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709节
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局势愈发对轴心国不利。
苏德战场,德军遭遇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
从莫斯科保卫战的寒冬困境,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巷战,德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意大利军队原本随德军一同进攻苏联,期望从中分得利益,可现实却是,意军不仅没捞到好处,还在冰天雪地、物资匮乏的东线战场遭受重创,大量士兵被俘、冻伤、冻死,士气极度低落。
除此之外,就是国内的经济也出现了,工业生产因盟军轰炸陷入停滞,粮食供应不足引发民众大规模抗议,反战情绪高涨,法西斯政权摇摇欲坠。
面对如此严峻局面,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心急如焚。
他深知意大利已被墨索里尼拖入战争深渊,若继续跟随德军负隅顽抗,国家必将万劫不复。
于是,他频繁与国内垄断资产阶级的大资本家们秘密会晤,向他们剖析局势:“战争已使意大利千疮百孔,工业瘫痪、农业歉收,民众生活困苦不堪,若不及时止损,我们的财富、地位都将化为乌有。”
大资本家们起初出于对法西斯政权的惯性支持以及对战争局势的误判,态度犹豫不决,但随着形势愈发清晰,部分人开始动摇。
同时,国王还与三军高级军官多次密谈,严肃指出:“意军如今在各条战线都一败涂地,装备兵员损失巨大,再战下去,军队将彻底瓦解。我们必须为意大利的未来考虑,寻找结束战争的时机。”
一些军官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对国王的提议有所心动,毕竟他们亲眼目睹了战场上的惨败,深知军队困境。
然而,局势瞬息万变。
就在意大利国内各方开始思考退路时,德军在局部战场偶尔发起的反击取得小胜,这让部分原本动摇的军官和资本家又改变主意,心存侥幸,幻想德军能再次扭转乾坤,意大利还能从战争中获取利益,继续无视国王结束战争的提议,使得意大利在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利比亚油田的发现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乱了意大利原有的战略布局与国内权力平衡。
在那之前,意大利虽对利比亚垂涎已久,将其视为非洲殖民版图的关键一环,但主要着眼于地缘政治意义,期望通过控制这片土地,构建起连接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等殖民地的战略通道,进而打造一个庞大的非洲殖民帝国,让地中海成为自家“内湖”,为意大利商品开辟广阔市场,缓解国内经济困境。
当油田被发现,其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让意大利举国震惊。
据当时勘探数据显示,利比亚油田储量惊人,初步预估的石油储备量足以满足意大利国内工业需求数十年,还能大量出口赚取外汇,这对于深陷经济泥沼、资源匮乏的意大利而言,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石
油不仅意味着能源自给自足,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更代表着军工产业、化工产业等核心工业部门将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有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塑意大利在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地位。
在战略层面,油田的存在让北非战场的重要性陡然提升。
此前,意大利在北非作战,更多是配合墨索里尼的扩张幻想,军事行动缺乏连贯性与坚定决心。
如今,为了牢牢掌控油田,意军必须全力以赴,稳固在利比亚的统治。
这使得意大利高层在战略决策上产生严重分歧,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原本主张收缩战线、保存实力,以应对国内日益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避免过度卷入战争泥潭;但油田的诱惑让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强硬派更加狂热,执意加大在北非的军事投入,妄图凭借石油资源支撑长期战争,实现称霸地中海的野心。
国内权力天平也悄然倾斜。
墨索里尼以保障石油利益、实现国家复兴为由,进一步强化法西斯政权对国家机器的掌控。
他向民众大肆宣扬利比亚油田将带来的美好前景,蛊惑人心,使得民众对战争的支持短暂回升,法西斯势力借此巩固统治根基。
原本因战争失利而对墨索里尼有所质疑的部分军官、资本家,在石油财富的憧憬下,再度倒向他的阵营,为其扩充军备、增派兵力的计划大开绿灯。
这导致国王在决策过程中的话语权被极大削弱。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随着美军加大了对欧洲战场的重视,大量的美军以及装备抵达英伦三岛。
每天都有大量的飞机对着德军腹地进行轰炸。
导致德军的工业生产出现极大的萎缩,甚至连带着各处战场也出现了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加上盟军派人游说,劝说意军退出轴心国,加入盟军,一起对抗德国。
不仅如此,还允诺了各种条件。
盟军的劝降行动,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意大利带来了一丝脱离战争泥潭的曙光。
在盟军代表与意大利各方势力的接触中,他们详细阐述了轴心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以及意大利加入盟军阵营后的诸多好处。
这些承诺对于身处困境的意大利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深知,这是意大利摆脱战争困境、避免国家遭受更大损失的绝佳机会。
他与亲信们秘密商讨,权衡利弊。
一方面,继续跟随德国,意大利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势,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将遭受更大的破坏,甚至可能面临亡国的危险;另一方面,加入盟军虽然也存在一定风险,但却能获得盟军的支持,有望在战后恢复国家的元气。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他开始暗中与盟军合作,为意大利的倒戈做准备。
他与军方高层进行沟通,说服他们支持自己的决定。
同时,他还安排亲信与国内的反法西斯势力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随着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与盟军接触的消息逐渐传开,意大利国内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一些亲法西斯的势力对国王的举动表示不满,他们试图阻止意大利倒戈。
这些势力在国内发动宣传攻势,试图煽动民众的情绪,让他们继续支持法西斯政权和战争。
然而,更多的意大利人已经厌倦了战争。
他们看到了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破坏,渴望和平的到来。
反法西斯势力也趁机发动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要求政府结束战争,加入盟军。
这些抗议活动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使得国内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我们必须要抓捕墨索里尼,结束这一切纷乱。”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摇摇头,下定决心道。
“是,国王陛下。”一众心腹立刻应道。
第477章 您被捕了!
