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第14节

  翌日下午,公孙度馆舍内。

  神清气爽的公孙度召集众人议事,不大的厅堂里,也没多少人,目前他的幕僚班子就只有:亲卫队长柳毅,首席幕僚阳仪,狗头军师闫信,老宦官宋典。

  不说人才济济,倒是有些门道了。

  新来的两人对第一次的内部会议都挺重视的,宋典专门洗漱了番,去了些身上味道,唇上贴了抹小胡子,有点第三帝国感觉了。

  闫信则是更加的卖力,一大早的不见人,就在公孙度召集人手之时才急急忙忙赶回来。

  一见面,其脸上带着兴奋的笑,手里提着个木盒子,凑近公孙度就像要献上什么宝物似的:“主公,你看!”

  说着他咧着嘴,就像要给人看自己的大宝贝一般缓缓掀开盒子。

  “呵!”惊得公孙度差点一拳打出去。

  盒子里赫然放置的是公孙寻的头颅,其正张开眼睛盯着与他对视的公孙度,好在公孙度如今的心脏也不小,很快冷静了下来,细细观察下,总算明白了闫信献宝似的举动的由来了。

  这头颅显然是费了功夫的,当前的模样与昨日的惨像不同,面部化了妆,伤口得到了缝补,断口也得到了清理,头发梳理的有型,一个词形容:栩栩如生!

  让后世那些入殓师看到了,都要竖起大拇指叫一声:好手艺!

  收回要揍闫信的拳头,这显然是昨夜自己的吩咐,下属听进去了自己的话,贯彻了自己的意思,不当怪罪,应当表扬,公孙度脸上肌肉绷紧,露出个僵硬的笑:“不错不错!”

  “应当的,应当的!”

  闫信松了一口气,这才觉得满身是汗。

  他今早提了个头颅满大街去找刽子手,也得亏这段时间洛阳死的人多,去收尸人那儿一打听,立马找对了人。

  刽子手姓吴,自称这是门二百年的家族生意,见面就说当年新朝皇帝王莽脑袋,就是他老祖负责处理的,到如今都还是栩栩如生,光武皇帝见了都说好。

  听闻了闫信的需求也不惊讶,仿佛这种事情司空见惯,开口五百钱,半个月,要快需加钱。

  闫信啪嗒丢下一块金珠。

  一个时辰后,闫信就收到了炮制过的公孙寻,对方还贴心的将其用木盒子装好。

第12章 招揽

  略过头颅这个插曲不提,公孙度干咳一声,试图让眼下的场景严肃起来,四下看了眼,不错,几人都挺知情识趣,皆面容严肃正襟危坐,一副唯公孙度命是从的模样。

  开会这种事情,是前世的公孙度深恶痛绝的,可是到了东汉,他却愈发喜欢开会了。不仅仅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小人得志心态,更重要的是有效率的会议有助于团体交流和进步。

  “昨日中郎将已告知于我,辽东太守已定,不日就会有诏书传下。吾等洛阳之行主要任务已经完成。”

  说完公孙度瞟了一眼,下手各人还是端坐着,嗯,安安静静的,没有人接话捧场,带领大家鼓掌,有点不习惯。

  呸!公孙度在心底狠狠鄙视了一番自己这种万恶的官场习性。

  “嗯。招揽人手的事项进度如何?阳仪,你且说说?”

  阳仪闻言,先是向在场几人行礼,再拱手回道:“回主公,吾等近日在城中已经招揽匠人十一人,其中以皮匠、弓匠、木匠为主,属下询问测试过几人的手艺,在洛阳算是中下,但是在辽东,已然是可以开铺子的大匠了。”

  这就是辽东的尴尬的地方了,前汉武帝开边时就设立的老州郡,可是对中原人来说,仍旧是异域。这个时代的技术扩散,仍旧是以人为载体的,故而辽东的各种工艺与洛阳相比,确实落后得多。

  唰,公孙度从案几上抽出一张白纸,用铅笔【铅椠】在上边飞速记录着,公孙度先是在纸上分几个大类: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冶铁业、建筑业等等。

  木匠、皮匠、弓匠属于手工业,同时也属于军工业

  “嗯,有泥瓦匠吗?或者会烧砖的?”公孙度头也不抬,直接问道。

  “目前没有,不过可以去洛阳周边招募,洛阳地处繁华,烧制砖瓦的工坊不少。”阳仪略微想了想回道。

  在建筑业下边画个圆圈,公孙度接着道:“铁匠呢?我不要那种只会打铁的半桶水,我要整个流程都明白的匠人。”

  “这个,属下正在招募...暂时没有消息。主公要求的匠人,根本没有意愿前往该辽东这种荒僻之地的。”阳仪为难道,一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样子。

  公孙度皱眉,这就是典型的没有主观能动性的手下了,不满道:

  “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啊,与那等匠人相比较,尔等好歹是个官宦,也不缺钱,找个由头让其吃个官司,破家的衙役,灭门的县令,这等道理还用我教你?”

