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290节
“十三爷,您要的人都在里面!”薛蟠上前指引。
在侍卫簇拥之下,朱景洪徐徐往里走去,随口问道:“一共有多少人?”
薛蟠答道:“回禀十三爷,原本到京一百零五人,这段时间病死了两个,还有七人觉得熬不住走了,现在还剩九十六人!”
停下脚步,朱景洪转身问道:“熬不住?什么意思?”
“小人虽以重金聘他们来,但还告诉了他们……是朝廷要重用他们!”
“这几个月过去……十三爷并未召见,有人便以为是朝廷不用,所以这才走了!”
这话朱景洪听明白了,显然走的这几号人,乃是因“怀才不遇”而愤然出走。
如此说来,走的几人或许有真本事,留下来的倒更可能是为混好处。
紧接着朱景洪问道:“走的那几个人,都有什么特长?”
“这……”
这一句话,就把薛蟠给问住了,他哪会想到朱景洪会关心走了的人。
“嗯?”
薛蟠答不上来,便回头望向了贾芸,后者此刻被隔绝在核心圈外,跟贾琏二人站在一起。
“十三爷,此间事宜……小人专门委派了人来负责,他应该知道详细情况!”一边说着,薛蟠后背不停冒出冷汗。
“叫他过来!”朱景洪沉声道。
抬袖擦了擦额头汗渍,薛蟠转身喊道:“贤侄……赶紧过来,十三爷要问话!”
听到薛蟠这话,贾芸暗叹机会来了。
深吸了一口气,暗中给自己鼓劲儿后,贾芸迈步走向了朱景洪。
“小人贾芸……参见十三爷!”
看着恭敬跪在眼前的青年,朱景洪略微感到意外,他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此人。
虽未看过红楼原著,但看过电视剧的他还是知道,这贾芸算是红楼中难得的好人。
当然了,电视剧也只是电视剧,眼下可是真正的现实,朱景洪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起来回话!”
“谢十三爷!”贾芸小心站起来,勾着腰不敢与朱景洪对视。
“薛蟠说有七个人熬不住走了,这些人都各自有何特长?”
巷子里的事,从始至终都是贾芸负责,主事以来他方方面面都很清楚,面对问话此刻自是成竹在胸。
“回禀十三爷,有三人会造火枪,有两人擅长造火炮,另有两人……喜欢画船,想来是会造船!”
枪炮战船,未来扩张的重中之重,如果这几个真有本事,朱景洪便会尽全力把他们找回来。
当然了,眼下他还有更要紧的事,便是考察留下的九十多人。
迈步继续往巷内走去,朱景洪问道:“剩下的这些人,各都有何本事?”
贾芸正想答话,却被跟上去的薛蟠抢了先。
“回十三爷,剩下的这些人造枪造炮,造战船练水兵的都有,为把这些人召集到一起,小人还专门跑了一趟吕宋!”
薛蟠这话,不免有邀功之意,但朱景洪并不反感,毕竟人家正儿八经是替他打工。
只听朱景洪又问道:“这些人,都来自那些国家?会造枪的有多少?造炮的有多少?”
这些薛蟠是做过功课的,然而或许是因为太过紧张,详细数据他一时记混了,以至于连答都不敢乱答,只能把目光扫向贾芸。
(本章完)
315.第315章 贾芸:定不负十三爷重托
315.
2023-08-20
贾芸只得上前,给朱景洪详细介绍情况。
根据介绍,薛蟠找来的这帮洋人,西班牙人有三十多人,然后英国人有二十来人,法国人有二十来人,剩下零零碎碎各国都有。
人数虽多,却难保其中没有滥竽充数之辈,毕竟薛蟠开出了极高的工资,为了钱洋人一样啥都干得出来。
听着贾芸的介绍,朱景洪进了一处空院子,此处已设好了他的王座。
待他落座之后,朱景洪便吩咐道:“先叫西班牙人过来,我要一个一个问话!”
今日出行他从礼部带了翻译,而且薛蟠自己也找了翻译,所以双方交流不会有障碍。
每个人朱景洪都要问话,他要掌握最真实最细致的情况,才能根据实情向皇帝交出答卷。
他们这边正在问话,而另一头的荣国府内,贾家几个当家人也聚在一起。
贾琏和贾蓉,代表宁荣二府的未来,他们俩跟着去见朱景洪,家中长辈自是关心此事,所以此刻正谈论着。
“这些洋人,狂慢无礼,十三爷看得起这帮人,可真是奇也怪哉!”贾赦捋须说道。
“这位爷的心思,我们凡人哪猜得明白!”
