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980节
大明要在恒河口,设立一座京师,叫恒京。
别看孟加拉省地盘不大,却是大明土地最肥沃的地区,也是大明最重要的粮仓之一,朝廷最重视的地区之一。
所以,朝廷要建一座京师。
朝廷在整个百越之地,建了三座京师,还会在婆罗洲建一座京师,一共四座京师,足见朝廷的重视程度。
这座恒京建设,目前还没有定下地址。
有朝臣提议,直接升达卡为京师即可,或者用孟加拉省最大的贸易港,吉大港。
可内阁商议后,还是觉得新建城市。
无论达卡还是吉大港,都是孟加拉省最重要的城市,建立新京的目的,不是为了吸血整个孟加拉省。
这座恒京,既然是新城,可自由发挥的余地就非常大了,朝廷想效仿汉朝建筑风格,修建内城,再融合印度风格,修建一座外城,再融入西方各国的风格,修建一座万国城。
未来恒京建成后,城市风格就是旅游胜地。
朝廷预期投入二十亿,三十年内完工。
还有伊教信徒提出,修建一座圣城,也得到了中枢批准,但钱需要信徒集资,朝廷只能出一小部分。
为了信仰,愿意倾家荡产的人很多的。
钱很快就集齐了。
仿照耶路撒冷建造的圣城,也是最先动工的。
朱厚煐到达的时候,圣城正在建造中,本来圣城应该作为内城的,可信徒却觉得繁华的城市会影响清修,就选择在外城的外城建设。
作为六教忠实信徒,朱厚煐大方地捐出自己一个月的俸禄。
孟加拉除了沿海城市外,基本就是一个农业大省,除了笔直的高速公路、铁路之外,几乎就是个大屯子。
不过,在这里种地的老百姓,耕种的不是自己的土地,而是公司的土地。
土地承包新制度,在景泰四十年时通过的,允许公司承包土地,搞大规模种植。
因为土地是否允许承包,朝廷吵了十几年,都担心土地兼并,农民手中没有土地了,农民会造反。
可别忘了,大明当时已经进入工业化了,搞土地承包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让农民赚钱更多,是提高工农生活水平的。
农民把土地承包出去,收取租金,劳动力则去沿海城市打工,赚两份钱不香吗?
朝廷又没说把土地收回去。
只是在之前是不允许承包的,农民就是农民,工人就是工人,泾渭分明,甚至农民入城打工是被严重歧视的,朝廷也不支持。
因为,当时工业化并不彻底,并不稀缺大量劳动力,把劳动力绑在土地上,更有利于城市工业化发展,而农村又能给城市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两全其美。
可是,随着工业化发展如火如荼,机械被批量制造出来,生产效率提高了,土地上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而工厂又稀缺劳动力,这个时候就要给农民解绑,鼓励农民进城打工。
这是政策原因。
所以,在景泰四十年时,朝廷力排众议,直接颁布圣旨,允许土地承包,并且鼓励百姓承包土地后,进城打工。
从景泰四十年之后,国民生产总值在飙升,工业化进展也在飙升。
原因就是解绑了农村劳动力。
如果之前,鼓励农民进城,就是大大的错误,当时城里的工厂无法提供过多的就业机会,农民进城,就会挤压工人的生存空间,最终导致两个人都没活干。
闲散劳动力多了,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治安混乱、越来越穷、懒惰成性等等弊病。
所以,朝廷对农民进城是十分防范的,直到景泰四十年,蒸汽机的诞生,工业化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工厂革新,蒸汽革命轰轰烈烈开始。
自然就稀缺了大量人口。
朝廷就因势利导,鼓励农民进城。
土地却绝不能荒芜,法律上就不允许。
就需要有人接手。
朝廷就出了土地承包政策,鼓励农民进城打工,把农村土地承包出去,并没有指定承包给谁,可以承包给亲戚,可以承包给大户,可以承包给公司,这是农民自愿的。
