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102节
他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认为他爹的功劳,可做祖,文章里极尽吹嘘他爹的功劳,仿佛在解释,我可不是恨我爹呀,你们可别摸黑我。
朱祁钰就变成了明世祖。
谥号。
朝中议论纷纷,主要是明朝是谥号太长了。
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太宗,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关于朱祁钰的谥号。
朝臣一致推举是武。
谥号就是:辟天扬道肇极立运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武皇帝。
谥号字数和太祖一样多。
简单点说,朱祁钰,年号景泰,庙号明世祖,谥号,武皇帝。
后人就会这样叫他,世祖武皇帝。
礼部有人,想用太。
朱见漭差点抽死他,我爹刚死你们就要欺负我是不?
太皇帝,那是朱祁钰该叫的吗?
骑太祖脖子上了?
老皇帝刚死,你们就作妖?
而关于朱祁钰死后焚尸,又闹起来了。
这次不止朝中吵闹,民间闹得更凶,很多人跑到宫门口闹,认为世祖皇帝有大功于大明,不该死后受如此酷刑折磨。
天下人反对声音巨大。
朱见漭都疯了,如果老皇帝没在录音里面说,他根本就没打算按照圣旨办。
可老皇帝留了一手,特意录了一段录音,公之于众了。
这段录音却不得不放,这是老皇帝临终前下的圣旨,想在这个世界留下最后一段声音。
可他撒手一去,不用发愁了。
却把难题留给了他。
给老爹上世祖,已经不孝了。
真把老爹给焚烧了,再五马分尸,他朱见漭明天就得被赶下皇位,再说了,他也不想啊。
这是一世骂名!
零点正常更新
进群 927283491
抱歉,李东阳死了,忘记了
(本章完)
第458章 帝尸永镇山河,成化来了
朱祁钰不在乎烈火焚身,朱见漭在乎啊。
他不在乎五马分尸,朱见漭怕被骂啊。
偏偏朱祁钰留下一道难题给他。
阴谋论的人,肯定会说他朱见漭恨他爹的遗嘱,所以给他上了世祖这个庙号。
朝中吵得不可开交。
藩国也凑热闹,一致认为,不能破坏他爹的尸身。
可能他们并不知道,他爹是怕被盗墓啊,明十三陵就明晃晃的摆在那,早晚被人把尸体抠出来展览去。
与其以后当猴,不如现在给烧了。
这就叫先见之明。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可惜他的后人太蠢,非得让他当橱窗里的展览品,他可不想当木乃伊啊,那些法老现在可都在大明展览呢,被那些游客指指点点的滋味可不好受。
整整吵了一个半月。
帝棺停灵在白虎殿,总这样停着也不是办法,万一尸变就坏了。
朱见漭暗示王恕拍板,王恕已经在家装死了,因老皇帝病逝而伤心过度,王恕已经不上朝了。
让余子俊拍板,余子俊也跑了。
反正现在朱见漭看谁,谁就请病假。
谁也不敢拍这个板。
关键是老皇帝不下葬,他朱见漭没法登基,他守孝时间是三天,早就过了,按照流程,都该准备登基大典了。
可老皇帝无法下葬,难道等明年去?
尸体倒是不会臭。
关键朝政拖不起啊,民间的谩骂声充斥朝野,他必须得压下去。
终于在景泰七十年,九月初一,朱见漭决定,火葬!
朱祁钰尸身被焚烧,分成六份。
分别葬在北面捕鱼儿海省的,贝加尔山旁。
南面,葬在马六甲省吉隆坡,海边。
西边,葬在天山省,安集延。
东面,葬在勘察加半岛,最南端。
西南,葬孟加拉省,恒河河口。
留下一小部分,葬入京师明陵。
每一份骨灰送葬的路上,都是人山人海,当地百姓自发的给老皇帝送葬,哀鸿遍野。
老皇帝要用自己的骨灰,镇守大明。
五地,都建造了陵寝,陵寝规模不大,在景泰六十九年建造的,仅耗时十六天就建成了。
没有任何陪葬品,只有一个简单的骨灰罐,放进去,树碑立传,在外立庙。
一共立六庙,各教都要立一座庙宇。
还有一座纪念堂,陈列老皇帝生前用品和手稿。
下葬过程,天下百姓亲眼看见,而且在石碑上标注,不许有任何陪葬品。
等于告诉盗墓贼,不用忙乎了,里面啥也没有。
墓碑的规制也不高,也不限制百姓出入,允许任何人祭拜。
就在老皇帝下葬第二天,祭品就堆满了整个陵寝,又过几天,几条街都被祭品堆满了。
而且,天天都有人在陵寝外哭泣。
朝中只能下旨,允许祭祀老皇帝,但禁止燃烧祭品。
这道圣旨可被民间骂翻天了,你不孝顺你爹,我们孝顺陛下,你还管啊?
朱见漭已经在九月初七,继皇帝位。
成为大明朝第八位皇帝,年号成化,于景泰七十一年,改元成化,为成化朝。
他现在也犯愁,民间都在骂他不孝。
怎么解释这些暴民也听不进去。
行,骂就骂吧,我脸皮厚无所谓。
但不让伱们祭祀,因为每次祭祀都会引起火灾,会烧死在外面哭泣的人。
关键是,朝廷越管,烧得越多,外面跑来哭泣的人越来越多,都不怕死亡的在那里哭,好像他们亲爹死了似的。
还有人跑到陵寝自杀,说是为了殉葬老皇帝。
朝中三令五申,老皇帝临终前下了圣旨,取消殉葬制,不许殉葬。
朝廷越下旨,主动去殉葬的人越多。
朱见漭只要管,就被骂。
他爹在民间的影响力太大了,而且景泰七十年,熬死了三代人,实在深入人心。
再看看他爹留下的那段录音,全是向着百姓说的话,百姓不爱死他才怪了呢。
最有意思的,朱祁钰的陵寝,有人自发的组成守墓卫队,心甘情愿给他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