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143节

  “嘁,你说这话你摸摸自己良心,不觉得很痛吗?”

  老朱想都没想,直接翻了个白眼,算是否认对方这番话。

  杨晨笑而不语地摇头,随后指着箱子说道:

  “知道陛下对我感到反感,不过我也早已习惯。

  喏,陛下,这东西我已经做好了,还剩下一些时日才到一个月,我这算是超额完成。”

  “事先说明啊陛下,这一次我可是折损了不少人。

  上一次太子给我的方士已经只剩下不到五个人。

  下一次办事,我需要重新招一批方士,最好是不怕死的那种。

  除了这些之外,我希望陛下能给予我更多一些工部匠人,无论是木匠还是铁匠。

  手艺越是精湛,能做细节雕琢工作的老师傅最好。”

  原本脸色极为不爽的朱元璋听到杨晨已经提前完成自己部署的任务。

  那张阴沉而黝黑的老脸才算慢慢舒缓下来。

  在场唯一对此事感到惊讶的人就是朱标。

  他回想杨晨刚才说的内容。

  之前他可是找了几十个方士给他指挥,没想到最后居然十不存一。

  这实在是超出朱标的预料。

  对方曾经确实是说过干这活会有生命危险。

  却没想过死亡的概率居然这么高!

  几乎是以一天死一个人的速度,这完全就是提前安排这些方士去死啊!

  “对了太子,刚才我在门外听到你跟陛下讨论什么使者?

  好像让你们很不开心,不知道能不能跟我细说一番?

  正好我手上有武器,知道你们给我一个机会。

  我将使用武器的方法传授下去,然后让大明士兵拿去实验一番?

  此事岂不是一举两得?

  又能测试武器威力,又能让你们出一口恶气!

  否则念头不通达,容易会造成日常生活不顺畅。”

  朱元璋刚想要斥责杨晨有些事情不是他能打听的。

  了朱标直接没有丝毫隐瞒,把这件事给说了出去。

  “事情是这样的,前些年我父皇派遣杨载、吴文华等使臣,携带大明诏书前往倭国宣告中原现在的王朝是大明。

  作为历代臣国,倭国应当派遣使者进入大明进行朝贡,同时让他们约束好自身国民浪人。

  不得侵扰中原沿海地区的城池及百姓村庄。

  却没想到,倭国正处南北纷争,无暇其他。

  甚至对大明的使臣丝毫不客气,最后杀害几位臣子。

  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跟父皇提出意见,想要派遣水师前往倭国,镇压其混乱纷争。

  匡扶大明国威,可惜了,倭国偏远,且穷乡僻岭,跟琼州(海南)一样,属于流放之地。”

  当知道事情原委,杨晨嘴角流露不易觉察微笑。

  “所以.陛下跟太子认为,这东瀛岛国是一个穷国?”

  “的确如此。”

  朱标微微颔首:“莫非杨兄有不同的想法?”

  心思敏锐的朱标从杨晨语气之中嗅到一丝丝不同的味道。

  “呵呵.陛下,太子,如果你们认为东瀛岛国是一个穷苦地方,那你们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认为你们二位现在不应该对此烦恼。

  而是感到开心,毕竟人家给予了大明一个前往金山银山师出有名的机会呀!”

  “金山银山?你小子是得了失心疯吧?”

  朱元璋没有怀疑自己耳朵出问题,而是怀疑杨晨异想天开。

  作为大国,特别是占据中原的政治王朝。

  派遣使者向外交涉是必然进行的程序。

  现在大明逐渐变得越发强大,朱元璋自信,只需要再给他十年时间,北元政权被灭是必然的事。

  就算杨晨没有把这些事情提前告诉他。

  老朱也十分有把握将这份政绩包揽在自己名下。

  随着明朝疆域向外扩进,自然是少不了与其他国界有所接触。

  一来是能维护自身边界稳定。

  二来也能给自己建立的朝代增添一份色彩。

  盛世大唐,万邦来朝是多少皇帝梦寐以求的事。

  朱元璋自然也是不例外。

  无论是任何人,只要是使臣,向外出行,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脸面。

  除了汉朝使臣之外,其余朝代大部分使臣在没撕破脸皮之前,一般都是很客气。

  谁让这片地域都流传着华夏文明是礼仪之邦的传说呢?

  现在,老朱派遣出去的使臣要么被囚禁,要么被坑杀了。

  很显然,这件事相当于把老朱的脸面撕扯下来踩在地上践踏。

  本来他就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正是思考了倭国的地理位置丝毫没有价值才会这般。

  现在杨晨反其道而行,说东瀛倭国是一个金山银山的宝地。

  老朱觉得这个冷笑话一点都不冷。

  这段时间,各种政策需要重新布置。

  特别是朱标跟他提起过关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将赋税和徭役合二为一,统一以银两的形式征收,将各种赋税和劳役合并,按田亩和人丁来征收银两。

  老朱觉得这个法子越想越可以,很适合当前大明。

  只是在没有将胡惟庸给拿下之前,这办法肯定不能执行。

  反正老朱认为纠缠自己的事情实在是太多。

  加上倭国的事情,简直就是烦上加烦。

  “陛下你这说话还是一如既往的难听,事先声明我没失心疯。”

  杨晨神态轻松,面对老朱铜铃大的眼睛丝毫没有畏惧。

  反而是接着自己的话往下说。

  “刚才太子都说了,大明派遣使者前往倭国,本意是想要建立友好关系。

  可倭国南北纷争不断,明知大明使臣的身份还故意将其坑杀。

  这简直就是不把大明,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要我说,这就是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挑衅天朝国威,其罪当诛,死不足惜!

  换做是我,我直接出兵将其剿灭。

  两国交战都是不斩来使,这还没交战就如此胆大包天,足以见得这倭国之人性情暴虐,也可以说是没有人性。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秉承着教化蛮夷的宗旨消灭了多少外敌。

  到了大明,陛下可不能丢份啊!”

  “你小子咱怎么感觉最想让咱开战的那个人不是倭国,而是你?”

  本以为杨晨能说出什么花来,没想到居然是在扯犊子。

  浅显道理他怎会不知?

  不过是考虑太多而已。

  “杨晨,倭国的确是不给大明面子,可大明也不能轻易出击。

  因为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朱标也在老朱说完话后,补充了那么一句。

  国与国之间交战,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首先就是利益。

首节 上一节 143/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下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