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第424节

  “请大王顺应天意民心,进位为帝!”

  “请大王顺应天意民心,进位为帝!”

  诸将随后跟进,纷纷山呼拜请。

  望着劝进的苏哲,望着劝进的众臣们,这一次刘备并没有表现也惊讶。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从当初苏哲带头,劝他称公之时起,他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这些豪杰英雄,誓死追随于你,为你鞠躬尽瘁,为你赴汤蹈火。

  为的是什么?

  难道只是和你一样,怀揣着兴复汉室的梦想,单纯的为理想而战?

  不,当然不是。

  为理想而战,是因之一。

  真正的原因,自然是相信你刘备能成就帝业,跟着你能成就从龙之功,能封侯拜爵,门荫子孙。

  你刘备不称帝,咱们这帮人怎么成为从龙之臣?

  你不称帝,咱怎跟着升官发财?

  你不称帝,你儿子怎么继承皇位?

  你儿子不做皇帝,谁来保证我儿子能合法继承我的爵位?

  以刘备现下的权谋格局,岂能猜不到众臣有几分公心,又有几分私心。

  他却并未因这份私心,对众臣心存芥蒂。

  因为他也有私心。

  或者说,是野心。

  光武帝刘秀,能以宗室旁支,御极称帝,我刘备为什么不可以?

  汉室乃我复兴,群雄乃是我扫平,弑君的逆贼是我所杀。

  我刘备继承大统,做大汉朝的皇帝,乃是堂堂正正!

  于是。

  面对众臣的劝进,刘备并没有佯作推脱谦辞。

  深吸一口气,他坦然面对众臣,朗声道:

  “既然是天意民心,本王自然没有不从之理。”

  “上苍既将兴复汉室的重担,交在我了刘备手中,我自然义不容辞。”

  “我意已决,顺应尔等所请,择日登基称帝,再造大汉!”

  刘备答应了。

  痛痛快快。

  堂堂正正。

  苏哲松了口气,关羽等众臣,无不是松了一口气,个个脸上涌起狂喜。

  “既然大王答应了,臣等即刻操办登基大典之事,好请大王早日御极,君临天下,令民心得安。”

  苏哲的意思自然是越快越好,恨不得明天就把老刘送上帝位。

  老刘却面露犹豫,说道:

  “登基称帝,本王自然是不会反悔。”

  “但眼下邺城刚破,幽冀二州尚未尽数归附,高干那余孽还盘踞于并州。”

  “且夷陵一线,曹操正日夜猛攻,荆州还处于威胁之中。”

  “本王以为,纵然要进位为帝,也要先抚定河北诸州,解除了荆州所受威胁才合适。”

  刘备答应了称帝。

  但顾虑的却是内部未抚定,曹操外患尚在,时机还不成熟。

  “河北的精华在于冀州,并州一隅之地,兵不数两万,那高干不足为患。”

  “而邺城已下,冀幽二州传檄而定,只是时间问题。”

  “荆州方面的话,大王无需多虑,只需安心准备登基大典便是。”

  “臣会亲自往夷陵一趟,一月之内,必击退曹贼,确保荆州无恙。”

  苏哲也给出了应对之策。

  前边两桩事,刘备倒不怎么担心,但最后一件事,却令他心头微微一震。

  据诸葛亮奏报,曹操可是提八万大军,对夷陵进行猛攻。

  而荆州诸葛军团,数量只有四万之众。

  苏哲却要在一月之人,击败曹操?

  够自信的啊!

  不过,这份自信若是来自于旁人的话,刘备可能觉得是口出狂言。

  但出自于苏哲之口,却令他深信不疑。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是在邺城,坐等景略你凯旋归来!”

  刘备再无顾虑,欣然点头。

  这时。

  苏哲话锋一转,却又道:

  “大王不是在邺城等臣归来,而是在洛阳等臣归来,举行登基大典!”

  “邺城?”

  刘备眼眸一动,旋即明白了苏哲言外之意。

  洛阳乃天下之中,更是大汉旧都所在,远比邺城,乃至许都在天下子民心中拥有着崇高的神圣性。

  于洛阳登基称帝,才正能代表着正统所在,才拥有着无与伦比的象征意义。

  “当年董卓迁都,火烧洛阳,将宫城复之一炬。”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曾在洛阳兴建过宫室,其后袁绍夺取中原后,也在洛阳继续重修过宫室。”

  “现今的洛阳,虽远不及当年繁华,但多少也恢复了不少往昔风光。”

  “臣估摸着,以洛阳现有的宫室,也应该满足大王登基定都了。”

  “臣以为,大王还是该还于旧都称帝,以彰显陛下的正统性才是。”

  苏哲也直截了当的点明了原因。

  刘备深以为然,遂欣然道:“好好好,一切都依景所说。”

  于是计议定下。

  苏哲当晩便离邺城南下,星夜兼程秘密赶往南线。

  刘备则调庞统,马良,张郃等前往洛阳,提前准备登基大典诸般事宜,并重新修筑宫室城池。

  刘备则暂时继坐镇邺城,传檄收取伪魏诸州郡。

  而邺城攻陷,袁绍伏诛,魏国覆灭的消息,也如雪片般,传往了四方。

  …

  并州。

  太原郡,晋阳城。

  满城哗然,人心惶惶。

  郡府正堂之内,所有人更是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舅舅,竟然被刘备杀了?”

  “我大魏,就这么完了吗?”

  “这,这,这…”

  刺史高干,手捧着邺城发来的急报,身形瑟瑟发抖,口中颤声碎念着。

  而堂前郭援,牵招等并州文臣武将,同样是震惊措手,惶惶不安。

  “二十万齐军围城,邺城失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幸得高刺史没有去救,否则无异于抱薪救火,白白送了性命呀。”

  司马懿感慨万千。

  高干打了个寒战,一脸心有余悸。

  当初司马懿挟袁绍旨意前来时,高干本是犹豫不决,但麾下不少武将都主张即刻尽起并州之兵,前去救袁绍。

首节 上一节 424/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多子多福,打造永恒运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