“该死,你们想要干什么?”在那装饰奢华却又弥漫着紧张气息的首相办公室里,贝尼托?墨索里尼,这位曾经在意大利政坛呼风唤雨十几年的铁腕人物,此刻双眉紧锁,瞪大了眼睛,怒视着如潮水般闯进来的卫兵,扯着嗓子大声呵斥道。
他那原本就宏亮的声音,此刻因为愤怒而变得有些沙哑,在空旷的房间里不断回荡。
“谁让你们进来的?让你们的长官站出来跟我说话!”墨索里尼继续咆哮着,多年来身居高位养成的威严,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他身着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笔挺的身姿站在巨大的办公桌前,试图用自己的气势震慑住这群不速之客。
墨索里尼毕竟当了十几年的首相,他这一声饱含愤怒与威严的呵斥,就像一道无形的命令。
一众卫兵顿时面面相觑,脚步像是被钉在了地上,下意识地停止了前进。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与犹豫,毕竟眼前的人可是意大利曾经最有权势的人物。
这时,一名身着笔挺军装的中校从卫兵队伍中站了出来。他身形挺拔,面容冷峻,棱角分明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仿佛是一尊冰冷的雕塑。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墨索里尼面前,脚跟用力一碰,“啪”的一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用毫无感情的语调说道:“首相阁下,您被捕了。”
“什么?”墨索里尼听到这句话,犹如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身体猛地一震,双眼瞬间瞪得滚圆,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军官。
他的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一时语塞。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被捕,而且是被自己一手掌控的军队。
“根据国王陛下的命令,您被捕了。从现在开始,您不再是意大利王国的首相。”中校依旧面无表情,语气中没有任何的波动,仿佛在宣读一份再平常不过的文件。
他的眼神坚定而冷漠,直直地盯着墨索里尼的眼睛,似乎想要从这位曾经的首相眼中看到一丝恐惧。
相反,墨索里尼则是满眼的震惊。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无数个念头在瞬间闪过。
他回想起自己多年来为意大利所做的一切,那些在政治舞台上的纵横捭阖,那些带领意大利走向“辉煌”的梦想,此刻都像是泡沫一样,即将破碎。
他更没想到,下达逮捕命令的竟然会是那个自己一直以来比较尊敬,甚至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辅佐的国王。
“为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墨索里尼才渐渐冷静下来,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看着对方再次询问道。
此时的他,眼神中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愤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疑惑和不甘。
“国王陛下认为战争打的太久了,继续耗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他决定答应盟军的条件,退出轴心国,加入同盟国。”中校快速地解释道,语速很快,像是在完成一项既定的任务。
闻言,墨索里尼脸上的表情从原来的震惊慢慢转化为愤怒。他的眉头再次紧紧皱起,额头上的青筋也因为愤怒而微微凸起。
“该死,竟然是背叛。”他在心里暗暗骂道。
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无法接受的背叛,多年来为意大利构建的“伟大蓝图”,就这样被国王轻易地摧毁了。
“首相阁下,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利益。”中校似乎是看出墨索里尼的愤怒,语气不由嘲讽了起来。
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我们除了损兵折将以外,获得实质性利益了么?如果不是利比亚油田的发现,恐怕我们现在的日子更不好过。”
“所以这就是你们背叛的理由么?”墨索里尼听着中校的话,心中感到一阵心寒。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失望和痛苦,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的下属,仿佛不认识一般。
“这是正确的选择。”中校摇摇头,语气依旧坚定,“为了意大利的未来,我们不能再这样毫无意义地打下去了。”
“狗屎,这是背叛,会让我们彻底身败名裂的!”墨索里尼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恼怒地吼道。
他的双手紧紧握拳,身体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你们这是在毁掉意大利,毁掉我们多年来的努力!”
“首相阁下,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从现在开始您将被禁止离开这里,一切的吃喝,我们会负责。”中校也不想跟对方解释太多,他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够清楚了。
说完这些,他再次敬了一个礼,便转身离去。
当然,整个首相办公室立刻被卫兵们层层封锁。
墨索里尼望着那些荷枪实弹的卫兵,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他缓缓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心中五味杂陈。
曾经,他站在这里,俯瞰着这座城市,觉得自己就是意大利的主宰,而现在,他却成了阶下囚。
没多久,墨索里尼被抓捕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了德国。此时的德国,正深陷战争的泥潭。
上一篇: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