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106节

  你……你夸她,其他几个安能如意?”

  孔嬷嬷忙背过身去。

  即是为了盛老太太的多烦忧愁。

  也是为这对祖孙情而鼻酸。

  盛老太太明明是侯府千金,却半身孤苦,如今虽有盛紘敬着,但这份敬不是发自内心的。

  而明兰也只有一个伤了元气,不是长久之相的小娘,也不是靠得住的样子。

  就本质上来看,盛老太太和明兰两人都是盛家的边缘人物。

  当初盛老太太让明兰进寿安堂,未免就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如今也过了这么些年,这么长的时间里,祖孙俩一起生活居住。

  要是等今年华兰出嫁了,只能祖孙俩相依为命。

  既然把话说了,盛老太太也不再藏着掖着,继续道:

  “你应该也知道,我虽然是盛家嫡母,但到底和我那过继来的儿子并非亲生母子,纵使我之前用了多少了力气,花出去多少人情,但中间那层膜是怎么也去不掉的,所以凡事不好多言。”

  “所以纵使明兰有了我,但我许多事不好出面,日子更是掰着指头盘算,她的日子依旧是战战兢兢,谨言慎行。”

  “你越是夸她,便也越是害她!”

  盛老太太的一席话,惹得一旁的房妈妈也在偷偷抹眼泪。

  盛老太太的苦心她又岂能不知。

  但一想到当初优雅大方的姑娘现在需要这样小心盘算,如今还当着别人面说出来,更是让她忍不住垂泪当场。

  历经半生磋磨,盛老太太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骄傲纵意的勇毅侯府独女。

  如今世间仅有一个为小孙女苦苦盘算的盛老太太。

  其实孔嬷嬷也不是没头脑。

  孔嬷嬷只是一时之间无法察觉到盛老太太的心境变化,只以为盛老太太在盛家过得很是舒心自在,现在才知也是有苦难言。

  毕竟这些天看来,盛紘日日来寿安堂请安,盛家大娘子也是憨厚直爽的性子,应该过得很是惬意。

  现在听完,才知盛老太太也是有苦难言。

  远不是表面上的那般轻松自在。

  遥想当年的盛老太太应当是如何明媚大气,相反孔嬷嬷才是个处处小心的谨慎性子。

  可如今孔嬷嬷已经荣休,不必再看人家脸色,算是苦尽甘来,自然说话也是直接轻易了些。

  而盛老太太则是在岁月的磋磨下,练就了一副玲珑心。

  一句话拆成十句说,还要藏着真意。

  真真是造化弄人。

  话已至此,孔嬷嬷明白盛老太太的深意,再也不好多说什么。

  原地站了半晌,突然从嘴里蹦出一句:

  “也是,六姑娘呆头呆脑,是没什么好的。”

  此话一出,盛老太太虽明白孔嬷嬷是在打圆场,给两人互相台阶下,但听到这前后相差甚远的话,刚有些平复的脸上顿时忍俊不禁,绷不住脸色笑出声来。

  见盛老太太脸色稍稍缓和些,孔嬷嬷这才敢轻轻喊了声:“姐姐?”

  盛老太太没好气地白了孔嬷嬷一眼:

  “这般小心翼翼干吗?我还要求着你呢。”

  “这有什么求的?顺手的事!”

  孔嬷嬷立刻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找补:“姐姐你放心,妹妹我看人教人了这么多年,这事已经有了苗头,只需再稍等些日子,就能借着由头发挥,毕其功于一役。”

  盛老太太轻轻点头。

  “你办事,我向来是最安心的。”

  就算没有这份交心,孔嬷嬷也会助盛老太太一臂之力。

  但有了寿安堂的一夜叙话。

  孔嬷嬷理解了明兰的难处,也对她多了些心疼。

  在之后的日子里,孔嬷嬷也是尽可能多的提点明兰,不着痕迹地指教,但就算明兰进步迅速,她却是从来不表扬明兰,还时不时找些错处。

  华兰见此,刚开始多有些安慰明兰。

  但次数多了以后,也隐隐觉察到孔嬷嬷的心思,但也是听之任之。

第110章 确定选址和回返汴京

  盛家的好戏即将拉开序幕。

  而远在黄州的杨文远,也已经完成了此行的最后一程。

  杨氏老家所处的位置名叫杨家镇。

  原本是叫什么村,但杨家发迹之后,这村的名字便改为了杨家村。

  后来随着人丁兴旺,更是成了周围最热闹繁华的城镇,又更为了杨家镇。

  到了地方,杨文远依旧秉持着低调的原则,悄无声息进入杨家镇。

  而杨文远的第一站,便是在老家族老们的带领下,去往杨家的老祠堂。

  老祠堂地处杨家镇的最中心。

  周边的住户都是杨氏族人,都是同杨文远没出五服的亲戚。

  这些人也大多家里富贵。

  年轻时大多在外闯荡,不过年迈后,都选择重回杨家镇,在镇子里住着。

  既是落叶归根,也同时是看护杨家的兴盛之地。

  祠堂的外部是青砖灰瓦,各处墙壁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使得眼前的祠堂显得斑驳而沧桑,古朴而庄重。

  屋檐边缘处的瓦片已经残破,但依旧坚固地守护着这边古老的建筑。

  门前的石狮也是年头已久。

  按理说,宗族发迹之后,都应当修缮祠堂,。

  更别说杨家镇不缺乏跟在平阳侯府后面,跟着富贵的杨氏族人,祠堂应当早就修缮才是。

  不过由于祠堂里的灵位和祖宗画像都早已搬去汴京平阳侯府,念着这里是最初的祠堂,所以虽然香火不断,但却是没有大修,还是让其保持原本的模样,以供后人缅怀。

  跟着本地的族老上完香火,告知可能恋旧,还留存在祠堂中的祖灵自己的婚事后,杨文远便骑马离开小镇,开始在周边勘探适合安置自己黑火药作坊的地方。

  同先前说的一样,杨家镇周边的土地都是属于杨氏族人。

  具体往外扩充了多大地界杨文远不清楚。

  但肯定不少。

  反正沿途淅河附近的两岸良田,目之所及,旁边陪同的杨氏族人都说是自家的。

  而能够获取如此多的良田,显然中间的兼并强收不在少数。

  在杨文远的预想中,自己的黑火药作坊肯定要选在地广人稀的地方,这样才能让实验人员能够肆无忌惮地进行炸药试验。

  最好还有一处水源。

  这样能将火药残余冲进水里,不留痕迹。

  本着这样的想法,杨文远一路走走看看,离繁华地域越来越远。

  一连几天,杨文远终于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地方。

  那是一处三面环山,一面朝河的山谷。

  周围土地贫瘠,再加上离山林很近,因而人烟稀少。

  这山谷说是三面环山,其实并不是完全环绕,而是四周都有空处。

  不过这些空处要么杂草丛生,要么平地崎岖,并且高度相差很大,没有后世的专业开山和攀岩工具,基本上没人能进来。

  一面朝河。

  这条河流属于大江的支流。

  而这片流经的区域河水湍急,没有渔民在上。

  很适合黑火药作坊在此安营扎寨。

  不过这地方如此荒凉,还不适合耕种,连杨家人囤地的最低标准都没达到,自然没人在此有地。

  但是见杨文远有意,随行来的杨氏族人当即拍着胸脯保证,明年之前,便能将这块地界拿下来。

  经过探查,杨文远发现这附近不远处,还是有几户穷苦人家在此,还有一些靠山吃山的猎户村子。

首节 上一节 106/2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军援毛熊瓦格纳,鹰酱满世界抓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