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第866节

  蒲坂津是此地最重要的渡口,因为可直接沟通关西、关东,且绕过了潼关。

  中条山以南还有风陵渡,从河东渡河之后,仍然是在潼关东面,绕不过这个关塞之地。

  今年发大水,蒲坂津中潬城损毁严重,故这会已调发人手去修建。

  至于浮桥,也在积极修建之中,只不过原本的永久浮桥被冲散了,现在修的是只能用大几个月的临时浮桥。

  浮桥很重要。

  即便刘聪内心之中已经决定与平阳共存亡,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仍然下令加快修建浮桥——自己或许用不上,但别人呢?

  “将屯驻于安邑的羯人调去王屋,随时援应。”刘聪想了许久,最终下达了命令。

  这个时候,左、中、右、上四位皇后齐齐入内,给他端来了茶水、点心乃至酒。

  刘聪看了下食盒,本想问为什么没有五石散,想想又闭嘴了。

  许久没碰了,本来很想的,但一看到战局,突然间又没兴趣了。

  他一把将左皇后王氏、中皇后宣氏拉入怀中。

  前者十五岁,后者二十岁,皆有美色,此刻都尽力堆起笑容,用含情脉脉的眼神看着他。

  刘聪剧烈地咳嗽了起来。

  上皇后樊氏叹了口气,上前轻抚其背。

  刘聪第一个皇后是呼延氏,年纪比较大,从辈分上来说,算是他小姨,已死。

  第二任皇后张徽光是他的表侄女,张太后的侄孙女、辅汉将军张寔之女,与妹妹张丽光一起入宫,但长相实在一般,刘聪看着就很烦。

  尤其在对比了太保刘殷的两个女儿(刘娥、刘英)、四个孙女后,对喜欢丑人多作怪的张氏姐妹更加厌烦。

  刘娥非常贤惠,经常规劝刘聪。

  刘英姿色冠绝平阳,口才很好,文词机辩,通晓政事。

  刘聪一度想立刘英为皇后,太后坚决反对,此事遂罢,刘英很快就不明不白地死了。

  刘英死后,刘娥也没活太久,接着死去。

  后来张太后病逝。

  不出意外,仅过了两天,皇后张徽光就“哀痛过度”,死了。

  张丽光多活了些时日,很快“郁郁而终”。

  总之,聪哥这个后宫真是……

  樊氏是张徽光的贴身侍女,本来也要选一款死法的,无论是“忧惧而死”,还是“郁郁而终”,又或者是“偶感风寒”,总之都要死。

  但她长得实在太漂亮了,聪哥居然饶了她,还让她当上皇后。

  刘聪对现在的四个皇后都很满意。

  至少颜值、身材很能打,也有才艺傍身,是他比较中意的款式。

  张徽光姐妹那种噩梦,他是不想再经历了——丑人也能当皇后?这可不是大晋朝。

  看着自己的四个皇后,刘聪突生感慨,只见他轻轻抚摸着王氏的脸,问道:“朕若遭遇不测,你们怎么办?”

  王氏年纪小,一开始有些懵,待想明白后,身体止不住颤抖了起来。

  宣氏年纪稍大,但也说不出话,只不停地掉眼泪。

  “还有你们——”刘聪看向樊氏、刘氏,道:“你们怎么办?”

  樊氏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轻声道:“只愿追随陛下而去。”

  刘聪大感欣慰,含笑点了点头,然后用目光逼视刘氏。

  “陛下……”刘氏面现哀求之色。

  刘聪颇为失望,比她两个姑姑差远了,于是冷冷地看了她一眼,道:“自裁吧。”

  刘氏软倒在地,晕了过去。

  中常侍王沈、宣怀对视了一眼,都感到一阵浓烈的寒意。

  天子没服散,但却比服了散还疯。

  皇后能死,他们就不会死吗?不,可能更危险,因为大臣们更痛恨他们这帮权宦。

  刘聪将王氏、宣氏推倒在地,像扫垃圾一样让她们滚,独留樊皇后一人,问道:“皇后觉得该不该给王弥增兵?”

