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713节

  它们沉重的履带在地面上碾压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迹,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是在向敌人宣告着它们的到来。

  坦克上的机枪手们也严阵以待,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只要发现任何可疑目标,就准备随时开火。

  与此同时,三十余架刚刚抵达战场的斯图卡轰炸机,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后,找准目标,开始对城内的炮火点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斯图卡轰炸机那独特的尖啸声,如同死神的召唤,让城内的守军们胆战心惊。

  一枚枚炸弹从轰炸机的弹舱中落下,精准地命中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炮火点,瞬间将其化为灰烬。

  在罗马城的守军阵营中,看到第二十六装甲师如潮水般朝着他们冲来,那些士兵们的脸上纷纷露出了恐惧的神色。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们可是听说过无数关于德军的传说,那些传说中,德军如同恶魔一般,战斗力极其恐怖,所到之处,片甲不留。

  现在,亲眼看到豹式坦克那巨大而威严的身影朝着他们冲过来,这些守军们一个个吓得几乎握不住手中的枪。

  他们深知自己与对方的实力差距,心中充满了绝望。

  “少校,现在怎么办?我们根本挡不住啊,我们是马上投降,还是继续迎敌?”一名少尉军官满脸焦急地看着身旁的少校,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他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恐惧。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迫切地希望少校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指示。

  少校此时也被眼前的景象吓得不知所措,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冲来的坦克群,脑海中一片混乱。

  “我,我也不知道啊,上级给我的命令是反击。”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犹豫与无奈,显然,他也清楚,以他们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抵挡德军的进攻。

  “还是投降吧,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的战斗力,我们和他们是盟友,我们只是士兵,政治跟我们没有关系。”经过短暂的慌乱后,很快回过神的少校,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当机立断地说道。

  他深知,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抵抗无疑是白白送死,只有投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只是,我们刚才反抗得很激烈,他们会不会放过我们呢?他们会接受我们的投降么?”少尉的眼中依然充满了担忧,他紧皱着眉头,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

  毕竟,他们刚刚与德军进行了激烈的交火,他害怕德军会因为愤怒而拒绝接受他们的投降。

  “这就问上帝了,不过我觉得抵抗会更惨,还是投降吧。”少校营长苦笑着回答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悲哀。

  在战争面前,他们这些普通士兵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

  “投降吧,准备白旗。”少校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大声下达了命令。

  随着少校的命令,那些原本握着步枪、瑟瑟发抖的士兵们,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们从心底里并不想跟对方战斗。

  战争的残酷已经让他们感到无比恐惧,他们渴望能够活下去,渴望能够回到家乡,见到自己的亲人。

  “好险是投降了,如果反击的话,绝对死得很惨。”一名老兵心有余悸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后怕。

  他经历过无数次战斗,深知德军的厉害,在他看来,这次投降是他们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他们有这么恐怖么?”一名新兵满脸好奇地问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作为一名刚刚入伍的新兵,他对战争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德军的恐怖,他并没有切身体会。

  “恐怖?不,他们简直就是地狱的恶魔,太恐怖了,我见过一个排敢向一个营发起冲锋的。”老兵像是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脸上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不过在惊恐之中,又似乎带着一丝向往。

  那段经历,对他来说,既恐怖又震撼。

  “我的天呐,这么勇猛?一个排居然敢向一个营发起冲锋?太厉害了。”新兵一脸崇拜地说道。

  “还有更厉害的呢,他们的坦克简直太威武,一千米都能击毁敌人的坦克,像我们这种阵地,最多一炮就毁了,刚才要是继续反击,绝对会挨一炮。”老兵很显然十分了解,说的头头是道。

  围在周围的士兵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一副后怕的表情。

  此时,意军的阵地上,出现一面面自制的白旗。

  他入伍以来,被灌输的都是连对连、营对营,兵力对等情况下才能进攻,否则进攻都是找死行为。

  而且还得有炮兵和空军的支援,否则千万不能进攻。

  敌人发起冲锋时,一定要后撤,不要与视死如归的敌人相拼。

  正是这些所谓的“战术原则”,导致他们被其他国家的军队称为“面条军”,意思是他们的战斗力如同面条一样脆弱,一碰就断,烂得不能再烂。

  而此刻,面对即将到来的德军,他们选择了投降,这在他们看来,或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对于他们的国家和军队来说,却无疑是一种耻辱。

  然而,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生存的本能往往会战胜一切。

  在城外,第二十六装甲师的坦克群已经越来越接近罗马城的守军防线。

  坦克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大地都震碎。车长们通过潜望镜,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敌人,手指放在开火按钮上,随时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当他们看到城墙上缓缓升起的白旗时,坦克群并没有立刻停止前进,而是继续保持着警惕,缓缓靠近。直到确认对方确实是投降后,才逐渐放慢了速度。

