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655节

  难道高加索地区不是更重要么?

  “元帅,如果您真的担心这支华夏军队的话,不如让空军派遣战机,袭击对方的营地,相信经过一番轰炸,对方应该能够认清现实。”部下想了想,又再次提出自己的看法。

  闻言,隆美尔一愣,随即站在原地,凝视着地图,开始思索着派出战机是否可行。

  “元帅,有了这番轰炸,他们肯定不会轻易派遣部队进行捣乱,至少能给我们争取一段时间。”部下再次劝道。

  隆美尔听着部下的提议,陷入了沉思。

  部下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派出战机轰炸华夏部队的营地,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对方,为他们争取时间去执行其他重要任务。

  然而,隆美尔也清楚,这样的行动存在风险。

  轰炸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比如激起华夏部队的强烈反抗,或者引起盟军其他部队的关注和反应。

  而且,如果轰炸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会让他们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不断移动,脑海中权衡着各种利弊。

  一方面,高加索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尽快打通该地区对于整个战局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忽视那支华夏部队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

  “那就试试。”隆美尔缓缓说道,“不过在这之前,再派人进入波斯,劝说对方投降,放下武器。”

  “是。”

  隆美尔做出了决定,同意尝试派出战机轰炸华夏部队营地,但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推进在波斯的行动。

  他深知多管齐下才能在复杂的战局中争取更多的主动。

  派出战机轰炸是一种带有风险的策略,隆美尔心中也明白这可能引发的后果,但在当前的局势下,他觉得有必要采取一些强硬手段来应对潜在的威胁。

  同时,他希望通过对波斯的劝降,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后续的作战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随着命令的下达,部队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

  一方面,情报人员再次被派往波斯,带着劝降的使命去与波斯方面进行接触。

  另一方面,空军也在积极准备着对华夏部队营地的轰炸行动,制定作战计划、确定目标坐标。

  ………

  “德军要求我们投降?”波斯,德黑兰王宫。

  巴列维看着亲信送来的德军要求投降的信件,陷入了沉思。

  苏军的撤离曾让他们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摆脱了苏军带来的巨大压力。

  然而,如今德军的要求又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困境。

  在与土军的战斗中,双方虽有来有回,局面尚可掌控。

  但面对德军的强大压力,巴列维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的局势。

  他深知一旦投降,国家的命运将完全掌握在德军手中,这对波斯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巴列维开始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坚决抵抗,有的则认为可以考虑与德军谈判,争取更有利的条件。

  巴列维在听取各方意见后,心中依旧犹豫不决。

  他明白,无论是抵抗还是谈判,都充满了风险。

  抵抗可能会导致国家遭受更大的破坏,而谈判也未必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但他也清楚,作为王国的领导者,他必须尽快做出决定,为波斯的未来寻找一条可行的道路。

  “国王陛下,我认为还是选择投降吧。”亲信看着眼前的巴列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巴列维并没有动怒,而是反问道。

  对他来说,谁能带来的利益更多,才是合作的前提。

  亲信面对巴列维的反问,定了定神后说道:“国王陛下,如今局势复杂,苏军虽已撤离,但土军战力有限,我们尚可应对。”

  “然而德军却不同,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若我们选择抵抗,以我们目前的军事实力,恐怕难以抵挡德军的进攻。”

  “一旦战败,国家将遭受巨大的破坏,百姓也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而选择投降,或许我们可以在与德军的谈判中争取一些有利的条件,尽可能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而且,德军在战争中占据优势,若与他们合作,未来或许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有助于国家的发展。”

  巴列维听着亲信的分析,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他明白亲信所说不无道理,但他也担心投降后会失去对国家的控制权,成为德军的傀儡。

  他在心中权衡着各种利弊,试图找到一个既能保护国家利益,又能确保自身统治地位的解决方案。

  “你说的有道理,但就这么投降的话,英美苏肯定不会答应的。”巴列维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在列强的夹缝中生存,国家的命运仿佛被无数双大手拉扯着,难以自主掌控。

  他深知,一旦选择投降德军,英美苏等大国必然不会坐视不管。

  这些大国在战争中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考量,波斯的举动很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强烈反应。

  或许会面临经济制裁、军事威胁,甚至直接的军事干预。

  然而,不投降又能如何呢?

  以波斯目前的实力,独自对抗德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小国的命运总是如此艰难。

  巴列维望着窗外,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不安。

  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为国家找到一条生存之路。

  他渴望着波斯能够拥有真正的独立自主权,但在现实面前,这似乎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第413章 选德还是选苏!

  “不如直接将这个问题抛给英美苏?”外务大臣突然开口说道。

  外务大臣的提议让巴列维陷入了沉思。

  将问题抛给英美苏,这确实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从一方面来看,英美苏作为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如果波斯将德军要求投降的问题摆到他们面前,或许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干预。

  这些大国可能会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对德军施加压力,从而为波斯争取到一定的缓冲空间。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做也存在风险。

  英美苏的反应难以预测,他们可能会选择坐视不管,或者提出一些对波斯不利的条件。

  而且,将问题抛给其他国家也可能会让波斯在国际上显得软弱无力,失去一定的自主性。

  巴列维在心中权衡着各种利弊。

  他需要考虑到波斯的国家利益、国际关系以及未来的发展。

  这个决定将对波斯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他必须谨慎做出选择。

  在这个紧张的局势下,巴列维感到压力巨大。

  他知道,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改变国家的走向,他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

  “你觉得英美苏会有什么反应?”巴列维开口问道。

  “应该不会坐视不管,别的不说,刚刚发现的油田,已经被证实是真的,一旦德军拿到这些油田,恐怕德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外务大臣看的很透澈。

  几百亿桶的石油,他不信英美苏不动心。

  不!

  苏军已经动心了,甚至不惜得罪英美,派兵南下。

  只是因为眼看着要陷入消耗战之后,又将部队撤回来了。

  现在找到英美苏,苏军肯定非常动心,绝对会同意派兵南下帮助他们抵抗德军。

  但代价嘛,恐怕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起。

  至于英美,他倒是不敢打包票,因为现在英美自己也陷入泥潭之中。

  对于是否会积极响应并派兵协助波斯,确实难以确定。

  此时的波斯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德军的强大压力,要求其投降;另一方面是向英美苏求助可能带来的未知后果。

  油田的存在如同一个巨大的筹码,吸引着各方势力的关注,但如何运用这个筹码,将是对波斯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果英美无动于衷呢?他们现在还有余力派兵前往波斯么?”许久,巴列维才开口继续问道。

  “恐怕没有,根据得到的消息,他们已经从古老的华夏抽调了一支部队进驻了波斯湾,这说明他们应该是黔驴技穷了。”外务大臣双手一摊。

  听到这话,巴列维眉头皱的更深。

  排除了英美,那就剩苏德了。

首节 上一节 655/7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