  在场的人都面无表情,甚至于都点头称是,公孙度这番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发言,并没有让其他人反感,这时候的士人,还都是偏向实用的,能抓老鼠的猫才是好猫,方法不重要。

  阳仪一下子红了脸,公孙度的办法尽管损了点,可是管用啊,况且袁绍跑路,当前司隶校尉缺位,正好有操作空间。

  “主公说得是,某这就与决曹使【掌管刑律的官员】商量,以我等与徐将军的关系,量他决曹也不敢作对的。”阳仪反应了过来,立马找补道。

  公孙度点头,阳仪还是很有灵性的。

  却见一旁默默无闻的闫信发言道:“主公,属下觉得招揽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中原之人对辽东的偏见,要是吾等讲些辽东的好处,比如地广人稀,田地广袤,这些对中原百姓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闫信此次随公孙寻进洛阳之时,路程中见到中原无地百姓的惨状,唏嘘不已,哪怕一场黄巾减轻了人口压力,可是战争到来,使得普通百姓的破产速度加剧纷纷卖身为奴,处境连黄巾之前都不如。

  公孙度诧异地望了下此人,脑子转得真快,懂得舆论宣传的重要性了。

  “不错,玉昌的想法就很有建设性嘛。刚好我这儿就有个点子,你们到时候就避开那些偏见,主要说些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公孙度就闫信的观点发表了意见,滔滔不绝之下,惊得在场之人一下子呆住,柳毅还隐蔽的掐了自己一下,扪心自问:俺们辽东这么好?

  阳仪撇了一眼闫信,心底一下子产生了危机感,心道这小子和主公的默契这么强?

  “咳咳,咱们的视野也不要局限在匠人身上,农业上辽东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一次进京,我看到部分中原百姓都在收割小麦,使用的器具与我辽东也有所不同。中原的农具,农业技术亦是我等带回辽东重点内容,须知这些是惠顾整体辽东百姓的大事。”

  众人皆是点头,农业的重要性无须再提。宋典诧异的望了眼公孙度,暗道此人不仅仅学识渊博,对民生也很看重,不是个简单人物啊。

  “匠人...”公孙度用笔在纸上点了点,沉吟着,辽东发展,必然是离不开这么好的自然煤铁条件的,冶铁业几乎是公孙度上马推进的第一事项。

  这样的话,几个手艺好的匠人对于辽东整体冶炼行业的改善算是杯水车薪,他得找这个行业里的领军人物才行。

  这样想着,他把视线投向了一直不曾说话的宋典,开口道:“老木,你是洛阳的老人了,说说,你有什么法子找到冶铁的大匠?”

  木央,也就是宋典,这老儿怕引起士人的注意,在自己原先名字减了几笔,重新取了这名。

  “回主公,属下倒是想到了一人,还是当年修玉堂宫的时候听说的,南阳的杜期,据闻他是杜诗的后人,其本是南阳邓氏铁冶的大匠,后来南阳起了黄巾,此人从了贼。待朱雋击败南阳黄巾后,他又被官军俘获,因其冶铁匠人身份得以豁免,本是要前往将作监服役的,现如今不知为何进了洛阳狱,至今不闻消息。”

  木央装模作样的抹抹胡子,拱手回道。“主公若是得此人,定然是胜过普通匠人百倍的。”

  “啪!”公孙度听到了木央的回答,给了脑门一巴掌,自己怎么把监狱给忘了?

  那话怎么说得?监狱里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是某种意义上的特殊人才。人家孟尝公以亲身经历证明了,鸡鸣狗盗之徒,亦是有用之辈啊。

  这种偏见啊,要不得!

  况且那些世家子看不上自己,自己又何尝需要那些眼高手低的人?

  后来曹操提拔寒门,说唯才是举就已经触及到士族的底线了,而公孙度的局面更加过分,对他而言,惘论出生,有用就行,能干就行。

  能进监狱的,哪一个不是身怀绝技?