  凯瑟琳坐在指挥车上,看着城墙上的白旗,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这场战斗,他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虽然他知道,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但这一次的胜利,无疑为帝国扫除了一些阴霾。

  随着坦克群的缓缓驶入罗马城,城内的景象并没有让德军士兵们有太多的反应,甚至是习惯了。

  到处都是废墟和尸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血腥味。

  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着,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

  而那些投降的守军们,此刻正站在一旁,低着头,眼神中充满了羞愧与无奈。

  他们看着德军的士兵们,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曾经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而战,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却不得不选择投降。

  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

  无论是胜利的德军,还是战败的罗马城守军,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而那些无辜的百姓,更是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罗马城,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在战火的洗礼下,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只剩下一片废墟和无尽的伤痛。

  或许,只有当战争真正结束的那一天,这片土地才能重新恢复生机与和平。

  此时,在装甲指挥车内,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一名作战参谋急急忙忙地快步走到凯瑟琳面前,身姿笔挺地敬了个军礼后,汇报道:“元帅阁下,敌军现在正向我们投降,我们接受吗?”

  凯瑟琳微微皱眉,目光从战场的态势图上移开,看向参谋,冷静地询问道:“意大利王国的高层有没有抓到?”

  “没有抓到,他们跑了。”作战参谋神色有些紧张,语速很快地回应道。

  “混蛋,居然让他们跑了。”凯瑟琳的脸上闪过一丝不甘,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语气中满是懊恼。

  “那这些投降的人怎么办?”作战参谋见元帅情绪不佳,心里微微发怵,但职责所在,还是硬着头皮再次问道。

  凯瑟琳沉思片刻,眯着眼睛,冷冷地说道:“接受吧,杀了他们也没有什么用,派人去询问,那些高层都逃到哪里去了,如果有人愿意说出下落,可以给予奖励。”

  “是,元帅阁下!”作战参谋连忙点头应道,随后转身快步离开,去执行命令。

  待参谋离开后,凯瑟琳手中捏着最新收到的电报,缓缓开口说道:“进城吧,最高统帅部刚刚发来电报,任命我为南方战区司令官,意呆利归我管辖。”

  闻言,指挥部里众人的脸上瞬间都露出了一丝喜色。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他们在座的所有人职务都会随着凯瑟琳的晋升而得到提升。

  然而,凯瑟琳紧接着话锋一转,面色凝重地说道:“别急着高兴,最高统帅部不会给我们补充一兵一卒,我们所需的部队全部从意呆利等国招募、训练。”

  说到最后,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

  众人听后,原本兴奋的表情也渐渐凝固。

  混来混去,最后还是要跟这些意军打交道,说实话德军是真不想跟他们打交道,给他们换一批法国的军队都比这些意军要好许多。

  至少法军的战斗力要比意军强不少,正面进攻能力还是很强的。

  这些意军失去炮火就不知道怎么打仗,没有坦克掩护就不敢冲锋。

  “行了,都别抱怨了,至少诸位肩膀上的星星都多了一颗。”凯瑟琳打断众人的调侃,严肃的说道:“从现在开始勒令全军,不准欺压妇女,胆敢践踏者,杀无赦。”

  “是!”众人齐声喝道。

第481章 凄惨的东线战场!

  1944年初春,东线战场的局势如同紧绷到极致的弓弦,一触即发。

  在科林奇地区,这片被战火反复洗礼的土地上,新一轮的血腥厮杀再度拉开帷幕。

  苏联军队,以其排山倒海之势,发动了一场凶猛的进攻,瞬间点燃了这片战场的烽火。

  “反击,快反击,苏军又攻上来了。”第三装甲集群,第 5步兵师师长贝伦茨少将站在指挥部内,声嘶力竭地对着话筒下达作战命令。

  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与焦虑,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与决绝,心里不断盘算着如何才能守住阵地,击退这一波又一波如潮水般涌来的苏军。

  此时,对面的阵地上,苏联士兵们一批又一批地高喊着口号,如汹涌的海潮一般,朝着第五步兵师的阵地迅猛冲来。

  他们的身影在弥漫的硝烟中若隐若现,步伐坚定,气势如虹。

  冲在最前面的伊万诺夫,心中燃烧着对侵略者的仇恨,紧紧握着手中的步枪,脑海中浮现出家乡被德军践踏的惨状,家人流离失所的画面,这股悲忿化作无穷的力量,驱使他毫不畏惧地冲向德军阵地,哪怕前方是枪林弹雨,是必死无疑的绝境。

  “炮击呢?立刻还击。”贝伦茨少将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时压制住苏军的冲锋,阵地将岌岌可危。

  在他的内心深处,既有对战争残酷的无奈,又有着对守住阵地的强烈渴望,他不能让自己的部队就这样被苏军轻易击退,那不仅关乎荣誉,更关乎无数士兵的生命。

  随着炮击的命令下达,震耳欲聋的炮击声瞬间响彻整个大地。

首节 上一节 713/7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