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247节

  登时让所有人张开嘴巴惊愕道:

  “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了?人定胜天!这是老祖宗说的话。”

  杨晨直接拿出典故,杨思义却是挥了挥手,十分扫兴道:

  “我说杨御史,你就别开玩笑了,人定胜天这是人们为了激励人心说出来的话,这小冰河时期真如你所言,那真是天神发威,我们依靠双手双脚血肉之力,怎么可能战胜天神?”

  “咱说小子,平日咱也就跟你乐呵乐呵,可今天不一样,这严寒可不同,你就别在这说笑了,下策看来,也不过如此。”

  就连老朱也觉得杨晨是在跟他开玩笑。

  面对两人不解,他只是摇头叹息。

  “哎!陛下,小冰河寒冷,只要我们能想办法让气温上升以毒攻毒,一冷一热,不就能完美解决了吗?

  前边我都说了,人造!温室效应,重点就是在于这个温字上。

  这也是唯一一种能持续下去,坚持久能不让气温上升的法子。”

  仅此一言,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等着他往下说。

  朱标往下走两步,伸手让杨晨往下展开说一说。

  杨晨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

  “小冰河时期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发生一次的气候动荡。

  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天神,他虚无不存在,我们倒是可以利用人力发展,排出足够多的热气,就能抵挡这些寒流冷气形成的伤害。

  就好比如冬天来临,我们能烤火烧炭,有了火,还能害怕冷?”

  什么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臭氧和氮氧化物等)对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辐射的吸收和再辐射作用,导致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温度上升的现象。

  这个过程类似于温室中的玻璃,允许太阳辐射进入,但阻止部分热量辐射出去,从而使内部温度升高。

  温室效应是自然存在的,因为它帮助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使其适宜生命存在。

  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显著增加,从而加剧了温室效应,这种现象被称为“全球变暖”或“人为气候变化”。

  只要大明能提前开启工业革命,燃烧足够多的木头,煤炭,石油,机械向着空气排入足够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那么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就能随之而来。

第154章 敲打?警告?

  杨晨把理论给解释出来,在场空气顿时陷入一片安静,他算是看出来了,所有人都没听懂。

  没办法,他只能换另外一种方式说道:

  “就拿土法炼焦来说,锅炉排出来的气体就是能抵抗小冰河造成的寒冷天气,只要整个大明甚至全世界都执行这样的工业那么就能产生出足够多抵御寒冷气息的温室效应。

  一个降温,一个升温,相互中和抵消,就这么简单。”

  以这样直白的方式阐述出来,朱棡等人也终于能明白理解背后的意思。

  “我懂了,就好像是我被毒蛇咬了一口,想要活命,就必须将这些毒血给吸出来,亦或者防止毒血流入我奇经八脉心肝脾肺上,在手臂上划开一个口子。”

  “是这个意思,现在,上下中三策我都已经告知给诸位了,接下来应当如何选择,那就看陛下的决定。”

  杨晨拱了拱手说道,算是彻底表示今天自己的任务完成,往后怎么决定,他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朱元璋闻言眼眸闪过一丝光芒。

  他的目光在半空跟杨晨的目光对视碰撞。

  今天发生的事情,杨晨很早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小冰河时期跟女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女真是大明圈养的狗,是大明用来对付朝鲜跟日本的狗,只是边疆辽军养寇自重玩脱了,一不小心让这一条狗吃饱后反噬主人。

  如何对付?只需要分出一丝心神解决就行。

  然小冰河不同,不提前阻挠,必然会使得大明遭殃。

  为此杨晨做出了这三条环扣相关层层递进的策略。

  历史上,大英帝国借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发展,疯狂扩张领土,殖民美洲,殖民亚洲,成为这世界上第一个旗帜能永远生活在太阳底下的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可惜的是他跟满清犯下同一个错误,也是玩脱了,否则他依然是地球上最强的国家。

  眼下大明想要迅速成为这世上唯一帝国,那就是按照工业步骤走下去。

  他希望大明成为列强,成为那个能依靠掠夺他国供养自身发展科技的国家。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你不成为上桌吃饭的人,那么只会剩下一个结局,成为座子上的食物!

