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第343节
贺莲芳见赵曜一脸见鬼的惊悚的表情,嘲讽道:“你以为你不说魏王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么。”
赵曜神色僵住,愣愣地看着贺莲芳。
贺莲芳看着他,没有说话。
赵曜回过神来,一脸震惊地问道:“二叔,你是怎么知道的?”
贺莲芳用看白痴的眼神望着吃惊不已的赵曜:“你为什么会觉得我不知道?”
赵曜在心里呃了一下,他一直以为自己不说,二叔就不会注意到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八哥。现在看来是他天真了。
他刚准备说话,就听到贺莲芳说道:“魏王跟南魏人来往密切,你觉得我会注意不到吗?”
赵曜僵硬了下,旋即讪讪地笑道:“我真以为二叔你不知道八哥的事情,毕竟八哥他是跟在太子身边的。”
贺莲芳觉得自己被赵曜小看了,气笑道:“你看我像蠢人吗?”
赵曜连忙摇头:“不像。”说完,他又赶紧说一句,“我是蠢人,竟然以为二叔你不知道。”二叔一直在调查南魏人的事情,以二叔的手段,怎么可能查不到八哥跟南魏人不清不楚的关系。
贺莲芳冷冷地看了一眼赵曜,问:“来,说说,为什么隐瞒魏王的事情。”
“这个……说来话长。”
“那就长话短说。”
赵曜见贺莲芳眼神冷冰冰地盯着他,如果他不说,就不会放过他。他只能把隐瞒的理由跟贺莲芳说了。
贺莲芳听后,毫不客气地讽刺赵曜:“你还真是维护你八哥啊。”
赵曜像个犯错的孩子,乖巧地坐好。
“我不是维护八哥,就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八哥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我的猜测,并没有证据,我不好说啊。”说实话,他到现在都没有证据证明那些事情是八哥做的。
“你既然没有证据,为何会认为是魏王做的?”
“我一开始并没有怀疑过八哥,觉得八哥是真的依附太子,后来太子遇刺,八哥为救太子身受重伤,差点丧命一事让我怀疑起八哥。”赵曜把自己当初的怀疑,一五一十地跟贺莲芳说了。
“你倒是警觉。”
“二叔,我真的不故意隐瞒你,你从来不跟我说八哥的事情,我怎么跟你提起八哥的事情。”赵曜低着头,右手食指戳了戳左手食指,“我以为你看不上八哥,我要是跟你说八哥的事情,你肯定不会相信。”
贺莲芳冷笑了两声,他当然不信赵曜这番说辞。
赵曜被贺莲芳锐利的眼神看得心虚,他讨好地朝贺莲芳笑了笑:“二叔,你今天跟我提八哥,我不就跟你说了么。”
贺莲芳瞪了一眼赵曜,没有再跟他计较隐瞒一事。
“说吧,你还猜测到了什么。”
“南魏人无条件支持八哥争夺皇位……”赵曜把关于他所猜测到一些关于魏王的事情,没有任何隐瞒地都跟贺莲芳说了。当然,也包括乌维是南魏人一事。
贺莲芳听完后,心中大惊。他没想到赵曜只是通过猜疑,就把八皇子所做的事情全部猜了出来,而且全都猜对了。
见贺莲芳看着他的眼神有些古怪,赵曜忙问道:“二叔,怎么了,难道我猜错了?”
“没有,你全部猜对了。”贺莲芳虽然神色如常,但是心里却非常震愕。“你八哥是南魏人。”
“什么?”赵曜惊得站起身,神色震骇道,“八哥怎么可能是南魏人?”
“你八哥的生母是南魏人。”
赵曜一脸诧愕,语气里充满难以置信:“八哥的生母就是一个普通的宫女,怎么可能是南魏人?”
“她是南魏人,并且被特意送进宫,为的就是爬上你父皇的龙床,生下龙子,然后上位。”贺莲芳言道,“不然你以为南魏人为什么无条件的辅佐魏王,为魏王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赵曜一脸恍然道:“难怪呢,我一直在纳闷南魏人为什么这么支持八哥。”他一直以为南魏人支持八哥,除了看中八哥的聪明和手段外,还看中八哥没有任何势力支持。现在看来是他想的太简单了。
等等,父皇之所以这么不喜欢八哥,难道是因为八哥的生母是南魏人?
