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87节

  朱祁镇似笑非笑:“那就要看你们的行动咯。”

  ……

  自从太后出门训斥大臣后,就没人站出来上奏参刘定之了。但是,朱祁镇不敢掉以轻心,新政之路,依旧艰难。

  他受到刘定之的奏报,尽管河南官场大部分官员,都是他启用的,可问题也不断。很多官员经验不足,被那些士绅算计。

  最令人头疼的是,到了县以下,那些办事的吏可不是朝廷指派的。这些胥吏,都是当地人,与当地士绅紧密联系,说一套做一套,还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新政的推行,进展很慢。

  “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啊。”朱祁镇皱眉,“到时候,朝野上下,都会说新政根本不合适。”

  一旁的杨贵芳拧了拧眉,道:“刘定之啊,还是太老实了。那帮士绅们无耻,玩阴的,那就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搞点阴的,这事办不下去。”

  “什么阴招?”朱祁镇问。

  杨贵芳扶额,摆摆手:“这阴招,臣不能跟陛下你说啊,陛下是大明皇帝,当然得行正道。臣还是给刘定之写信吧。”

  “朕看好你哦。”朱祁镇挑挑眉。

  这厮不愧修的是修罗道。

  愿天地罪孽,尽归吾身!

  “大臣们都等着看朕的笑话,朕始终相信刘定之。”朱祁镇摊手,“朕要打大臣们的脸,尤其是那帮清流,比贪官还遭人恨。”

  太监曹吉祥急急进来,一拜道:“陛下,王阁老求见。”

  朱祁镇扶额,清流老大来了。

第110章 朕要选秀女!太后:你敢?

  白发苍苍的王直进到大殿上,就要参拜。朱祁镇挥手:“阁老,免礼,来人,给阁老搬一把椅子。”

  快八十的人了,还要早六晚六,朱祁镇是真担心他哪天突然猝死。那朝野上下,为了首辅的位子,又会搞事情。

  上次王阁老的提醒,朱祁镇一直放在心上。可他现在想来想去,还真没有合适的人取代王阁老,成为首辅。本来,于谦最合适,可那厮是不可能来做这个首辅大臣的。

  “阁老,有啥事递个折子就好了,不用你辛苦跑一趟。”朱祁镇笑道。

  “有些事还得当面说。”王直抬眼看向皇帝问,“陛下,你如火如荼推行新政,臣没有站出来说半句支持,你心中在怨臣吧?”

  朱祁镇摊摊手:“可不是?只要你老一句话,哪会有这么多麻烦?朕在心里,把你祖宗十八代都骂了。”

  王直听了,先是一愣,继而大笑:“好好好,陛下骂都骂了,气也该消了。臣今天就与你说说臣的苦衷。”

  朱祁镇放下笔,挥挥手,殿上的太监和宫女,还有杨贵芳他们,都退了出去。既然是谈心,当然只能两个人。

  “哎~”王直先是长叹一声,而后道,“臣是永乐二年的进士,算起来,也是历事四朝了,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我王家也是豪族。臣在士绅中的威望的确是高,正因为如此,臣还真扛不住。”

  朱祁镇听明白了。

  说起来,王直就是现在士子林的领袖人物啊。他保持沉默,已经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了,如果站出来为新政说话,他会被喷死。

  “朕理解!”朱祁镇一笑,“朕就是当时气,也不会怪罪你。”

  王直那苍老的脸带着沉重的疲惫,一拜:“陛下,臣想请辞,告老还乡。”

  “不行!”朱祁镇果断拒绝,“阁老,朝堂还需要你。哪怕你沉默,朕也需要你。”

  王直欲言又止。

  他的本心是想再为大明朝为陛下,再遮风挡雨几年。可最近,他承受了士绅许多恶毒的攻击,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家乡。

  “王直老儿不死是为贼。”

  “他沉默不语,就是为了逢迎陛下新政。”

  “王直哪有半点士的风骨?”

  面对谩骂,王直他扛不住了,这才决心来请辞。

  朱祁镇起身走到他的面前,怅然一叹:“朕知道你难,朕也难。其实在这世上,谁都在忍,谁的心上都有一把刀啊。朕是大明皇帝,不也被他们背后骂?呵呵,弄不好,还会成千古骂名。可是,朕只能向前啊。”

  或许是因为突然的感同身受,王直刹那间老泪纵横:“陛下……你比臣难啊,臣收回刚才的话,臣……”

  他哭的眼泪鼻涕齐飞,朱祁镇被他给整懵了。

  这是怎么了?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

  “阁老,朕是如履薄冰啊。”朱祁镇开始演戏,眼睛湿润,“你就再帮帮朕,再勉为其难两年。”

  “老臣遵旨。”王直颤巍巍的跪下。

  情绪到了,君臣之间差点就抱头痛哭了。

  ……

  夕阳西下。

  朱祁镇心情不错,去坤宁宫吃晚饭,边走边唱还边扭:

  普通的DISCO我们普通的摇

  旁边普通的路人在普通的瞧

  我普通的灵魂在普通的出窍

  在普通的动次打次中普通的燃烧

  然后,他抬眼就看到台阶上目瞪口呆的太后。一袭长裙的太后,端庄华贵,美目盯着朱祁镇,秀眉紧蹙:“你唱的是什么?”

