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325节

  “如果我没猜测错误,当初你北伐的时候我已经给你了不少武器,这些武器里面就包括近乎三万条枪支跟好几千斤的炸药包,你知不知道这些东西能把一座山的山头给削平了?

  可是现在呢,除了海西女贞跟建洲女真之外,剩下一个野人女真依然是逍遥法外!你说说你永乐到底还能干啥?

  这些事情我也就不多说你什么了,难得你回来一趟,结果你小子居然还对你二哥感到有些不爽,这件事要让你父皇知道,你看看你父皇会不会抽你一顿!”

  仅此一码,朱棣整个人瞬间傻眼了,自己本以为回来一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没成想在其他人眼里,他朱棣的成就还是太差劲了,否则也不至于此。

  “杨大哥,我有你说的这么差劲了?再说了,我刚才之所以会这样想,也是因为二哥以前做的事情实在是太混账了,才导致我下意识的胡思乱想,现在这不是纠正态度了嘛?”

  “幸好你已经改观了一些,否则小看你二哥,你一定会跌一个大跟头,实话告诉你吧,现在你二哥可是深得你父皇的器重,如果说将来你是在北方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王国,那么将来你二哥会到南方澳大利亚建立自己的王国。”

  “为什么?”朱棣顿时感到不理解。

  澳大利亚的地理优势他很清楚。

  这块地盘完全不属于大明中原,不仅有长长的海岸线,气候还十分适合圈养畜牧企业,将来占领这一块地盘的人绝对不缺钱。

  因为整个澳大利亚到处都是铁矿,金矿也不少。

  杨晨把当初朱樉跟着陶成道乘作热气球上升到天空百米的事情告诉他:

  “因为现在你二哥已经成为大明的飞天第一人,就拿他这份不怕死的精神,你说你父皇为什么要把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给他?

  所以说你小子现在还有这种不良的心思,完全是不应该出现的迹象,要不是你大哥大度,否则早就在刚才教训你一顿了。

  得亏你小子不聪明,到最后还需要我来教你,真是辜负了你父皇对你的信任。”

  杨晨一边感慨失望,一边往前走,这更是让朱棣羞愧不已。

  本以为自己在前线跟女真打的热火朝天,没想到自己的几位哥哥也都在大明做实事,并非坐吃等死。

  他要是再慢一些,恐怕将来的功劳他还是会处于最低的地步。

  一想到这些,朱棣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所有皇子里面功劳最大的人!

  “杨大哥!求你一定要教教我!”

  看到杨晨消失的背影,朱棣赶忙追上去,他就算再什么骄傲,在杨晨面前他也骄傲不起来。

  镇江府很快就进入夜晚,冬天黑的就是快,气温骤降,朱元璋跟徐达在一个房间里面。

  两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这么坐下来好好谈事情过。

  落地窗外,都是镇江府热闹的迹象,百姓开开心心的下班后,吃完晚餐,带着自己子女家人到街道上玩耍,看得令人一阵感慨。

  这种场景,完全就是朱元璋内心当中的盛世。

  明明不能喝酒,可是徐达却饮了近乎八两白酒。

  他走到落地窗面前,望着热闹人群道:

  “大哥,这镇江府,到底凭什么能让几十万百姓有一个好归宿?我不明白,曾经我们想破脑袋的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这些年里面,百姓起义次数多的数不过来,现在杨晨一个人就解决了这些问题,难道他真有通天本领不成?”

  朱元璋久久不说话,最后他感慨道:

  “天德,当初我跟你是一样的想法,可是自从来到这镇江府,咱发现以前的想法错误太多了。

  就说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提升能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也能反哺生产关系,这些话以前咱只是纸上谈兵,可是自从来到镇江府,咱才发现,只要当权者愿意,那么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

  你看,现在镇江府,朝廷跟官服的作用微乎及微,基本都是政策下的集体经济发挥作用。

  白天干活服务你,晚上你服务我,大家一起前进,这才是欣欣向荣的前提。

  目前大明的国力.应该说是镇江府的实力远远超出咱的预料,倘若有机会,全国上下都能执行镇江府的政策,大明腾飞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天德,咱觉得,大明或许是真的应该交给年轻人了。”

  听到这番话,徐达瞳孔瞬间一震。

第213章 大明第一场手术

  朱元璋没少在众人面前调侃过自己是时候应该退休了。

  可是像今天这样真情实意的倒是第一次,徐达作为跟随在朱元璋身边这么长时间的兄弟,他是真的能感受到这位大哥想要不当皇帝的心思很深!

  现在他们不在这里,而是在皇宫大殿上,朱元璋自己承认不当皇帝,他马上能把这件事情给说出口。

  “大哥,难道你也认为标儿他能成为大明的第二任皇帝?他已经经过了你的考验?”

