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321节
此刻,泰军士兵只能在川军团的坦克履下哀嚎着。
一切的反抗,面对美式坦克,变得苍白无力。
当然,也有一些不怕死的,想要抱着炸药包跟川军团的坦克,同归于尽,结果就被机枪子弹打成筛子。
惨叫声响彻整个阵地,面对这种情况,川军团的士兵们早就习惯了。
因为有了对付日军的经验,所以现在川军团的士兵们面对泰军,都是先子弹招呼,然后就是手榴弹。
一番猛烈的进攻,让阵地里的泰军,纷纷举起手投降。
前后不过十分钟,就拿下第一道防线。
如此猛烈的进攻节奏,让赶来支援的泰军懵了。
这也太猛了吧?
虽说他们已经了解过,知道川军团很强。
但这明显强的有点过分啊。
尤其是那密密麻麻的坦克,简直就离谱。
“混蛋,竟然有这么多坦克?”驻扎在彭世洛府的泰军第十一师师长看着部下送来的战报,苦涩的问道。
“是的,正面战场上至少有上百辆坦克,我们根本挡不住对方的进攻。”前来汇报的部下,面色惨白的说道。
除此之外,就是重炮。
火力实在是太强了,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长官,要不撤吧?我们根本挡不住川军团的进攻。”一名参谋开口劝道。
闻言,第十一师师长看了一眼战报,又看着地图。
“你们说,川军团是不是要打到曼谷?”
不怪他有这种想法,实在是川军团这一次进攻力度实在是太强了。
跟往日根本没法比。
听到这话,部下门也有些发懵。
“应该不会吧?那里毕竟有日军第四师团,那可是甲种师团,战斗力非常强大。”先前开口的参谋摇摇头。
“有道理,那就先撤到曼谷?”第十一师师长想了想,以他的部队实力,想要挡住川军团的进攻根本不可能。
尤其是上百辆坦克的加持,那更不用说了。
现在整个部队人心惶惶,士气大降。
让他们去反击,无异于就是送死,根本不可能做到。
所以,只能选择撤退。
将兵力集中到曼谷,在那里与川军团血战到底。
那里毕竟有日军第四师团,相信川军团应该不敢这么嚣张。
第十一师师长的建议得到所有人的同意。
很快,川军团就发现,他们正面的敌人,撒丫子的向后溃逃。
这让他们有些发懵。
这就拿下了?
轻而易举的拿下彭世洛府,让李乌拉感到一阵茫然。
实在是太容易了。
要不是侦察兵反复汇报,前面没有伏击,估计他都要怀疑前面是不是有埋伏等着他。
拿下彭世洛府之后,李乌拉决定先休整一番,主要是坦克团需要补充一些燃料。
而曼谷的泰军却开始慌了。
“师团长阁下,暹罗王室似乎有撤退的迹象。”驻扎曼谷的日军第四师团师团长北野宪造中将看着地图,一旁的参谋长出声道。
他的调离电报被拒绝了。
没错!
原本是板上钉钉可以回到大本营,甚至连新的职务都安排好了。
结果呢?
被拒绝了。
这让北野宪造差点一口老血吐了出来。
第四师团他是一秒都不想呆了。
这种师团,连山下奉文都搞不定。
凭什么认为他能搞定?
但是呢?
想要摆烂都没有机会。
因为川军团打下了彭世洛府,准备继续南下。
尤其是现在暹罗王室都要撤离了,这还怎么打?
要知道暹罗国王由于日军的入侵,直接跑到欧洲去上学了。
所以,国内的的重臣们一看,只能选择与日军合作。
没想到这才安稳多久,川军团快速崛起,现在更是要打到曼谷。
现在他们面临两个选择,第一则是继续跟着日军一条道走到黑。
另外一条则是赶走日军,选择与盟军合作。
毕竟暹罗与英军的关系还是不错。
这个时候跳反,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考虑到日军第四师团,曼谷的那些重臣们又犹豫了。
而北野宪造则一副苦大仇深的看着地图。
说实话,他也想撤啊。
但是不能撤啊。
他必须要保住曼谷。
要知道,曼谷每年给他们供应很多大米,要是没了这块粮食区,他们的日子会更难过。
“师团长阁下,我们是否……”参谋长见北野宪造并没有出声,小心翼翼地再问一句,但很快被北野宪造中将打断道。
“我们绝不撤走,我们要留在这里,为帝国守住曼谷。”
甚至还仓啷一声抽出了指挥刀,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能撤,必须要守住曼谷。”
听到这话,参谋长知道撤退是不可能的。
而且曼谷的重要性,他们也是知道的。
这里可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丢了这里,就得有人挨饿。
所以,绝对不能轻易撤退。
但对第四师团的官兵们来说,他们是想撤退的。
实际上,现在的曼谷还有两个师,战斗力还不错,其中一个还是守卫王宫的近卫师。
如果认真防守曼谷,还是有希望的。
毕竟曼谷还有暹罗海军可以提供支援。
“继续防守?”野尻少佐接到师团部发来的命令,眉头微皱。
送死的仗,第四师团是绝对不会干的。
所以,他下意识的就想着保命撤退。
只不过,当井下勇太出现的时候,野尻少校觉得还是可以留下。
因为井下勇太拿出一封电报,上面有寸云生白纸黑字的签名。
只要日军第四师团将暹罗海军战舰完好无损的奉上。
川军团将支付一亿日元的酬劳。
看在一个亿日元的份上,野尻少佐觉得还是可以留下来试试。
这段时间,他也串联了不少军官,对于他提出来的一个亿日元,都无比感兴趣。
前面说过,日军的军饷很低。
尤其是大头兵,一个月的军饷都不见得能买一只鸡。
现在天降一笔巨款,他们自然不会放弃。
上一篇: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