贾珍的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在恭维,事实上却是在阴阳朱景洪,显然此前被逼退婚一事,在他心里仍旧耿耿于怀。
这时贾政说道:“十三爷年轻,喜好些新奇事物,倒也不足为奇!”
说这话时,贾政想到了自己年轻时,也同样喜欢标新立异,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
只是年长之后,承担起了家族的责任,他才内敛成了现在这样子。
沉默几息之后,贾赦说道:“琏儿和蓉儿已是龙禁卫候补,要争取让他们早些过关,琏儿这边有我盯着……珍儿你也得盯死自己儿子!”
“侄儿明白!”贾珍连忙答话。
“今天十三爷出宫,他们两个过去侍奉,这是对的……”
放下茶杯,贾赦接着说道:“若有十三爷提携,他二人补入龙禁卫后,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贾赦话音落下,客厅内沉默了好一阵,才听贾珍问道:“二叔……听说前些日子,秦家那位已下狱了?”
贾珍提到的“秦家那位”,便是指工部营缮司郎中秦业。
同为工部官员,提及此事贾政不由感慨:“三天前下的狱!”
听到这话,贾珍笑容更甚,说道:“这可真是报应!”
这件事说来就话长了,还得落到朱景洪身上。
此前他出宫到了王府,发现大门已悬挂“襄王府”匾额,还让此事被皇帝知晓了。
在封王圣旨未下之前,王府可以修匾额可以做,甚至可以将做好的匾放到王府,但唯独不能将之公然悬挂。
一旦挂出来,将皇帝置于何处?将圣旨又该置于何处?
官员们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一切只是因为工人们不晓事,自作主张把匾挂了上去。
即使工人们不知道,正常来说监工也明白其中厉害,看到之后一定命人取下匾额。
可不凑巧的是,朱景洪去的那天刚挂上匾,根本没给监工及工部礼部等官员反应时间。
消息一被皇帝知晓,便立刻命东厂进行严查,最终案情被破好一批人已被下狱。
负责制造、运送和安装的人,一共有四十八人已被下狱,并已大不敬之罪判了斩立决,并已于半个月前被处死。
然而事情还没完,朱景洪受封“襄王”只在礼部知道,消息泄露定然与礼部有关。
在东厂深挖之下,礼部三名主事被定大不敬之罪,只是给了他们一点儿体面,允许其在东厂大狱中白绫自尽。
与此同时,礼部负责制诏的一名员外郎被罢官抄家流放,一名郎中被罢官抄家遣返原籍。
除了这些中层官员被处罚,整个礼部亦被皇帝下旨申饬,并全员罚俸三个月。
礼部被处罚了,负责营建王府的工部,自然也逃不了监督不严之罪。
恰好,秦业便是工部营缮司郎中,先是他手下的员外郎和主事被查,而他也于三日之前被东厂收监。
事实上,事情到了秦业这一级,他本人其实责任已经不大。
毕竟由着他主管的营缮项目很多,具体是由下面属官负责,他只起到监督协调作用。
但皇帝气不过,不许结案那就得查,所以才会不断扩大牵连范围。
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圣旨这样严肃的事情,朱咸铭绝不允许有人隐满,所以这次他要杀鸡给猴看。
不出意外,接下来整个工部也会被申饬,罚俸也是极有可能的事。
“珍儿,话不能这样说,落井下石非君子所为!”贾政面带不满提醒。
贾珍却不改口,而是据理力争道:“二叔……他们订了亲又悔婚,难道就是君子所为?”
这话一出,还真叫贾政无话可说,以直报怨本就是圣人教诲。
贾家这边相谈不欢时,另一头朱景洪问话已开始了。
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里面滥竽充数的人不少。
这些人为了骗银子,个个宣扬自己有本书,会造枪造炮各种本事,但朱景洪从专业性角度多问了几句,多数人就都得哑口无言了。
例如说会造船的,朱景洪只是让其报出船只大小,才让其报出载重量后,利用浮力公式粗略一估,就知道这人是瞎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