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118节
这也是当初老平阳侯能安心抽调杨家子弟去辽国边关,并且还没有人反对的原因。
两国都安稳这么多年了。
平常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微型战役,怎么看也是一个磨炼自家人的好地方。
但谁知道辽国皇帝不知道抽的哪门子风,突然就大军压境,逮着杨家这根硬骨头死磕。
杨文远猜测可能是辽国觉着大周太听话了,以至于嫌岁币有些少,想要借机敲打大周,抬升保护费。
结果被杨家蹦坏了一颗牙,最后也没劫掠成功,只能灰头土脸地撤兵了。
按理说,大周这一战也算胜了。
不过据杨文远所知,今天大周给辽国的岁币一分不少,依旧是一副哥俩好的姿态。
二则还是当今官家年迈,储君的位置悬而未定,怎么看都不是挑事的时机。
三则是大周当年有些被打怕了。
这些年又是承平已久。
本着“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原则,大周最精锐的军队都在汴京周围,但是偏偏官家现在严重安全感不足,怎么也不会抽调汴京的军队去前线。
所以认定“自家主力”不出的情况下,大周没人想同辽国征战。
四则嘛……
则是因为大周有同西夏开战的念头!
没错,你没看错,就是大周想对西夏亮一亮肌肉。
大周虽然自从先帝开始,就患上了“对辽恐惧症”,但是对于西夏,这些年恢复过来的大周,还是有些跃跃欲试的。
打不过辽国,我还打不过你西夏吗?!
正好也是之前辽国同大周动兵的时候,惹得西夏也对大周的灵州虎视眈眈。
虽然辽国雷声大雨点小,但西夏可不是闹着玩的。
看着旁边的辽国每年平白从大周这收取这么多的岁币,西夏再看看自己每年就那么点“岁赐”,当然不乐意了!
我也要!
名头不重要,钱你得给足啊!
其实给西夏相同的岁赐,其实大周也不是很在意,毕竟同和西夏互市比起来,给出去那么点钱也并不多。
但是和打不过辽国相比。
伱西夏就这么大点地方,你说要钱我就给你,我大周的面子都不要了?
所以大周高层已经有了同一意向。
既然你西夏要打,那就打!
正好拿你西夏练兵!
没错,大周还是有些武德在身的。
军中大佬们都想着先拿西夏练兵,验证实力,若是没陷入战争的泥沼,那就考虑再向辽国动兵。
况且灵州是大周的养马地。
本来大周适合养战马的地方就不多,战马产出受限,每年都需要从西夏高价购买战马。
若是这下灵州也没了,那大周雄起的日子恐怕还得无限往后推延。
而杨文远的堂兄杨文彦,就是身处宁远侯顾偃开的帐下,在灵州驻防,相当于前头兵,后续还有更多的军队准备往灵州开赴。
因此,杨文远看着眼前的题目,心里的想法那是再清晰不过了。
杨文远一边写,一边心里升起些许怀疑。
莫非这就是皇帝之前答应的赏赐?
毕竟以杨文远的出身,只要平常多看些这方面的消息,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其实这是杨文远想多了。
毕竟这又不是殿试,还不值得皇帝亲自制定题目。
之所以会出这些题卷。
其实是朝廷在释放出一种信号。
毕竟若是同西夏开战,肯定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朝廷才会在各方面释放出自己的态度。
说不定这些天朝廷的邸报里,关于西夏和灵州之间的各类信息也会逐渐增多,诸如西夏挑衅边境,不臣之心昭然若是之类的。
先同一大周内部声音,突出战争的正义性和必然性。
接下来大周“无奈防守反击”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纵使接下来的税收重一些,在国家大义面前,也不会激起太大的民愤。
杨文远洋洋洒洒写下答案。
又是三天两夜。
停笔,收卷。
第三场,诗赋。
杨文远:总算来到舒适区了!
科举考试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符合诗歌韵律和格律的作品,并不能像平时那般随意挥墨。
?
好熟悉的感觉……
命题作文?
考题是如今正是八月,请以八月作为开头,作诗赋,后边便是对于韵脚的要求。
杨文远思考许久,随即添墨,开始书写。
随着最后一笔落完,也宣告着本次秋闱正式结束。
尘封的贡院再次打开,一群精疲力尽的考生从狭窄的号舍内疯狂涌出,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疲惫之下,全然没有了往日的文人风范。
杨文远走出大门,一眼就看到等候在不远处的杨宇卿和陈大娘子,杨如锦已经等在了马车里。
杨文远走上前,杨宇卿见杨文远精神不错,又看了看旁边齐衡那一脸浓浓的黑眼圈,一副碰一下就要栽倒的样子,不由点了点头。
“不错,看来你这武没有白练,挺精神的嘛!”
陈大娘子嗔怪了杨宇卿一眼,赶忙对旁边已然脸黑的平宁郡主报以歉意的眼神,随即催促道:
“走走走,先把文远送回家,让他早点用膳洗漱。”
上了马车,陈大娘子怜惜地看了杨文远一眼,略显心疼道:
“你看看,文远在贡院待了这么些天,都瘦了,一看就是没睡好。”
杨宇卿略微揉了揉自己的腰,再看了一眼杨文远。
贡院的号舍不是很闭塞吗?
这小子的精神怎么看起来比我还好?
第122章 顾廷烨回京
四人一同回了侯府。
陈大娘子早已吩咐好了厨房,在家里备好了饭菜,觉着杨文远这些天怕是饿瘦了,一直招呼着杨文远多吃点,让杨文远有些哭笑不得。
但也不好拒绝叔母的好意,也是全都吃下肚。
再配了点小酒。
微醺之下,这晚睡了这段时间里最舒适的一觉。
乡试的发榜时间定在九月中旬。
那时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因此乡试后张贴的榜单也被称为“桂榜”。
乡试刚刚考完。
虽然距离放榜还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婚礼的日程却是已经定下。
九月十九,宜婚庆,嫁娶。
因此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却是盛家和平阳侯府杨家最忙碌的时候。
除了要筹备婚礼时的各样彩妆首饰,还需得接待从大周五湖四海而来的亲戚们。
这些本该由杨文远的母亲准备,但现在这情况下,也只能转由陈大娘子担着。
杨文远依旧是轻轻松松去盛家读书,毕竟若是秋闱顺利,隔不久就是明年的春闱,现在也是要认真对待的。
但这可苦了陈大娘子。
杨家家大业大,虽然嫡系人数不多,但各种亲朋好友那是海了去了,别人特地来汴京庆贺你家亲事,即便关系再远,你也得去接待寒暄一番吧?
上一篇:军援毛熊瓦格纳,鹰酱满世界抓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