  “呃,朕随口哼哼的。”朱祁镇捂脸。

  “你是大明的皇帝,请保持皇帝的威严。”太后凶巴巴道,“怎么像个市井泼皮?”

  朱祁镇快步跑到太后身旁,伸手挽着她的手臂,笑呵呵道:“母后,这又不是在朝堂,朕整天端着,也累啊。这后宫,又没外人,就让朕做自己吧。母后,你也是累吧?听说你当年也是个侠女呀。”

  太后脑中闪现许多回忆,她年轻的时候也会舞剑的,还想闯荡江湖呢。可自从嫁入宫中,这么多年,深宫反而成了她的牢笼。

  “做自己?”太后幽幽一叹,“别幼稚了,你是大明的皇帝,只能做大明的皇帝。而本宫,只能是大明的太后。”

  朱祁镇耸耸肩,脸是垮下了:“儿子明白。”

  太后那双清冷的美眸撇了他一眼,漆黑的发丝随风垂落,秀丽无双的绝美脸蛋儿闪过一抹温柔之色:“听说你今天与王阁老抱头痛哭了?”

  “瞎说,朕怎么会哭?”朱祁镇轻叹,“阁老年纪大了,想告老还乡。这时候,朝廷哪离得开他啊,朕挽留了他。”

  太后眸子中带着好奇:“他去意已决,你怎么挽留的?”

  朱祁镇拍了拍胸口:“用真心!”

  太后:“!!!”

  她横他一眼,哼道:“本宫支持你推行新政,但是,也不能操之过急。你选择现在河南试点推行,那是正确的。在河南都这么难,那到了江南,会更难。自宋之后,许多豪族都迁徙到了江南,如今的江南才是士绅豪族扎堆的地方。”

  朱祁镇一边挽着她,一边点头:“朕明白,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就容易扯着蛋。”

  太后身子一顿,抬手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怒道:“你在外面都学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母后,莫生气,容易起皱纹。”朱祁镇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她走向坤宁宫,“该用膳了,吃完,朕还要找胡老对一对恩科的事。”

  太后被他牵着,成熟妩媚的脸有些微红。

  ……

  用完膳,朱祁镇来到礼部。

  礼部尚书胡濙举着一本文书,凑仔蜡烛旁,瞪着眼看。朱祁镇看到这一幕,突然有些心酸。不管是胡濙还是王直,他们本该都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啊。

  “胡老,朕帮你看看。”朱祁镇招呼一声。

  “陛下?”胡濙参拜,“这是恩科的章程,各项准备都已经做好了,你看看。”

  朱祁镇接过文书,目光快速扫过。对于胡濙主持恩科,他是放心的,毕竟这老头都主持了好多届了。

  “陛下,河南那边,罢考的风波依旧没有解决。”胡濙深深皱眉,“老臣有些担心,这背后是不是有别有用心之人在操控。臣建议,朝廷得派人去表达朝廷的立场。”

  朱祁镇沉思片刻,问:“派谁去呢?”

  胡濙一拜道:“杨贵芳啊,他为钦差大臣,去了河南,还能帮刘定之推行新政。他这个人啊,跟他爹不一样,脑子活鬼点子多。”

  朱祁镇含笑点头。

  胡濙在清流们弹劾刘定之时,没有站出来说话,可他还是支持新政的。

  “陛下。”胡濙走上前,看着皇帝,目光清澈,“我们这代人啊,已经没什么选择了。可陛下你有啊,这大明的天下,以后由你执杆,眼界放宽些。”

  朱祁镇内心有些感动,一笑:“朕只不过追求‘家给人足,斯民小康’八个字罢了。”

  胡濙连连点头:“足矣足矣啊。”

  ……

  后一日早朝,朱祁镇便封杨贵芳为钦差大臣,携王命旗牌去河南。有了那王命旗牌,他就有先斩后奏之权。

  群臣也都看到了陛下推行新政的决心。几乎没有人再上奏反对新政了,不过,朱祁镇并未掉以轻心,更大的风波会在后面。

  他也在等,等河南推行新政后的效果出来。

  下朝后,朱祁镇准备回乾清宫,在御道上碰见太后派来的宫女双喜。双喜恭敬的一拜:“陛下,太后请你过去一趟。”

  “出什么事了?”朱祁镇边走边问。

  “今天太后宴请大臣们家的女眷。”双喜道,“这才请陛下过去。”

首节 上一节 87/4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发动兵变,请父皇退位!

下一篇: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