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第182节
“介时城池一破,必是生灵涂炭,死伤无数。”
“纵然刘备手下留情,那些江东豪杰也会趁机复仇,主公和孙氏一族便有灭族的危险。”
“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审时度势,趁着城池未破,以秣陵及整个江东诸郡,开城归降于那刘玄德?”
“主公若降,就等于是救了满城士民,必会世代为他们感激传诵。”
“而那刘玄德有明主之姿,昭相信,以其气量,必然不会为难主公。”
“主公和孙氏一族不但能得以保全,相信还能永保富贵。”
“恳请主公,能以江东子民和孙氏一族存亡为念,归降那刘玄德吧。”
张昭深深一拜,苦口婆心的一通苦劝。
一旁孙权,不住的微微点头,显然张昭这番话,也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而朱桓,凌操父子等江东籍武将,虽没有明言,但看那一个个表情,显然都默认张昭的提议。
毕竟孙策平定江东未久,对这些江东籍的武将,威要大于恩。
黄盖等淮泗武将,可能会随孙策死战。
但对朱桓等江东武将来说,谁做江东之主还不都是一样。
且那位刘玄德,素来有仁义之名,若成江东新主,未必是件坏事。
孙策则是拳头紧握,眼中血丝密布,眼中渐渐燃起极度的失望与愤怒。
黄盖更是勃然大怒,指着张昭骂道:
“好你个张昭,主公待你不薄,将江东政事都托付给你,对你是何等信任。”
“你竟然忘恩负义,想投靠那耳贼!”
“你张昭帮大耳贼兵不血刃拿下江东,立下了大功,你降了他,自然会得到重用。”
“伯符呢,他乃一方诸侯,焉能向大耳贼伏首称臣,生死皆操于大耳贼之手?”
“倘若大耳贼要杀伯符,以绝后患,伯符岂不是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大耳贼宰割?”
“你是要置伯符于死地,要置孙氏一族于死地啊!”
“你到底是居心何在?”
黄盖怒不可遏,指着张昭是劈头盖脸的怒斥。
唾沫星子,更是喷了张昭一脸。
张昭却面无愧色,一脸大义凛然道:
“我正是因受主公厚恩,才不忍心主公继续固执下去,最后赔上了一条性命,连同孙氏一族也一并葬送!”
“我是想救主公和孙氏一族,我对主公的忠心,日月可鉴!”
黄盖被怼了回去,一时竟哑口无言。
“主公,降刘固然会颜面尽失,令主公不耻。”
“但为了虚无缥缈的颜面,却白白断送了性命,那才是最愚蠢之人才会做的蠢事。”
“主公啊,请你放下那份虚荣骄傲,接受现实,向刘备低头吧。”
张昭索性豁了出去,将孙策死要面子的性格缺陷,当众戳穿。
一旁的孙权脸色不由一变,目光急是看向了孙策。
果然。
孙策眼中残存的那丁点理智,彻底被张昭这番直白的劝谏给撕碎。
“张昭——”
他恼羞成怒,陡然间一跃而起,一个箭步便站在张昭跟前。
张昭吃了一惊,还没反应过来时,孙策佩剑已出鞘。
一剑刺出,鲜血飞溅。
大堂中,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瞪直了眼睛,惊恐万状的看着眼前一幕。
张昭身形僵硬,颤巍巍低下头来,只见孙策的佩剑,赫然已刺穿了自己的心脏。
他艰难的抬起头,眼神悲凉而难以置信。
似乎不敢相信,孙策竟然真的会出手杀他!
“伯符——”
“我张昭,真的是为了你,为了你——”
孙策不想再听他说半个字,长剑陡然一收。
张昭“啊”的一声惨叫,心口赫然现出一个血窟窿,鲜血如泉涌出。
尔后,仰面朝天,轰然倒地。
这位江东文官之首,就此毙命。
死在了孙策剑下!
大堂内,一片死寂。
孙权,陆逊,朱桓,凌操…
乃至于黄盖,无不是目瞪口呆,神情震愕。
任谁也没料到,孙策会暴怒到如此地步,竟亲手斩杀了张昭!
“我孙策,乃堂堂小霸王,孙坚之子,顶天立地的英雄!”
“我早说过,我宁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张昭此贼受我厚恩,不思助我死战守城,报答我的知遇之恩,却妄想诱我降那大耳贼,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实乃无耻之极!”
“从今日起,谁敢再有异心,妄想投降刘备,背叛我孙策,张昭便是下场!”
孙策剑指着张昭尸体,冲着众人厉声训斥。
众人唯唯诺诺,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传我之命,将所有檄文都收缴上来,一份也不许留。”
“谁敢私留,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显贵,一律斩杀!”
孙策血剑收起,厉声下令。
众将唯唯诺诺领命。
孙策的怒气,这才稍稍缓和,不耐烦的一摆手:
“都给我散了吧,回去每人给本侯写一份奏疏,都得给我写一道守城的方略。”
“明日此时,谁没有想出对策,本侯必军法处置!”
众将胆战心惊,不敢再逗留半分,纷纷告退而去。
却唯有孙权和黄盖,这两个最亲近的人留了下来。
“仲谋,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孙策有气无力的跌坐下来,仰头灌了一大壶酒。
仿佛刚才斩下张昭,已耗尽了他全部的心力,此刻整个人却如虚脱一般。
“张昭竟劝兄长降刘,确实是其罪当诛。”
“只是愚弟以为,我们就这么任由刘备围城,坐以待毙,也不是办法。”
孙权小心翼翼说道。
孙策懒得正眼看他,只随口问道:“怎么,难道你有什么妙计?”
孙权干咳几声,拱手说道:
“兄长别忘了,我们在柴桑,还有程老将军统帅的一万兵马。”
“愚弟想亲自前往柴桑一趟,督促程老将军不惜一切代价,攻打皖县之地。”
“若能攻破皖县,柴桑军团就能顺流东下,直取大耳贼侧后,威胁断其粮道。”
“如此一来,或许就有机会逼退大耳贼,以解秣陵之围。”
孙策灰暗的眼神中,闪过一道光彩,仿佛看到了一线曙光。
略一沉吟后,孙策摆手道:
“柴桑军团久攻皖县不下,或许正是缺一位孙氏子弟去监军督阵。”
“既然你主动请缨,你就持我手谕前往柴桑,督促柴桑众将全力攻打皖县。”
“若谁敢不尽全力,我准你先斩后奏!”
孙权暗松了一口气,忙道:“兄长放心,愚弟前往柴桑,必督促诸将拼死一战,一定会赶来江东解秣陵之围!”
孙策面露欣慰之色,感叹道:
上一篇:三国:多子多福,打造永恒运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