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166节

  或许是他太年轻了吧,远远没有历史记载当中几十岁的永乐大帝那般稳重。

  朱标没理会两人之间的对话,儿子攥紧手中的数学课本。

  喃喃自语道:

  “万物之源.父皇曾经一度下令禁止民间私自讨论这些算学,却没想到此等学问居然是万物之源。”

  内心下定决定,朱标看向杨晨说道:

  “刚才你说要跟我要几个人将你写的东西,还有其余书籍都翻译成白话。

  这件事我认为可行,如果能将这些书全部都整合起来,那岂不是会成为一本传世圣书?

  古人言,唯有名典才是中原文化的瑰宝。

  无论将来大明走向如何解决,这些书都是在大明时期出现,世人会铭记大明所做的贡献。

  不就是人吗?

  我给你人,要多少人我给你多少人,这件事你何时要办,就来找我,我保准以最快时间给你安排好。

  要是书的内容太多,咱们也可以走一步完成一步,你觉得如何?”

  朱标此刻不想太多。

  他只想着让这些东西能流传下去,至于在大明手上消失。

  自己父皇已经做错太多,他这个太子,不能一错再错。

  且朱标也希望,杨晨能将自己脑海那些来自百年后的知识都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书上。

  谁也不知道意外何时来临。

  朱标从杨晨口中知道后世实力多么雄厚,他内心就越发感到焦急。

  因为按照对方的说法,后世的很多毛病在大明就是绝症。

  这就是为什么杨晨生活细节方面十分谨慎的原因。

  并不是说他习惯了被人伺候,而是一个不小心生病了,以杨晨对大明医术的偏见,他根本不敢让御医来治。

  为了让朱标相信,杨晨还说出大明有不少皇帝就是被御医给治死的消息。

  自此朱标才终于明白杨晨终究是跟这个时代有巨大的鸿沟。

  而他现在想做的就是缩小这个鸿沟。

  能得到朱标的鼎力相助,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方便许多。

  别看他在外边潇洒,可手上没权,想做些事情都十分麻烦。

  他也不是没尝试过自己找人。

  可当他表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些找来的书生一个比一个傲气,恨不得把牛鼻子翘上天。

  杨晨这才发现,老朱为了鼓励天下士子,给予的太多特恩特惠让这些士子拥有了不一样的傲骨。

  “有太子这番话,我就放心许多了,不过找人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精挑细选。

  最要是有学问,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的人。

  他们不仅懂得古文,还懂得现在在咱们说的话。

  最好是能接受新事物,我这些书基本都是跟当今时代任何书本有很大的差别。

  跟他们所学完全不同。

  因此来人不能太傲,否则与我交流不便,会造成许多没必要的麻烦。”

  吸取了教训,杨晨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给朱标。

  朱标想都没多想直接颔首表示没问题。

  “我办事,你放心就好了。”

  “大哥,我来了,老四?你怎么也在这了?”

  三人在等待期间,门外出现一道死气沉沉的身影。

  众人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有惊讶,有困惑,也有平静。

  此人面容枯槁,眼神无力,身形瘦了整整三圈。

  若是换上一身破败不堪满是漏洞的衣服,丢到街上完全看不出曾经是威风凌凌的大明秦王朱樉。

  颓废的朱樉尽力拉着自己的眼皮子看向杨晨。

  当他看清对方身影的瞬间,朱樉差点转身就跑。

  幸好仅有的定力没让他这么干。

  “大哥?二哥这是什么情况?”

  知道自己二哥被父亲惩戒受罚,却没想到居然沦落到这境地。

  只剩下一点人样,要是再差一些,恐怕人早就没了吧?

  面对弟弟的询问,朱标神色平静,淡淡地说道:

  “二弟所做之事自然是引得父皇母后不快,沦落至此就是自作自受。

  既然来了,就自己找地方坐下吧。”

  面对兄弟的冷漠,朱樉毫无怨言。

  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没资格埋汰什么。

  当初老朱将那铁证如山的罪行摆放在他面前的瞬间,朱樉就知道,自己从今往后还想要回到曾经那样风光已经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这些日子,他除了面壁思过,基本没有任何人与他交流。

  吃的也都是一些素食,肚子已经一个月没有沾染半点荤腥。

  巨大的热量缺口让他一个月瘦了足足三十斤!

  也只是比活在诏狱内的凡人处境好一些罢了。

  “谢大哥”

  声音沙哑有气无力地回了一句话,朱樉便在屋内挑选一个角落安静坐下。

  不一会便忍不住闭眼睛昏昏欲睡,整个人一点精气神都没有。

  “阿标?他人都这样了,你确定还要上我的课?”

  站在讲台上,杨晨瞅着朱樉方向小声嘀咕。

  朱标则摆手表示不需要在意。

  “无碍,若是他不听,那就让他再去面壁思过一个月吧。”

  话音落下,杨晨嘶的一声给朱标竖起大拇指。

  朱樉原本昏昏欲睡的身子听到这话,顿时浑身打了一哆嗦。

  赶紧坐直身体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有他自己知道最近自己过得有多么生不如死。

  无人与他交流,也不准他自己讲话,必须安安静静的待在一个地方抄写名著经典。

  每天只能吃两餐吊着不至于饿死。

  正常人一个月不到恐怕早就疯了,朱樉能坚持下来,足以见得心里承受能力多强。

  与此同时,东宫门口,走来四位身份继位不同的人。

  分别是马皇后跟老朱,两人手上各自牵着两个年龄不差多少的孩童。

  老朱满是慈爱的看向下边的孙子,叮嘱说道:

  “咱的好孙儿呦。等会你进去了,千万不要跟你父王还有那个要当你先生的人说爷爷也一起跟着过来了,知道吗?

  爷爷在隔壁陪着雄英一起,不让雄英感到害怕。”

  “啊?可是爷爷,您曾经不是教导雄英说,做人做事要正经光明磊落吗?

  怎么今天您不这样做了?”

  面对满脸天真无邪的朱雄英,老朱则是讪讪发笑。

  “啧啧!咱的孙儿当真是聪慧,以后孙儿必然是能成为一位明君!”

  明知自己吃亏,老朱哪敢接茬,这让一旁马皇后忍不住发笑。

  一个皇帝面对孙子的指教,居然都不敢反驳,还要称赞对方做的好。

  也就老朱能做到这地步了。

  瞧见老朱笑得合不拢嘴,马皇后也就没多说什么。

  只是告诉对方赶紧进去,不要让人家等太久了。

  “哎呀!妹子,别催,我还得交代他们两人。”

  老朱回头看了一眼马皇后,明明口气不爽,却不敢流露出半点不开心。

  趁着马皇后没发火,他赶紧对着朱柏嘱咐。

首节 上一节 166/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