“二叔,父皇是不是知道八哥的生母是南魏人?”
“你觉得你父皇会不知道吗?”
“果然如此!”
“大周刚建立的时候,除了八皇子的生母,皇宫里还有其他南魏人。”贺莲芳继续道,“你父皇当登基那几年,除了忙国家大事,还要忙着清除宫里的南魏人。”
赵曜突然想到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大惊失色地问道:“父皇是不是知道八哥的事情?”
老铁们,抱歉,刚刚写好的一章不满意,全部删了,明天重写,今晚就不更新了。
第311章 老八还真是没有让朕失望
2023-08-05
楚王和张弓彻底收复蜀地的消息传回到京城,令朝堂上下十分欢喜激动。
收复蜀地,一直以来是皇帝的心愿,也是过世的先帝的遗愿。先帝临终时,再三交代皇帝一定要干掉韩忠那个龟孙子,把蜀地拿回来。如今,终于把蜀地收回来,对大周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对于在这次收复蜀地立下功劳的将士们,皇帝下旨厚赏。对主动归降大周的韩忠的大儿子,皇帝也大方的奖赏他。
在奖赏韩忠之前,皇帝曾经和大臣们商议过要怎么赏赐他。有不少大臣提出封韩忠的大儿子为王,让他们韩家世世代代驻守在蜀地,这样能让韩家世世代代效忠朝廷。但是,何相跟刘太师认为这个提议不好。
何相他们觉得封韩忠的大儿子为异姓王,还让他的后代世世代代继承王位,这样只会让他们生出野心,日后他们韩家势必会造反,继续霸占蜀地。
蜀地已收回来,是大周的一个城池,不应该让一家人生生世世掌管。蜀地必须由朝廷掌管,这样蜀地才能彻彻底底归属朝廷。
皇帝认同何相他们的观点,不支持册封韩忠的大儿子为王。他下旨册封韩忠的大儿子为蜀地的太守,由他继续掌管蜀地。不仅如此,还赏赐不少金银珠宝给他。
虽然韩忠的大儿子能继续掌管蜀地,但是他手中的权利会消减很多。朝廷会派新的官员去蜀地任职。至于蜀地以前的官员,有一大半跟着韩忠的小儿子谋反,他们该斩首的斩首,该流放的流放,该坐牢的坐牢,该贬职的贬职。
至于跟着韩忠的大儿子的官员,大部分可以留任,但是他们并不能像以前那样任要职。
除了蜀地的官场进行了一番清洗,蜀地的世家、乡绅、商人等也都进行了清除。
这些世家、乡绅和商人绝大多数都跟着韩忠的小儿子造反,皇帝下旨让楚王和张弓他们抄了这些人的家,抄出来的财产令人惊骇。
皇帝和大臣们都没有想到蜀地这么有钱,抄出来的财产竟比国库的钱财还要多。
早知道蜀地这么有钱,还有那么多粮食,皇帝很是后悔没有早点打蜀地。如果早点打蜀地,国库就丰裕了。
皇帝这次还是派刘太师去蜀地处理后续的事情。蜀地不小,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刘太师今年得留在蜀地过年,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回到京城。
蜀地的军务方面的事情,皇帝交给张弓和宋德康一起处理。几年前,宋德康处理过扬州那边的军务,他在这方面有经验,派他协助张弓最为合适。
张弓要留在蜀地处理军务,暂时没空跟楚王一起回京受赏。不过,他派了他儿子回京受赏。
在年底前,楚王率领着镇蜀将士们凯旋回京。魏王自然跟着楚王他们一道回京。现如今,他们正在回京的途中。
在楚王动身回京前,皇帝原本想下旨接楚王妃和楚王的儿子回京。但是,楚王妃怀有身孕,暂时不便出远门,皇帝只好让她暂且留在梁州。至于楚王的儿子,也因为年纪太小,再加上楚王妃不来京城,皇帝也让他继续留在梁州。
皇帝下了一道赐婚旨意,把李厚慈赐婚给楚王做侧王妃。这道赐婚旨意是李妃亲自向皇帝求的。
李厚慈是铁了心要嫁给楚王,哪怕是侧王妃,她也愿意。如果她不能嫁给楚王,她便要去出家。李仆射他们拿她没办法,只好成全她。