  樊氏心中怕得要死,眼前的刘聪仿佛变成了洪水猛兽一般,但面上却颇为镇定,甚至带着几分温柔的笑意,道:“陛下,弘农离着不远,若陕县被攻克,贼军便可大举渡河,若中条山上的关隘再被克复,河东、平阳乱矣。”

  刘聪缓缓颔首。

  并州的地形,可没那么简单。

  你以为上党有太行做屏障,河东郡南边就只能靠黄河吗?不,还有中条山。

  此山只有几个垭口可供通过,自古以来都很有名,很多地方仅容方轨,没那么简单的。

  并州其实是一个完美的割据地形,也是乱世中比较容易保存人口的地方——当然,内部厮杀除外。

  樊氏觉得弘农还是太近了,尤其是陕县西北四里外有大阳津渡口(也叫太阳津),一旦丢失,贼军可就蜂拥北上,直攻中条山了,实在太危险。

  “那就益兵吧。”刘聪叹了口气,道:“王弥无能,黾池败、崤山败,听闻最近在山塬之间与邵兵激战,仍然步步后退。没有援军,朕看他连陕县都不愿守了。也罢,给河东传令,征发坞堡丁壮五千,氐羌酋帅亦领五千兵南下。”

  “冷泉水那边,增拨三千羌兵、五千国人。”刘聪又下令道。

  邵贼四路来攻,到处都和他要援兵,真是烦不胜烦。

  事实上他有些不理解,为何五六年前龙精虎猛的军士,现在一个个都不堪战了?战斗力怎么下降得这么厉害?他是真的不明白。

  不,或许他心中隐隐明白的,只是不愿意接受罢了。

  十月二十八日,王弥没能抵挡太久,万余府兵直扑陕县城下,河东为之震动。

第733章 归正(上)

  神龟三年(319)十一月初一,陕县城下已经聚集了近三万大军,粮车一眼望不到头,轻骑随处可见,鼓声到处可闻,旌旗遮天蔽日……

  再傻的人也知道,晋人怕是要大动干戈了,怎么着也要把陕县给拿下来。

  刘汉率义侯蒲洪在七里涧闻得王弥败报,立刻后退,退至弘农郡城弘农县观望——之前王弥还担心人家喧宾夺主占据陕县,现在看来白担心了,人家不傻。

  原本在弘农各县耕牧的羌人也开始慢慢收拢,似要奋力一搏,又似别有所图。

  总之,在持续数年持之以恒地西进后,弘农局势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河之隔的河东郡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这一天,裴德厚离开了大阳,向闻喜而去。

  他不得不走了。

  大阳有数千驻军,守将名石虎。如果说以前还约束着点军纪的话,随着局势变化,该部军纪是越来越差了,扰民之事越来越多。

  前几日,借着押送粮草名义而来打探消息的裴德厚都被抢了——听闻他是裴家人,给个面子,衣服扒了,没伤人。

  不得已之下,裴德厚去相熟的坞堡帅那里借了衣服裤子,收集一番消息后,匆匆回返。

  傍晚时分,他抵达了軨(líng)桥附近。

  此处聚集了大量兵士,观其人数,不下三千之数。

  裴德厚下意识觉得不对。

  他记得之前戍守这里的应该是匈奴五部的兵,现在怎么换人了?

  新守军穿的都是各自居家务农时的衣服,杂七杂八,破破烂烂。还很单薄,冷风一吹,瑟瑟发抖。

  “卫公?”突然之间,裴德厚觑得一人,依稀似安邑卫氏的卫展。

  “你是?”卫展正在与人窃窃私语,闻声扭头,迟疑道。

  “闻喜裴德厚见过卫公。”裴德厚上前几步,躬身行礼。

  卫展点了点头。

  他没听说过这人,想必在闻喜裴氏中地位不高,从他取了双字名就能看得出来。

  另外,他也有点担心这个自称裴氏子弟的人是假的。万一是朝廷的暗间呢?值此关键时刻,谨慎点没坏处的。

  裴德厚见卫展不理他,也不着恼,继续北上过颠軨坂——此为沟通中条山南北孔道,东西两侧是地壑绝涧,中间筑以成道,好似桥一般,故又称“軨桥”。

  入夜之时,他来到了中条山里的虞塬,夜宿坞堡帅贾归家——此人乃平阳贾氏别支后裔,混得不怎么如意,在中条山内聚拢了数百家耕牧,依附安邑卫氏。

  裴德厚抵达时,贾归聚拢了五百人,正待下山。

  见他们一副明火执仗的模样,裴德厚有些吃惊,问道:“君欲何往?”

  “裴君还不知晓?”贾归有些惊讶,说道:“朝廷有令,南下驰援陕县。”

  裴德厚一愣,伸手指了指东方,道:“那为何东行?”

  虞塬地势较高,附近有虞城,虞仲所封,所谓北虞也,即晋国借道伐虢之虞——虢国在黄河南岸的弘农。

  贾归眨了眨眼睛,片刻之后无奈一笑,道:“你在外多久了?”

  “半月有余。”裴德厚答道。

首节 上一节 866/9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贾珪,红楼第一莽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