血手腕镇压一切反抗的声音,才能让大明更好的掌控这一片区域。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