之前,赵曜曾经去见过李厚慈,也劝过她,让她不要把所有心思全都放在楚王身上,她可以去做她想要做的事情,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李厚慈太爱楚王。她从小就被李妃接进宫里抚养栽培,而且她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大要嫁给楚王,所以她从小心里全都是楚王。长大了,忽然要她嫁给别人,她做不到。
赵曜见李厚慈对楚王用情至深,也不好再劝她去做别的事情。
此时的赵曜,正在楚王府,查看楚王府的重新装饰的情况。
楚王离开京城后,楚王府就一直空着,没人来打扫过。如今,楚王快要回京城,楚王府自然要重新修整一番。
赵曜仔细地检查了一番,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心里便放心了。此刻,他坐在炕上,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点心。
在一两个月前,赵曜把炕弄了出来。这段时日,京城的老百姓都在家里弄了炕。楚王府自然也要弄。
“殿下,这是楚王府,不是您家,您这样大摇大摆地坐在楚王府的炕上喝茶吃点心,合适吗?”同喜吐槽道。
赵曜非常厚脸皮地说道:“四哥的家就是我的家,再说四哥不会在意的。”说完,他在炕上滚了起来,“真暖和,真舒服。”
“殿下,奴婢真的佩服您!”同喜说着,朝赵曜竖起大拇指,面上满是钦佩的神色,“您竟然弄出这么暖和的炕,真的太厉害了!”自从殿下把炕弄出来后,大家都在夸殿下聪明厉害。
赵曜摆摆手,嘴上谦逊地说道:“小意思。”梦中的赵耀的老家有炕,但是他一直不记得这事。一两个月前,他才想起来这事。如果他早点想起来,这几年的冬天就不用挨冻了。
“殿下,有了炕,大家晚上睡觉就不用怕冷了。”同喜他的屋子里也弄了炕,晚上睡觉非常暖和。“炕真是一个好东西。”
赵曜一脸骄傲又得意地说道:“我弄出来的东西,哪个不是好东西。”
“是是是,殿下您弄出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于此同时,皇帝也坐在炕上批阅奏折。
自从有了炕后,皇帝基本上不在御书房批阅奏折,而是搬到承广殿的东暖阁批阅奏折。
孙奎端来一盏茶,语气恭敬道:“皇上,您先喝口茶吧。”
皇帝正好有些口渴了,放下手中的奏折,从孙奎手中接过茶盏。揭开茶盖,发现是菊花茶,他微微挑眉看向孙奎:“菊花茶?”
“皇上,您好像有些上火,喝些菊花茶降降火。”
“朕什么时候上火了?”
“皇上,太医说了,一直坐在炕上,容易上火的。”
皇帝没有再说什么,低下头喝了起来。上没上火不知道,但是一直坐在炕上容易口渴倒是真的。皇帝时不时都要喝茶。
喝完茶,皇帝便没有形象地倒在靠枕上。听到窗外冷风呼啸,他发出一声喟叹:“真是舒服暖和啊。”自从有了炕,除了上朝,皇帝一天基本上都待在东暖阁里,连睡觉也是。“小十弄出来的炕还真是一个好东西。”
“可不是么,自从有了炕,晚上睡觉再也不怕被冻醒。”以前没有炕的时候,他晚上睡觉前,会在被窝里放几个汤婆子暖被。睡觉的时候,怀里也会抱一个汤婆子,但是汤婆子不可能永远暖和,基本上到了半夜三更就不暖了,被窝也变冷了,那时他也被冻醒。
他现在年岁大了,经常在冬天的晚上被冻醒。但是,自从有了炕,再也不用担心被窝半夜变凉,能一夜暖暖和和地睡到天亮。
“这小子今年终于做了一件好事。”皇帝早已经下旨在大周各地推广炕,尤其是北方寒冷的地方。
上一篇: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