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第521节

  “当然是真的。”赵曜对同喜吩咐道,“去把我二舅叫来。”

  “是,殿下。”

  两刻后,梁润出现在赵曜的面前。见到他,赵曜跟他说了北方即将发生蝗灾一事。他听后,跟同喜的反应一样,一张脸上写满了惶恐。

  赵曜告诉梁润怎么处理蝗灾。梁润听后,十分震惊,他没想到蝗虫居然能吃,而且吃蝗虫还有这么多好处。

  “二舅,你明日便出发去北方,等到了北方后,你就四处购买蝗虫。”

  “购买蝗虫?”梁润满脸诧愕。

  “二舅,只要有人出钱买蝗虫,就会有很多人想尽办法抓捕蝗虫,这样就能快点解决蝗灾。”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是蝗虫。“你买了蝗虫后,就把让酒楼的厨子把蝗虫炸着吃,炒着吃。”

  梁润觉得赵曜这个主意不错,不过……

  “曜曜,我相信你说蝗虫能吃,但是其他人会相信吗?”

  “二舅,等你到了北方,到时候四处宣传吃蝗虫能养颜美容、壮阳强肾,肯定会有人买,而且买的人很多。”赵曜对梁润挤了挤眼,“尤其强调壮阳强肾。”

  梁润瞬间明白赵曜的意思,面上露出暧昧的笑容。他朝赵曜竖起大拇指,“曜曜,还是你厉害。”

  “嘿嘿嘿……”很少有男人能抵挡住壮阳强肾的诱惑。“二舅,到时候不怕没人不吃蝗虫。”

  “高高高,实在是高。”梁润对赵曜做生意的手段越发佩服,“没想到蝗虫还能赚钱。等我到了北方,我要好好尝尝蝗虫的味道。”

  “二舅,你该不会是要……”

  梁润见赵曜误会了,赶紧解释道:“不是,我没有,你别乱想,我就是听你说蝗虫好吃,我才尝尝的。”

  赵曜一副“我明白,你就不要解释”的表情,“二舅,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得准备好粮食,防止粮商们趁机抬高粮价。”这些年来,赵曜一直吩咐梁家购买粮食。其实,不用赵曜吩咐,梁润他们也会买粮食屯着,以防万一。

  “好。”

  “对了,我会让外祖父派人送一些鸭子到北方。”

  “送鸭子去北方做什么、”

  “鸭子吃蝗虫。”赵曜担心蝗虫太多,决定再送些鸭子去北方。

  “鸭子竟然吃蝗虫。”梁润第一次知道。

  “吃啊,对鸭子和麻雀它们来说,蝗虫可是好东西。”赵曜又说道,“吃蝗虫的鸭子,肉会非常好吃。等鸭子吃了蝗虫后,还能做烤鸭,一举两得。”受京城人的影响,北方人也喜欢吃烤鸭。

  “那我们届时能大赚一笔。”做生意还是曜曜厉害。

  赵曜又叮咛了梁润一些事情,这才让他离开。等他离开后,他连忙写信给外祖父,让梁太守想尽办法购买鸭子。不过,想要买够十万只鸭子,估计不太可能,只能多买一些是一些。

  安排好一切事情后,赵曜沉重的心情这才好了些。

  “唉。”

  听到赵曜的叹气声,同喜问道:“殿下,您不是安排好解决蝗虫一事么,怎么还叹气啊。”

  “我担心韩王从中作梗。”赵曜刚说完,立马拿出纸和笔,写信给楚王和魏王,告知他们北方即将有蝗灾一事,请他们盯住韩王,不要让韩王趁蝗灾搞小动作。

  写完两封信,赵曜让暗卫营的人八百里加急送到楚王和魏王府里。

  我记得几年前是蒙古,还是哪里闹蝗灾,我们送去了十万鸭子去吃蝗虫,解决了蝗灾。

  最后还是厚着脸皮向老铁们求月票!

