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855节
“尤其是南直隶、浙江。”
“再令卫所里的光棍,去广西娶土人女子为妻;蛮兵则娶汉家女子为妻。”
“这样一来,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嘛。”
广西移走百万男丁,土司还算个屁啊。
朝臣目瞪口呆:“陛下,那些土人,如何配娶汉家女子?”
“那你说怎么办?”
“想令其汉化,只能娶汉女啊。”
“朕也舍不得,没办法。”
朱祁钰很无奈:“而且迁移蛮兵,不知道还要闹出什么事来呢,只要他们肯离开广西,问题就解开了。”
胡濙跪在地上:“陛下,此策怕是耗费极多啊,内帑确实有钱,但如此花费,未免太过浪费了。”
在朝臣眼里,没人把底层百姓的命,当成命。
尤其是那些土人。
按照朝臣的观念,直接活埋,一劳永逸。
“出些钱就出些钱吧。”
朱祁钰财大气粗:“重点是江浙女子,怕是会嫌弃又丑又黑又不会汉话的土人啊。”
这倒是。
王竑却笑道:“陛下之前下旨,令罪犯到漠北塞边,这些罪犯家中多有妻子,不如将其妻赐予土人,一劳永逸。”
论狠,还得看你啊。
“这个办法好,反正都是些罪人,去了漠北,也回不来了,要妻子也没用了,干脆嫁给那些土人。”
朱祁钰还有一层深意,他要搅乱江南士绅的根基。
这些蛮兵,就是好人选。
“广西也缺教化,传旨从民间招募一些秀才,去广西任官。”
“而山西、河南、山东空出来了。”
“把革除宗室的朱家人,填充进去。”
朱祁钰也在缓解京畿的压力。
“陛下,山西不行!”
胡濙认真道:“山西乃形胜之地,不能让宗室进入。”
“那就去河南和山东,湖北可以吧?去湖北一些。”朱祁钰道。
“陛下圣明!”
朝臣磕头。
“西北地广人稀,寇深总给朕上奏章,说甘肃贫瘠,人太少了。”
“朕打算把些宗室派过去。”
“诸卿意下如何?”
朱祁钰其实就问胡濙。
胡濙认真思考。
关中之地,已经彻底没落了。
就算有宗室试图造反,成功率也小,关键西北正有被染绿的风险,让宗室去西北做士绅,说不定是好事。
北方除了山西外,都可以让宗室去。
“陛下。”
“老臣以为治理西北,当首治宗.教。”
“西北胡汉杂居,多为胡,少为汉,甚至已有胡化的风险。”
“陛下以宗室填充西北,乃是扭胡为汉,是大好事。”
“只是老臣觉得,当将佛道移入西北,和宗室一起去,让汉风席卷西北。”
“若想大治西北,甚至还要改其教义。”
胡濙说得很小心。
因为西北很复杂,距离京师较远,不浴王化。
重点是西北土地贫瘠。
无法支撑太多人口。
就算移民过去,土地也承担不起。
想治理,难之又难。
“邢国公呢?”朱祁钰看向于谦。
于谦犹疑:“微臣不敢妄加置喙,不如您询问寇督抚,看看他的意见。”
“也是,移民之事不急。”
“朕就让寇深说说,该如何大治甘肃。”
朱祁钰笑道:“王卿所担忧是对的,宗室及其庞大的姻亲关系,聚集于京师,如今京外又有百万民夫云聚。”
“京畿的粮食压力实在太大了。”
“酌情外移,看看哪里缺人口,就往哪里填充。”
看得出来。
皇帝心情极佳。
因为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通过改制,皇权进一步膨胀,文官集团从副皇帝,跌落成打工仔,皇帝能不开心吗?
看得出来,皇帝的目光已经移到了北方。
求订阅!
(本章完)
第205章 不遵圣旨的后果,就是杀无赦!筑京观,把蒙人杀怕了!
河套。
经过四个月的建设,在长城外建设了一片城池。
建造速度不快。
主要原因是缺建筑材料。
关中不再是汉唐时代的关中了,经过一千多年的糟践、摧残,关中残破,一眼望去,光秃秃灰蒙蒙,荒芜陈旧破碎。
曾经肥沃的关中,正在沙化、黄土化,建筑耗材,几乎找不到。
原杰上书朝堂,求中枢想办法,调建材到河套。
如今木材多的多在南方,如云贵两广,木材都是极多的,但运送到河套,运输成本太高了。
再就是东北,运输成本也高。
近的山西,被京畿连年砍伐树木,从景泰年间开始,京畿过冬找不到树木,就跑到山西砍伐,导致山西水土也在沙化。
现在的江西,找棵树都难,何况是成材的老树呢。
漠北倒是有大片的树林,但要翻越沙漠,没有水路可走,运输成本更高了。
皇帝御批,令从云贵两广运输木材到河套。
皇家商行成立木材行,亲自管这事。
当然了,既然是商行来做,就是商业行为,河套是要付钱的。
督抚陕甘的寇深听说了,也向皇帝上书,求中枢调拨木料入陕甘。
皇帝全都批了。
据说云贵两广的木材生意大热,多少商人做木材生意。
为了方便运输木材,皇帝下旨令地方浚疏河道,勾连水系。
而范广,则在包头练兵。
范广赤膊着,和兵卒一起操练。
包头和五原两城是最先建成的。
沿着黄河构建棱堡,辅以墩台,构成一道道防御阵线。
大仗没有,小仗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