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911节
这是皇后的心意,想为儿子要点儿什么,他又怎么可能不同意。
换句话说,即便朱景洪不同意,这件事也无可更改。
“那就好……那就好啊!”
于是这件事就被定下了,朱景洪本来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叩谢了皇后的恩典。
没一会儿,宝钗也进了坤宁宫,众人便都守在皇后身边。
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朱咸铭也没有离开,而是与儿女们一起陪著皇后。
时间来到下午,皇后悠然醒转,在朱云笙的侍奉下,喝了半碗肉糜进肚,又与众人说了一会儿话。
这一幕,便让众人安心了不少,然后众人才在皇后吩咐下,各自离宫回府去了。
朱景洪夫妇被单留下,皇后又多问了些情况,然后才让他俩离开。
坤宁宫内,就剩皇帝还守著,这老夫妻似有说不完的话。
走出坤宁门,朱景洪没说太多,宝钗也没主动搭话,二人便这样静静走著。
太阳落山,天色已然暗沉,宫门落锁的时候快到了。
此刻龙禁卫军士正在换班,一队一队人马在沿著宫道整齐行径,遇到朱景洪时领队军官纷纷行礼。
当朱景洪走东华门时,却发现陆育新和张临二人等著他,看这两人的样子应该是刚下值。
“你先出去!”朱景洪对宝钗道。
宝钗依言离开后,朱景洪看向陆育新两人,然后他俩才主动迎了上来。
“拜见十三爷!”
二人行礼后,本想要跟朱景洪套近乎,哪知后者却先开了口。
“今天我进宫,你们龙禁卫和翊卫司的人,都向我行大礼……此事你们记著,下去把话传到,万不可再有此事!”
二人本想说这是大家表达敬意,可当看到朱景洪一脸严肃,他二人便不敢再嬉皮笑脸了。
“臣等明白!”
朱景洪接著说道:“凡事过犹不及,你们若真想为我好,往后行事就低调些,切莫为我招祸!”
这是只有对心腹才会说的话,陆育新二人自然是听得明白,于是便郑重点头应是。
“往后小心办差,其他的不必多说!”
“是!”
就这样简单聊了几句,朱景洪便走出了东华门,外面王府马车已经等待著。
上得马车后,朱景洪夫妻二人,便一路向王府赶了去。
回到府中,夜幕已临,阖府上下不敢睡下,依旧是全体出动相迎。
他的嫡长子朱慕桢,如今已三岁多了,见朱景洪靠近竟有些怯意,但这也属于是正常情况。
进得府内,在银安殿与众人聊了一阵,因天色太晚且朱景洪很疲惫,宝钗便命其他人回屋去了。
很快便有侍女伺候沐浴更衣,然后朱景洪就躺到了床上,很快宝钗也跟了过来。
直到躺在丈夫胸膛上,宝钗才确切感受到,自家的顶梁柱回来了。
紧绷一年的神经,在这一刻终于舒展,宝钗可以完全放松下来。
“你终于回来了!”
“辛苦你了!”
“苦倒无妨,只是感觉不安稳,不踏实!”
没有太多的修饰语,夫妻二人卸下了一切伪装,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著情感。
紧了紧怀抱,朱景洪方说道:“往后再不出去了!”
微微抬头,宝钗答道:“若真如此,我可安心了!”
“行了,先睡吧……这些天拼了命赶路,很久没睡过安稳觉了!”
宝钗没再多说,这一夜很快过去了,朱景洪睡得很安稳。
早上等他醒来,宝钗已经梳洗完毕,坐在床对面榻上翻阅奏报。
待其起身后,便有侍女进屋伺候梳洗更衣,忙碌了十几分钟朱景洪才收拾完毕。
“看什么呢?”朱景洪问道。
宝钗答道:“倪二今早送来的奏报!”
愣了一下,朱景洪诧异道:“他倒送得及时!”
“他每隔半月送一次,有关情况我都知道,你若不明可以问我!”
简单扫了眼奏报内容,朱景洪遂问道:“他们的人又变多了?”
“是多了一些,如今已有二百七十余人!”
二百七十多人听起来很多,但在皇城之内,左右翊卫司、左右龙禁卫、内廷二十四衙门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万五千余人。
二百七十对比两万五,也就算不得太多了。
“宦官有八十二人,其中内廷二十人,外廷六十二人!”
“宫女四十名全在外廷!”
“左右翊卫司一百五十四人,主要安插在了靠南诸千户所,其中东安门千户所有三十六人!”
对这种重要的事,宝钗自然是重点关注,此刻列举起来如数家珍
她最后提到的东安门千户所,便是许广福任职的衙门,负责的是东安门到东华门的区域。
坐到一旁椅子上,朱景洪徐徐说道:“过去一年他们没动手,但越往后……他们就越可能动手!”
宝钗点了点头,接话道:“东安门到东华门,我们进宫常走这条路,若是路上出个意外,那可就……”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
正面袭击他丝毫不怕,担心的是这些人放冷箭。
放冷箭是个笼统的说法,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强弓、火枪、火药包,甚至于是炮轰。
想到这些,朱景洪甚至生出想法,干脆自己先下手为强,把老四老六弄死算了。
可这也是想想罢了,且不说做成这件事难度大得惊人,即便做成了他也逃不掉干系。
那么最终,他又如何面对皇帝?难不成把老头儿也灭了?
历史上倒有人做成了,可也背负了不少骂名,且当年差点儿玩脱了。
朱咸铭不是李渊这等弱君,他也不如李世民有开国定鼎之宫,办成这件事的概率确实是不太高。
朱景洪在思索,一旁的宝钗盯著他看,完全不会想到眼前这人有多大胆。
好一会儿后,朱景洪说道:“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宝钗点了点头,答道:“是没这个道理,但依我看……只怕也防不了多久了!”
“什么意思?”
“我们可以等,他们等什么?”
“东宫最强有力的支持者是母后,如今母后病危……他们难道不急?”
“若母后……大限,他们只怕就得动手了,再等他们便没机会了!”
这番分析很有道理,对东宫来说确实如此,每等一天他们胜算就少一分。
至于朱景洪,一方面他希望东宫和老六完蛋,可另一方面又想维持现状。
之所以希望维持,是因为他和皇帝之间,需要这两位来做缓冲,否则父子之间不太好相处。
患得患失,得失之间,真就是很难把握。
“刚才提到了翊卫司,龙禁卫他们可有安插人手?”
龙禁卫非常特殊,三分之二是勋贵子弟,剩下是六品以上武官子弟,以及新科得中的武进士。
这些人,说是军中骄子,未来新星也不为过,他们没必要参于这些破事,毕竟这东西风险太高了。
事实上,龙禁卫中朱景洪支持者极多,这一块他本不该去担心。
可凡事就怕万一,谁知道太子有没有收买到人,只需几个就能起到一击必杀的效果。
“倪二未曾上报!”宝钗答道。
未曾上报,可不等于说没有,所以此事也得重点关注,朱景洪打算让陆育新二人留意。
朱景洪又说道:“还有一个,倪二上报说是二百七十余人,可这报上来的人……就是全部?”
房间内陷入沉寂,危机的存在让人心烦。
几息之后,宝钗起身道:“其实也不必担心,万不得已……我们可以逼迫东宫动手!”
“如何逼迫?”
走到朱景洪身后,宝钗替他捏著肩:“荣国府贾家,内里乱七八糟的事多,随便点出来两样,就够让东宫难堪了!”
“如此逼迫,他们焉能稳得住?再等他们就真没机会了!”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