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350节
听到可以打捞战舰,其他三国海军指挥官顿时眼前一亮,这可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但考虑到修复时间比较长,还要清理,以及炮弹口径等等问题,最终又没了兴趣。
“所以,综合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只有整合相互之间的资源,才有可能挡住来袭的盟军舰队,否则的话,下次被击沉的就是我们。”南云忠一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
别看战绩光辉,但奈何底蕴太差了。
跟盟军战舰一比,他们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但他们还有机会,那就是整合资源。
现在就看德意法三国的态度了,如果他们拒绝,那么南云忠一可以考虑回去了。
与其留在这里等死,还不如回去跟米畜舰队,殊死一搏,说不定还有一丝希望。
听到这话,其余三国海军指挥官相互对视一眼。
“我们需要大量的橡胶资源。”吕特上校率先开口。
由于缴获了亚历山大的物资,这里有着大量的石油,所以暂时还能撑一段时间。
但橡胶资源确实到了极限。
不管是飞机,还是卡车,大炮等等,都需要橡胶。
“两艘三万吨货轮的橡胶正在运来的路上,上面除了橡胶之外,还有一些钨矿等稀缺资源。”南云忠一拿下亚历山大港之后,就与海军大臣永野修身进行一番商讨。
认为他们可以拿出一定的资源,来换取德军的一些技术,甚至是武器装备。
比如目前海军急缺的战机。
虽说德军没有舰载机,但斯图卡的表现,却深深的震撼到了南云忠一。
以往他都只是听过对方的大名,这一次亲眼见过之后,他觉得海军应该配备一些陆基轰炸机,必要时候可以对米畜舰队造成巨大的打击。
海军拥有陆基战机对于日本海军来说一点都不奇怪。
听到这些资源,吕特上校瞬间眼前一亮,这可是急缺的资源啊。
尤其是钨矿可以制造穿甲弹!
这可是对付装甲部队的利器。
“我们需要付出什么?”吕特上校知道对方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出这些东西。
“我们需要一批斯图卡轰炸机,至少一百架。”南云忠一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是给你们的陆军装备么?你们的零式战斗机并不弱。”吕特上校疑惑的问道。
“不,是我们海军需要这些战机,虽然我们可以生产,但现在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南云忠一摇摇头说道。
实际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钢铁。
海军损失那么重,钢铁都被投入建造战舰了。
哪有那么多钢铁继续生产飞机。
“这个我需要汇报给邓尼茨元帅,毕竟这些都属于空军的范畴。”吕特上校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能否转让你们的氢氧化氢鱼雷技术?”
这个技术可是让吕特上校眼馋了许久。
虽说不稳定,但是没关系,相信德军的那些工程师肯定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我们需要钢铁,越多越好。”南云忠一略微沉思一会,就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相比日本的几百万吨钢铁产量,欧洲这边的钢铁产量可是足足有两千多万吨。
所以,南云忠一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钢铁。
第237章 意军靠谱么?(第三更!)
德军实际上是不缺钢铁的,因为他们的产能并没有得到整合。
一旦完成整合,很快就会爆发强大的底蕴。
原本按照计划,应该是明年要进入战时体制,到时候产能会进入高速爆发阶段。
但那个时候已经迟了。
因为德军在42年的冬季输掉了一切,没有翻盘的希望。
现在因为南云忠一的原因,有可能会提前进入战时体制。
对于南云忠一提出的钢铁要求,吕特上校依旧只能代为转达。
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上校,根本没有那么多权利。
“现在还有一件事等着我们。”南云忠一深呼吸一口气,看着地图开口说道。
“什么?”其他三国海军指挥官有些好奇的问道。
“塞得港,我们必须要拿下这里。”南云忠一神情严肃的说道。
原本就是一个小渔村,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而兴建。
后来更是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加煤站。
这里可以说是扼守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各国航路的要冲,为重要的货物转口港,有完善的装卸、储存及修船设施。
同时也是尼罗河三角洲东部棉花、稻米、毛皮等的出口港。
更重要的港口上有造船工业,也就是说,如果占领这里,他们也可以制造一些战舰。
并且塞得港现在还储存着大量的物资。
要是能够拿下这里,配合亚历山大港的物资,至少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是不缺物资补给。
听完南云忠一的分析,其余三国海军指挥官沉思了一会后,纷纷赞同他的建议。
随后四国海军舰队略作休整之后,开始朝着塞得港进发。
而他们商讨的结果也纷纷发回各自的大本营。
首先就是邓尼茨元帅看着吕特上校送来的电报,陷入深深的沉思。
对于南云忠一提出的建议,从心理上来说,他是赞同的。
毕竟这对于德军来说是百利无一害。
尤其是那两艘三万吨货轮的物资,绝对能解了德军的燃眉之急。
橡胶,钨矿现在德军特别紧缺。
相反钢铁则没有那么急缺。
用钢铁以及飞机换取这些资源,德军不算太亏。
唯一的问题就是,海军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利益。
“不好办啊!”邓尼茨看着电报忍不住叹息的说道。
不过对于南云忠一提出的,如果德军能够造出航母,他们可以提供舰载机和飞行员的提议,很感兴趣。
德国海军为啥没有航母,不是造不出来,而是造出来,也没有飞机。
除非他们答应将航母的指挥权划给空军,但是那样的话,他们建造航母的意义不就没了么?
想到这,邓尼茨不断敲着桌子,心里不断权衡。
说心里话,他是同意这个方案。
毕竟日军在使用航母这件事上,确实比他们要强无数倍。
最终他还是决定将这封电报原封不动的发到狼穴,让最高统帅来解决这件事。
结果也不出所料,对于南云忠一的提议,狼穴给出的答复是可以答应。
但是资源需要翻倍,区区几万吨的物资根本顶不了多久。
这又涉及到一个人,那就是寸云生提出的建议。
威廉将寸云生的话,原封不动的转给狼穴。
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如果德军无法在冬季来临之前,将前线的损耗补充到去年的水平,那么德军必然失败。
根据寸云生的建议,德军参谋们经过推演,最终得出的结论,今年的冬季是德军至关重要的一年。
而目前德军的储备根本无法满足前线的消耗。
所以当邓尼茨的电报发来之后,德军的统帅们认为,这是上帝的赐福。
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南云忠一的提议。
并且扩大了资源需求,因为东线的德军可是足足数百万人。
不仅如此,施佩尔也紧急上线,同时负责法兰西和意大利的工业整合。
按照要求,务必两个月内造出五到六艘轻型航母。
同时,还有各种坦克,飞机,大炮等装备。
除了这些,德军也给隆美尔下令,让他务必尽快越过苏伊士运河,抵达波斯,配合那里的波斯军队一起夹击高加索地区的苏军。
上一篇: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