  只要大明能成为第一个开辟海路,发现大陆,接下来就会是借助基层生产力,影响到民间百姓的安稳,人一旦闲下来就会生出许多活络的心思。

  比如说文艺复兴百家争鸣等等思想启蒙,随后就是接受改革,参与改革,光靠杨晨自己一人的力量他明白肯定不行。

  为此他愿意相信百姓,劳动人民能创造奇迹,这是伟人说过的话,要相信人民,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忤逆人民,违反人民的行为亦或者人,只会自取灭亡!

  改革完成,接下来就是工业变革,建立起以资产阶级为基础的条件下变革的伟大目标。

  迈出这一步,华夏民族迎来率领世界的曙光就抬头可见,这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人都无法阻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此而已。

  朱元璋闭上眼睛,再次睁眼,语气十分平和地看向朱棡说道:

  “老三,父皇想要交给你一个任务。”

  他没有询问朱棡的意愿,而是以命令的形式开口,对于朱元璋的所有儿子来说,这就是他们平常的生活。

  似乎没有父子情,只有君臣。

  除了朱标之外,皆是如此。

  “父皇尽管吩咐!儿臣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去完成!”

  朱元璋微微颔首,对这个儿子的反应表示极为满意,道:

  “老三,你作为大明亲王,晋王,虽才刚刚进入到自己的封地没有多长时间,然咱作为伱的父亲,作为天下的皇帝,早已经清楚你在封地的举动,你是一个好孩子,咱清楚你的本事不比老二差劲,也知道你想要做出一番作为。

  今日杨晨所言你也都知道,大明即将面对未知的天灾,若是不提前着手准备,百姓将会毫无生路,大明会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美洲大陆你大哥已经派人前往,若是顺利,现今可能在返航路上,可接下来,吕宋、印度、万里石塘鸟粪岛屿目前来看,将此任务交给其他人咱不放心。

  所以咱决定,派遣一支千人水师精锐,由你作为水师都督担任总兵,率领当地百姓跟商会船号前往南洋找寻大明所需的一切。”

  一千人的水师舰队,在当前已经不算少,大明水师就算再差劲,现在也好歹有五万人。

  能抽调一千人还是精锐,足以见得朱元璋是多么看重这一次找寻万里石塘的鸟粪岛决心。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朱棡当即跪下磕头接受这个任务。

  “儿臣原以为大明探寻这未知的海路,若是不能完成父皇交代的事情,儿臣也就没脸回到大明!”

  事到如今,他只能成为这一支为大明来路的利剑!

  眼看弟弟即将远行,还是不久后,朱标有些不舍的站出来说道:

  “父皇!此事会不会太过于仓促,三弟才回到大明,还没能跟母后好好说上几句话,咱们家又快要临近中秋,要是起码吃上一个团圆饭再走也不迟呀!”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标,脑海很快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考虑片刻,这才点头答应。

  “好,既然这样,那老三从今日开始,你就着手准备,不久之后我会让吴祯去找你。”

  ‘吴祯?’杨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有些愣神,心想负责水师的不应该是都督府内的首要领导人徐达吗?

  很快他就想起来这家伙是谁了。

  他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大明立国后,老朱就授予他为靖海侯,精通海战,曾督理海运,率军远赴琉球一带,剿灭倭寇。

  开国之初,在水战方面稍微厉害一些的人基本都是他手底下带出来的。

  “儿臣遵旨!”

  话说到这,朱棡能做的就是接受,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交代完儿子的事情,朱元璋慢悠悠地看向杨晨,眼中清净无常。

  旋即带有欣赏说道:

  “小子,你给咱解决了小冰河的问题,这可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事,所以咱决定,过几日你就自行准备前往宁明县。

  为了让你小子有点权力,咱会给你一块令牌,有了这一枚令牌,你能调动京城护卫三百,还能自由进出京城。

  事先说好了,这块令牌你只能自己用,不能让其他人用,被咱看到你仗着令牌胡作非为,可别怪咱对你小子不客气了!”

  朱元璋目光严厉,带有一丝警告,很快就恢复平常心。

  杨晨双手摆了摆,脸上十分轻松:

  “陛下放心,这点事情我还是知道的,没有你的准许,我哪敢胡作非为。

  我要前往宁明县,不知道陛下什么时候把秦王交给我?有他在,我身边的武力担当也就不缺了,万一去到那个地方,有人不认这一枚令牌,要对我动手,我岂不是只能白白吃亏?”

  关于自己能随意使唤朱樉的事情,上一次双方就已经约定好了。

  现在提一嘴,是担心老朱把这件事给忘了,老朱看了他一眼,随口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47/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推荐阅读

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