第489章 早稻大丰收

  关于解决蝗灾一事的法子,赵曜已经写信告诉了皇帝,接下来他只能等结果了。如果可以,他倒是想亲自去一趟北方,亲自去解决蝗灾,可惜他身为藩王,没有圣旨,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封地。

  赵曜相信皇帝的手段和速度,接下来的几天,他没有暂时没有关注北方蝗灾一事,而是一门心思地扑在收割早稻这件事情上。

  如果北方蝗灾严重,那么整个北方的州府都会受到影响,届时北方的粮食会变得紧缺,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灾民。为了防止北方出现大量灾民的情况,赵曜决定送一些粮食到北方。

  虽然他已经写信给他的外祖父,让梁家赶紧调粮食去北方,但是他担心梁家购买和之前囤的粮食不够。整个北方可是有十几、二十个州府,有一百多万人。如果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到时候就会产生一百多万的灾民,就凭梁家那点粮食,肯定是不够的。他得准备些粮食,过几日送到北方。

  赵曜决定把马上就要收割好的早稻送到北方,缓一缓北方粮食的危急。

  原本对今年早稻的收成抱五分期待,现在赵曜抱十分期待。他现在特别希望今年早稻的收成比往年多几番,这样在能保证沼泽府百姓吃饱的情况下,还能多送一些粮食到北方。

  为了安全起见,赵曜又跟外邦商人购买大量的粮食。在贸易大会期间,赵曜就跟外邦商人签订了不少粮食的生意。这次,又买了不少,这可把外邦商人高兴坏了。

  对安南和骠国这些外邦商人来说,他们最不缺的就是粮食。说实话,他们国家的粮食非常多,每年多的都吃不完。这就导致很多粮食烂在粮仓里。为了不让粮食多的坏掉,这些外邦国家的百姓决定不收割稻子,宁愿让稻子枯死在田地里。

  即使有很多人宁愿让稻子烂死在田地里,这些外邦国家的粮食还是非常多。不过,几年前大周开始从这些国家购买粮食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让稻子枯死在田地里。

  外邦商人们的动作很快,没过几日就给赵曜送来了不少粮食。收到粮食后,赵曜立马派人送去北方。

  这两日,赵曜一边忙着收割早稻,一边忙着收外邦商人送来的粮食,然后安排送去北方。

  赵曜亲自下田收割早稻,为的就是让沼泽府的百姓们知道他对粮食的看重。

  百姓们见汉王殿下亲自下地收割稻子,受到了鼓舞,一个个充满干劲地收割。

  今年早稻长得非常好,百姓们收割的时候非常高兴。他们在沼泽府生活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稻子长得这么好。

  百姓们知道今年早稻长得好,多亏了汉王殿下。如果不是汉王殿下告诉他们那些种田的法子,他们的稻子是不会长得这么好的。对此,百姓们对赵曜充满感激。

  在百姓们收割早稻的时候,赵曜开出高价格收购他们手中一半的稻子。之所以购买一半,是因为要留下一半给百姓们吃。

  去年,赵曜来到沼泽府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免除百姓三年的赋税,这其中就包括粮食。

  沼泽府的百姓每年不仅要给当地的衙门上交一定的粮食,还要上交一定的粮食给朝廷。岭南的其他州府也是如此,其他亲王的封地的百姓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很多地方的百姓,每年要上交两遍粮食。

  粮食富饶的地方,百姓们上交两遍粮食后,也还能有余粮,但是对于大多数地方的百姓们来说,上交两遍粮食后,他们没有多少余粮,这就导致很多百姓吃不饱饭。这也是岭南百姓们明明种两季水稻,为什么还不能吃饱饭的原因。

  赵曜觉得让百姓们上交两遍粮食太苛刻了,于是直接下令废除百姓们上交粮食给朝廷这一规定。上交给朝廷的粮食,就由他这个藩王交。沼泽府的百姓们只需要把粮食上交给他就行了。

  之前,沼泽府的百姓们还担心汉王殿下这么做,会加大他们上交的数目,没想到不仅没有加大,还减少了。最重要的是三年里,他们不需要上交任何粮食。等到三年后,他们只需要上交一点粮食给汉王殿下就行了。

  今年不需要上交粮食,又加上今年的收成好,百姓们自然有不少余粮,拿出一半来卖是没问题的。

  百姓们也乐意卖一半粮食给赵曜,这样不仅能赚钱,还能卖个好给汉王殿下,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又有赵曜做出来的风车,早稻的收割非常顺利,也比往年迅速。没几天,第一批早稻的产量就出来了。

  以往每年早稻的产量,顶多一百斤一亩,但是今年早稻的产量达到了两百斤一亩,整整翻了一倍。

  两百斤一亩是赵曜没想到的。根据以往的亩产量,赵曜觉得今年早稻的亩产量,顶多一百四、五十斤一亩,撑死一百六十斤,没想到直接两百斤,这让他非常意外。

  得知今年早稻比往年多了一倍,百姓们也非常震惊。两百斤一亩啊,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吃惊后,是巨大的惊喜。不少百姓喜极而泣,尤其是老一辈子的人。