  朱标不仅是是朱元璋的儿子,在徐达看来,对方同样是自己看长大的,很多时候,朱标甚至认为自己有很多个父亲。

  反正两家人走的很靠近,徐达私底下跟朱元璋聊天,也是称呼朱标为标儿。

  “标儿在京城独自处理朝政的本领我已经见识过了,年轻人,脑子灵活,而且他的手段你应该也见识过,不比我轻松。

  我相信大明在他的带领下,肯定能走向一个更强盛的地步。

  到时候,大明的疆域会比现在还要大,更重要的是百姓能过上一个好日子,杨晨这个混账小子平日虽然坦率,且不把我放眼里,可是我很清楚,这小子的心里面装着天下。”

  朱元璋提及杨晨,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杨晨并不是害怕他们,而是担心自己不能为天下谋取福泽。

  对此,朱元璋也表达出自己的心思。

  “现在,咱就想要看看未来大明能到何处,也想看到雄英当上皇帝的那一天,到时候就算咱不在了,也不会有什么。

  天德,我们都老了,未来的世界是年轻人了,咱也想要带着妹子隐居幕后,将来发生何事,咱也不想管。

  倒是你,明天的手术,可是会让不少人担忧。”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跟这位大哥交心谈话,徐达一时间居然还感到有些不适应。

  “大哥放心,我身子骨虽然是衰弱了一些,可这个小小手术,我还是能经受得住的,当初关公能坑住刮骨疗毒,我后背这一坨烂肉都已经是死的玩意,不能扛下去,我愧对自己是大明长城的称号。”

  朱元璋转身看向他,脸上露出久违微笑,从桌子上拿过一杯酒放在对方手上:

  “好!天德,就拿你这一句大哥,从今天开始,我不是皇帝,你也不是什么大明军神,我是朱重八,你是天德,我们两个人是凤阳东村出来的兄弟。

  到时候我把朝廷的事情交给标儿,你不要在京城了,跟着我去马尔代夫,我可是跟你说,杨晨那个家伙手上有一张世界地图,上面什么好地方都标记出来了,将来大明拿下整个世界。

  成为这世界上的日不落帝国,我们凤阳出来的老伙计就一起去马尔代夫养老!

  天天跟着你钓鱼,好不自在!”

  徐达看着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忍不住为之一愣。

  他已经不记得到底有多久时间,这位大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他。

  回忆在脑海里面,当初他这位大哥还因为自己喝醉酒给他倒酒而生气,可是现在,哪有什么朱元璋,哪有什么洪武大帝。

  眼前这位,明明当初杀了地主家牛犊子给他们吃肉的朱重八!

  “大哥!我徐达这辈子跟着你是最正确的选择!我敬你!”

  “干!”

  次日早上,徐达在下人的安排下沐浴更衣,被杨晨派来的人带到镇江府第一人民医院。

  除了他本人之外,其家属也都跟着一起来,朱樉跟杨晨走在前排,马皇后因为见不得这些百姓受伤的氛围,因此就没来,而是跟朱元璋去照料朱雄英。

  跟在大哥身边,朱棣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

  首先能清楚看到这里门口牌匾有很多不同的科室,当然肯定不可能是跟后世一样分为许多科技类型的科室。

  按照目前的条件之下,杨晨只能把科室大致分为内外科,其中至于手术科这些也有,他依靠镇江府的经济实力,从整个大明搜罗了很多民间赤脚大夫。

  杨晨安排每个人拿手绝活,分为不同的科室,从而进行培训。

  最初这些人是不愿意听从杨晨的话就此在镇江府。

  原先他们就是在民间行医救人,想要成为华佗扁鹊那样的人物。

  可是杨晨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传统。

  那就是依靠现有手段,只是师徒传承,他们有很多疾病都无法救治。

  就说一个感冒跟伤口感染,杨晨能拿出有理有据的内容,他们却是千人千面。

  每个人都对风寒跟伤口感染有不同的见解,甚至连用药的方法都不同。

  一个医生有属于自己的治病救人方法,那么这跟秦始皇当初看到一本书有几十种语言的六国状态有什么区别?

  因此杨晨提议,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创办出一套属于医学界的学问。

  就叫做医学!

  从而让大明有规划的垄断的医学知识进行填充、

  最初这些人根本就不愿意听从杨晨的话,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禁锢他们的思维。

  可不曾想,杨晨直接在镇江府范围里面进行规定,那就是没有行医职格证的人不准擅自给人治病,否则出现了什么事情,那就由这个治病救人的大夫全权负责。

  这个法令一经颁布,瞬间在医学界里面引发巨大的轰动。

  本以为会有不少人反对,可是不成想居然赞成的占据了大多数,原来这些人全部都是民间好手,他们也是见识过很多人间疾苦,明白不少庸医打着他们的名义在外面坑蒙拐骗。

  随便那一副土房子就说是治病救人的良方,到最后死人了,不仅是坏了他们的名声,更是让百姓倾家荡产。

  等到百姓回过神来这才发现自己是被骗了,想要找到骗子,却发现对方早就跑没影。

  眼下医学院在镇江府正式规划建立,由京城太医府戴思恭等人联合民间好几个医学家负有盛名好手共同在镇江府驻名。

  以此来招揽人生。

  经过杨晨这么一倒腾,镇江府的医疗水平绝对是大明最强的,甚至还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投奔,可惜的是,杨晨已经把收入标准调高,野医生根本就没有资格来到这里。

首节 上一节 325/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