而不愿进城打工的农民的,以前一家十口人就种五顷地,富不了饿不着,现在亲戚朋友进城打工了,他们就可以以租赁的方式把土地租过来,我家来种。
这样的话,进城务工人员富了腰包,在家务农的农民也富了腰包,彼此双赢。
至于那种大公司,想去农村包地,并不容易的。
即便是景泰四十年,农村宗族力量也是极强的,如果不经过农村宗族,外人根本就没法在一个村子包地种地,别说资本了,朝廷都不行。
所以,景泰五十五年之前,垦殖公司都没发展起来。
反而都是本村大户,批量收购土地,然后再雇佣本地农民种植,因为大家都是亲连亲,彼此信任,雇佣人的时候又肥水不流外人田,用的都是自家人,每个村子都是这样的小天地。
直到景泰五十五年之后,大公司开始收购大户手中的土地,打破了本村土地垄断生态。
资本入场,百姓是无法阻挡的。
可是,朝廷却非常警惕资本入场土地,担心资本拥有土地之后,掌握了粮食,就有造反的资本。
所以,朝廷不断出台限制资本控制土地的政策。
可以说是一边用资本敛财,一边防备资本掌握土地。
可在景泰六十年之后,资本却忽然越过了政策,触角伸向了民间,大肆收购土地,搞公司制种植。
到景泰六十五年,民间土地有60%落入资本手里,这可超过了警戒线。
景泰六十六年,就是今年,朝廷忽然控制了很多农业资本,杀抄了十几个,重新将土地控制回朝廷手里,并全部打散,恢复景泰五十五年的土地承包生态。
同时,朝廷出台政策,明令禁止资本进入土地市场,禁令三十年。
大明和其他国家不一样。
明人对土地的喜爱,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所以明人喜欢买房子,喜欢囤房子。
朝廷就知道明人的秉性,所以必须控制土地。
现在的大明,控制土地、粮食、水、矿产、电力、铁路,这些都是大明的核心,任何人都不许碰。
在这一点上,阁部官员是支持朱见漭的。
就像孟加拉,前几年都是公司在承包土地。
今年又打回原形,又本村大户来承包,禁止资本入场。
农民是拍手称快的。
因为资本什么德性?初期低价垄断市场,中期随便定价,使劲薅羊毛,后期则是彻底摆烂,把一个行业搞死为止。
承包土地也是,前几年给农民好政策,让农民赚得盆满钵满,比承包给大户合适,所以他们就把土地承包给了资本。
可这几年,资本不断压榨土地租金,并且出现了拖欠的情况。
农民前期享受的甜头,早晚会连本带利还回去的。
这就是资本的德性。
朱见漭出手,让土地承包恢复原生态,吃到苦头的农民能不拍手称快吗?
那些大户也惨。
之前见利忘义,把土地转包给资本,刚开始吃到了甜头,这两年连饭都吃不起了。
因为资本越过大户,直接和农民洽谈,把他们踢出局了。
前几年还能赚到钱,这两年直接吃土,有的都送外卖去了。
这次朝廷出手,大户们也拍手称快。
至于资本高不高兴,朱见漭可不管那些,因为人都死了,不高兴就去阎王爷那诉苦吧。
朱见漭继太子位后,对资本的限制,无处不在。
并且,今年杀了多少资本家,从大资本家到小资本家,甚至到民间为富不仁的富户,全都逃脱不了朱见漭的屠刀。
话说回来。
当初,大明占领孟加拉时,朝臣建议是分封出去的,老皇帝当时也想分封出去。
可是在发现孟加拉这片土地太适合种植了之后,满朝文武,一致认为保留。
事实证明,这块土地供养了大明两三亿人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供养更多的人口。
这也是大明四十亿人口的底气。
未来,恒京建设成功后,孟加拉省也会成为交趾一样的超级富省,很有可能超过澜沧省和湄公省。
因为建立京师,朝廷就要投入海量的资源,源源不断的投入进来,会造就孟加拉省的经济腾飞。
朱厚煐在孟加拉省过年。
这边过年,伊教风味很浓郁,作为一个虔诚的伊教徒,朱厚煐还是第一次过伊教年。
他最大的感触是,没有猪肉,牛羊肉真纯真好吃。
全国有很多卖清真肉的,基本都是伊教徒开的,这种肉,在当地都很受欢迎,因为肯定没掺杂猪肉,大家吃着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