  这些年来,不对,从他们的祖祖辈辈算起,他们都没有见过两百斤一亩的事情。如今他们亲眼见到了,这就代表他们以后不用再挨饿了,他们能吃饱饭了。

  对于能吃饱饭这件事情,不止是沼泽府的百姓,就是其他州府的百姓们都不敢想。虽然他们一直期望能每天吃饱饭,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如今,他们终于可以每天吃饱饭,这叫他们怎么不高兴,怎么不哭。

  为此,整个沼泽府的百姓来到汉王府的门口,感谢赵曜让他们能吃饱饭。

  看着跪在门口,一直对他磕头的百姓们,赵曜心里的触动非常大,他急忙去扶跪在最前面年龄大的老人,让他们赶快起来。

  这些老人是每个村子的长辈,他们跪在地上不起,哭着感谢赵曜,说赵曜是救他们的菩萨。

  赵曜告诉百姓们,让他们吃饱饭是他这个汉王的责任。如果他连他们每天吃饱饭都做不到,那他这个汉王太没用了。

  他还告诉百姓,让他们吃饱饭只是刚开始,以后他们不仅能天天吃饱饭,还能顿顿吃肉。还能穿漂亮好看的衣服,还能上学识字,还能赚更多的钱……

  以前,沼泽府的百姓们是不会相信赵曜这番话,但是现在的他们相信。

  早稻收割还没有结束,赵曜安抚好百姓们后,就让他们回去继续收割。

  百姓们跪在汉王府门口感谢赵曜的情形,官员们亲眼目睹了。虽然他们不是汉王殿下,但是看到百姓们如此感激赵曜,他们心里也非常感动,同时也非常骄傲。

  今年早稻的收成这么好,他们也出了一份力。赵曜小朝廷的官员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当官,所以也是第一次看到百姓们感激涕零的画面。在这一刻,他们除了感到骄傲自豪,还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做官的意义。

  温道济红着双眼,哽咽地感叹道:“殿下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但是每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他都会非常感动。

  其他官员纷纷附和他这句话。

  郑谦在心里感慨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主公之前对我说的做官的意义。

  前些年,郑谦四处游历,见识过不少百姓贫困穷苦的情况,他心里虽受到触动,但是并没有太深的感慨。来到沼泽府后,他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他只想着做好差事,不让主公失望,至于百姓,他从来没有想过。当然,更没有想过得到百姓们的感激。

  方才看到百姓们真挚地感谢赵曜的一幕时,他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被深深地触动了,也终于理解很多年前赵曜对他说的话。

  “跟这样处处为民着想的殿下,是我们的福气。”温道济当初跟赵曜是逼不得已,现在他对赵曜彻底心服口服。“殿下被百姓们感激爱戴,我们可不能拖殿下的后腿,我们也要好好做差事,为百姓着想。”

  其他官员纷纷点头赞同。

  温道济和郑谦被同喜叫去见赵曜。

  赵曜一见到他们,就跟他们说了北方要发生蝗灾一事。他们听后,大惊失色。等赵曜说完如何解决蝗灾后,他们的脸色才变得好一些。

  “第一批早稻已经收割好,郑谦你明日就安排人收购百姓们的粮食。”赵曜吩咐道,“收买好后,我会派人把粮食送到北方,防止北方有人趁机抬高粮食的价格,让北方的百姓们没粮可吃。”

  “殿下放心,臣明日就去做。”贸易大会期间,户部赚了不少钱,不用担心没钱收买百姓手里的粮食。

  “殿下,这些日子从外邦那里买粮食也是为了送去北方吗?”温道济刚说完,忽然想到赵曜并没有动用户部的钱,一脸惊愕地问道,“殿下,您是自己掏钱买粮食送到北方?这是皇上的吩咐吗?”

  “不是父皇吩咐,是我自己决定买粮送到北方。”

  “您自己决定的?”温道济惊呼道。

  郑谦的表兄也非常吃惊。

  赵曜见温道济他们一副震惊的表情,反问道:“我不该这么做吗?”

  温道济连忙摇头:“殿下,这不是您该不该做的问题,而是这原本是京城朝廷该做的事情,您怎么想自己买粮送到北方?”

  “我这边粮食多,也方便去外邦购买粮食。”赵曜道,“虽然北方不是我的封地,但是北方的百姓也是大周的百姓,而我是大周的皇子,理应帮助北方的百姓度过这次的难关。”

  温道济并不是第一次认识赵曜,他认识赵曜很多年,虽不能说十足了解他家殿下的性子,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知道赵曜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博取好名声,更不是为了博取皇上的好感,他只是单纯地想帮助北方的百姓。

首节 上一节 521/6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