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第373节

  “李靖可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你看李靖,他虽然看似在行险。但实际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密计划后的决策。”

  “没错!李靖就像蛰伏的猛虎,不出则已,一出必杀!”

  “相比韩信,我其实觉得李靖更强一些。”

  “确实不好说……要是把韩信换成李靖的话,不知道项羽能抗多久?”

  “……”

  “李靖敏锐地察觉到突厥人的犹豫,

  于是果断抓住时机,发动夜袭,

  竟然一举攻克了定襄。

  唐军的突然袭击,让突厥措手不及,

  颉利可汗不敌,只好向北退去。

  但在撤退途中,突厥军队又遭遇了李勣的伏击,伤亡惨重。

  面对如此困境,突厥只好向李世民求和,以图暂时缓解战势,寻找机会东山再起。”

  “突厥派遣使者前来求和,

  唐太宗李世民也相应派出唐俭作为使者,前往谈判。

  但这仅仅是李世民的拖延之计,意在迷惑突厥,降低他们的警惕性而已。

  果然,李靖等人对李世民的心意也是心领神会。

  于是他们在未经上奏的情况下,主动出击。

  此举,与当年韩信在郦食其与齐王谈判时出兵攻齐的情况,颇为相似。

  但不同的是,

  李靖的进攻更为迅猛,

  几乎在瞬间就将突厥军队击溃,并生擒了颉利可汗。

  唐俭也得以全身而退,避免了成为下一个郦食其……”

第291章 灭突厥,灭吐谷浑,如砍瓜切菜

  “李靖与李勣经过商议,

  决定趁颉利因为唐使慰抚而放松警惕之机,袭破之。

  但副将张公瑾觉得不妥,劝阻道:‘诏书已许其降,使者在彼,奈何击之!’

  他担心使者唐俭等人的安危,也觉得此举不符道义。

  但李靖认为战机稍纵即逝,不应因小失大,他以韩信破齐为例,强调时机的重要性。

  于是,李靖精选一万骑兵,

  备足二十日口粮,

  由白道连夜进军,

  李勣紧随其后。

  行进至阴山,遇突厥千余帐,俘获以随军。”

  “果然,颉利在见到唐俭一行后,大喜过望,放松了警惕。

  李靖命匡道府折冲都尉苏定方以两百精骑为先锋,

  利用大雾作掩护接近突厥牙帐。

  直到距离牙帐七里之地,突厥人才察觉唐军先锋,

  而此时李靖的主力部队也仅距牙帐十五里。

  苏定方率领的先锋部队斩杀了数百人,李靖随后率大军进攻。

  颉利自觉无力抵抗,乘千里马逃走.

  其部众大溃,唐军斩首万余人,俘虏十余万人,缴获杂畜数十万。”

  “颉利率万余骑兵突围,

  意图穿越碛口逃向漠北,

  却发现李勣早已率军等候多时了。

  眼看败局已定,颉利的部下纷纷投降。

  李勣俘虏五万余人后返回,

  颉利只得带少数随从向西逃往灵州西北的苏尼失处,意图投奔吐谷浑。

  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率军追击,迫使苏尼失交出颉利。

  但颉利见情况不妙,连夜逃跑,后被苏尼失追捕。

  不久,李道宗的副将张宝相率军袭击苏尼失的营地,活捉了颉利,苏尼失也投降了。

  至此,昔日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汗国彻底灭亡。

  从阴山到大漠的广大地区,全部并入唐朝版图。”

  “唐灭东突厥,

  不出三月而竟其功,其中主帅李靖居功至伟。

  李靖延续了他一贯的用兵诡谲的优点,兵贵神速,出敌不意,攻敌不备。

  加上他胆识过人,敢于深入敌后,

  最大限度地达成了战争的突然性,

  使敌人防不胜防,终致一败涂地。

  这种战术在定襄之战,和阴山之战中都得到了完美体现。

  此外,李靖的指挥如行云流水,丝毫不拖泥带水,

  大胆、自主、灵活,

  对敌人穷追猛打,

  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这就是李靖用兵的精妙之处。“

  看到这儿,

  李世民忍不住点头赞许道:“李靖用兵深得朕心,大唐的第一军神,实至名归!”

  “卫公用兵如狂风暴雨,迅猛且出其不意。偏偏他又有洞察一切战机的能力,做他的对手,实在太难了。”

  “是啊!有卫公这样的对手,那无疑是一生的噩梦啊!”

  视频继续直播,

  “唐灭东突厥一战,

  不仅雪洗了国耻,彻底根除了北疆的长期隐患,

  更极大地提振了唐朝的国际声望与地位,

  使得唐太宗李世民被众国尊称为‘天可汗’。

  李世民大喜之下,大赦天下,并举行连续五日的欢庆活动。

  太上皇高祖李渊得知东突厥已被平定,也喜不自胜,感慨道:

  ‘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战后,为表彰李靖的杰出贡献,

  唐太宗封他为代国公,

  并委以尚书右仆射的重任,相当于宰相之职。

  李靖虽身居高位却从不居功自傲,与同僚和睦共处,多次受到唐太宗的嘉奖。

  名相王珪赞誉他为‘才兼文武,出将入相’,

  这无疑是对李靖最贴切的评价。”

  “李靖六十四岁时,以足疾行动不便为由,主动请求辞官归隐。

  李世民心里本来就对功高震主的李靖小心提防着,

  如今见他如此识时务,主动卸去了官职,自然欣然应允。

  在送别之际,李世民不失时机地发表了一番褒贬并存的训诫:'自古富贵而能知足者甚少,纵有才能不及或身体衰颓,犹不肯放权者也。'

  李靖对李世民的弦外之音心知肚明,

  但他一如既往的全盘接受,

首节 上一节 373/4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融合圣主,祖龙竟让我监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