  公孙度光是心里想着就嗨了,他从胸口掏出个令牌扔给阳仪,叮嘱道:“这是中郎将的印信,你拿着此物,再带上些财货去拜访洛阳的决曹,打好关系。”

  阳仪颔首称诺,以为主公是为了拉那杜期出狱,浑不知自家主公盯上了整个洛阳监狱。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世道,那些士族出来的人才看不上辽东,咱们也不热脸贴冷屁股,大家都实际一点,不找那些名士了,降低要求,能写会算就行。”

  公孙度接着道,显然这几天招揽行政人才的工作进展不咋地。

  就在这时,摸着下巴沉思的木央说道:“其实主公,老朽有个想法!”

  “哦?有何想法,快快提来。”

  “主公听说过鸿都门学吗?”木央侧着身子问道。

第13章 遗才

  “鸿都门学?”在场的人都一脸问号,就连场上学历最高的公孙度,其在洛阳呆了五年亦不曾听说过这个名字。

  木央暗暗叹了口气,道主公这幕僚群还真的是寒碜啊,没几个有见识的,还得我这老朽出马。

  这老宦官刚刚下岗再就业,拿出了当年的激情,整了整身子仿佛身着袍服,咳了咳嗓子,摆出了架势,随后给在场的几人解释起来。

  他先是对公孙度恭敬一礼道:“主公是光合三年到的洛阳,鸿都门学是两年之前,光和元年的事了。”然后看向其他人,口中朗声道:

  “那一年,先帝在位,深感朝中公卿、地方官员为吏不法,且互相利益勾连,结党营私,掌控朝政。故而想要另辟蹊径,设立鸿都门学,从各州郡招募有才之人,教以专业技能、学识,学成后授予地方、中央官职,期望于这些新血能够涤荡官场的污秽。”

  木央讲的很仔细,从旁观者的角度,也讲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细节,让阳仪等人侧目,暗道这老儿到底是何身份?

  “可惜,先是光禄大夫杨赐借天象暗讽这些人出身卑贱,不配高位。又有蔡邕、卢植纷纷上书请罢鸿都门学,最后就连先帝亲自提拔的尚书令阳球亦倒戈,请求罢免鸿都门学。不到一年,在士族儒门的联合打压之下,鸿都门学渐渐式微,就任地方的学生纷纷被人举报行那不法之事,到了年底就已然形同虚设了。”

  讲到最后,木央也是深深叹了口气,鸿都门学是他和前同僚【十常侍】以及先帝合力促成的事业,最后却是草草收尾,让人好不叹息!

  公孙度渐渐也听明白了,鸿都门学就是个东汉时代的专科学校,不教经典,而是教一些尺牍【书信】、小说、辞赋、字画这样的专业知识。

  他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暗自琢磨着,收平民子弟,还不教儒家经典。灵帝这一操作,这是要挖士族和儒门的根啊。

  东汉末年,正是士族政治向门阀政治的转型期,这一过程主要任务就是要垄断知识,灵帝的设立的鸿都门学自然引起了士族全体本能的反感,就连那些历史上有名的贤者都不能免俗,真是应了那句话: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这么想着,公孙度回头看向木央道“所以,老木,你能寻到洛阳城中的鸿都门学的遗才?”

  木央很是矜持的点头:“十年了,时过境迁,学宫败落,大部分学子都已离开洛阳,但其中依然有意于仕途的人盘桓在洛阳城里。老朽正好知道他们居于何处,而且人数不少,定然是能满足主公需求的!”

  “啪!”公孙度激动的一合掌,为木央的给力鼓掌。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古人诚不欺我也!

  谁知此刻阳仪起身出言道:“主公,若是要大量招揽士人,此行吾等携带的财货恐怕不够。”

  阳仪一脸的为难,他也不愿意泼凉水的,实在是作为小团体中管钱的,对于开支格外的敏感,这时候邀请才学之时,动不动就要出金,这都是那燕昭王筑黄金台的遗毒,弄得如今许多的士人,以对方提供的财货数量来评判诚意。

  公孙度闻言,斜着眼睛看向阳仪,心道这小子今天怎么一直说些坏消息,乌鸦精附体?

  不过公孙度心里也不慌,钱财而已,来源多的是,他不着急,而是看向一侧的木央,他可是知道这老儿还欠着他一千金呢?

  公孙度穿越后,脑力大涨,算数突飞猛进,同时他心底的小本本将各种事情也记得门清。

  “无妨!”木央摆手,在阳仪几人诧异眼神中继续道:“无须主公出资,此行一切花费皆由老朽承担。”

  “呵呵!诸位不知,老朽招揽的几位有才之士,当前正是落魄的时候,一千钱的花费堪比平时的千金。”

首节 上一节 14/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