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948节

  仅仅一天,东厂诏狱就满了,拷打死了四十多个人。

  朝堂上人心惶惶,各府衙官员万分惊恐,担心下一个被抓走的就是自己。

  第三天,厂卫、黑冰台、皇城司所有番子出动,从京师到地方,无时无刻不在抓人。

  景贵文案发生第七天,被拷打死的人数达到172人。

  而牵扯出来的人,已经过万了。

  整个大明,都笼罩疾风暴雨之中。

  当朝首辅刘健,去东宫求情,结果刘健被闲置在家,谢迁帮刘健说情,谢迁被闲置。

  朱见漭日日上早朝,却不许朝臣提景贵文案,让景贵文案发酵。

  不止牵连到了文官,交国公方寿详、阳武侯薛举等十几家勋爵,都被抓捕,丢在诏狱里拷打。

  有勋贵求情,也被朱见漭夺职闲住。

  有人去宫中求见老皇帝,老皇帝却称病不能见人,摆明是了支持老四。

  李东阳撺掇诸多老臣,刚要去哭门,却传来老皇帝病重的消息。

  朝臣肯定想去探视,却被朱见漭都给拦住了。

  把王恕、杨信等老臣气得跳脚。

  杨廷和上疏请辞,朱见漭自然不批,还留中不发,把杨廷和气个半死。

  可景贵文案牵连出来的人越来越多。

  案件已经从景泰六十四年的京察,查到了层层贪污,查到了公器私用,甚至查到了吏部升迁潜规则。

  被抓捕的人越来越多,反而拷打死的人越来越少。

  那些被拷打死的,多是抱着必死之心的替罪羊,想用这种方式,阻止朱见漭继续查下去。

  可朱见漭不吃这套,打死拉倒。

  结果,查出来的真相,是越看越触目惊心。

  吏部升迁,看似是考察功绩,其实看的是党派,看的是站队,朝中已经萌生了地域党,比如浙党、昆党、秦党、越党等等,这些势力盘根错节,形成一张张编织好的大网。

  官员想升迁,要么投入这些党派之中,要么就寻找朝中靠山,可劲使钱。

  近十年升迁上来的官员,有60%是富商之子,那些富商靠有钱,把儿子送入朝中当官,然后可劲撒钱,处处开绿灯,让他儿子顺利升迁。

  可是。

  他当官就是为了爽吗?肯定得把成本收回来呀。

  怎么收呢?

  在地方搂,从朝中拨款中想办法,反正经手钱的地方,都能刮出二两香油。

  这么庞大的帝国,金钱计算是以亿计算的,每一道刮个几百块,谁能看得出来?可刮了几百道呢?一个亿能剩下几个钱?

  然后就巧立名目,把道路捣毁、制造事故、让这钱凭空消失就好了,再制一本糊涂账,任谁来也查不清楚,然后挑个替罪羊出来,让他背锅就好了。

  当官的哪有不贪的?

  别说当官了,就是地方一个小虾米一样的吏员,都往自己手里划拉钱,都会利用职务之便赚钱。

  地方富户,地方富户,是谁呀?

  都是跟朝廷官吏擦边的人呗,肯定不是无权无势的老百姓。

  纵然老皇帝一直希望官吏上升渠道透明,上下通畅。

  也就想想吧。

  没钱想升官?想都别想。

  有人会说,科举还算公平,有真才实学是能考上来的?

  那是景泰三十年前,考上来的都是有能力的,可之后的科举呢,不过一个形式罢了!

  朝中官员的儿子,哪个不是科举上来的?

  他们个个都有真才实学吗?

  这里面的门道也不少。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没什么是买不来的。

  人情世故,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

  景泰四十二年时,朝中短暂出过一个禁止商人子女从政的圣旨,执行两年,看进士名单,确实没有商人之子了,可他们不会冒名顶替吗?不会改名换姓吗?

  现在,朝中大员背后哪个没有大财团支持?

  那都不是有几个亿的富商,而是几百亿上千亿的大财团在背后,才能让他们呼风唤雨。

  谁敢说,一定是官员操纵财团呢?

  在景泰四十四年,这道政策就停止了,当时老皇帝正当壮年,却无法阻挡资本在控制朝堂的力量,二十年过去了,资本对朝堂的渗透进入到什么阶段了?

  朱见漭看完所有密奏后,就看到了一个字,钱!

  吏部的潜规则,归根结底一句话,用钱换官。

  前些年做的还算隐秘,现在嘛,全是明码标价,中间还有掮客。

  朱见漭派人去抓这些掮客的时候,基本都自杀了,以为线索会断?

  他直接调隋国军队,去抓捕这些掮客。

  大明军队被腐化了,隋国军队不听你们的吧?

  甚至,朱见漭正在寻求从德国借一支万人军队来,看看那些都听不懂汉语的来到大明,会如何搅动风云。

  “老四,来了?”病重的老皇帝,此刻神采奕奕,还在苟着。

  “爹,传您病重的消息,未免有诅咒您之嫌?”

  朱祁钰摆摆手:“无妨,咒死就咒死,快九十了,够本了,你准备得如何了?”

  “触目惊心啊。”

  朱见漭苦笑道:“天下全都烂了,地方不是最先烂的,是中枢先烂的,由上而下的烂,到今天已经是巨大的毒瘤了。”

  “说怎么解决。”

  朱祁钰早就说过,天下早就堕落了,朱见淇不过是接盘侠罢了,也正因为他没本事,才烂得越来越快。

  “儿臣觉得只杀无用,治标不治本。”

  “必须将财团和政治分割开来,不然大明早晚会变成财团的天下,甚至老朱家,也只是财团的玩物罢了。”

  朱见漭很悲观:“可政商分离,谈何容易呀?”

  “太祖建立大明时,设立的诸多制度,如今看来多么有先见之明啊,那本大诰,将如何治政理证写的明明白白,可后人却都视而不见。”

  他想从大诰中寻求灵感,从中汲取营养。

  朱祁钰却道:“大诰写的是好,但过于理想化,治理朝政哪能如书本一样按部就班?一切都设计好的?”

  “不可能的。”

  “现实世界是随机而变的,哪有什么一成不变?得活学活用,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

  “跟人打交道,为人处事,都是大学问,是随着年龄增长、经历事情越多,一点点总结出来。”

  “而且,每个人处置政务都有个人的风格。”

  “老四。”

  “可知为何官员从景泰三十年时,开始败坏的吗?”

  “因为朝臣用了三十年时间琢磨朕,把朕琢磨透了,所以朕就变成了个傻子,开始被人随便摆弄。”

  “老大呢,他从小就被这些人教导,他的三观就是这些朝臣帮他建立起来的。”

  “朕的儿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个个勤勉,若说性格有缺陷可能,但说是个笨蛋蠢猪,怎么可能呢?”

  “可你回过头再看看老大。”

  “那不就是文官想要的样子嘛。”

  “文官用了三十年,雕琢成的一件艺术品,而在用了二十年之后,发现不好用,就抛弃了他。”

  “伱呢。”

  “现在还没人琢磨透你的套路,所以你才在朝堂上尚能呼风唤雨。”

  “老四啊,等有一天你被琢磨透了的时候,也会跟朕一样,变成一个傻子一个瞎子,最后在后宫里装死,苟延残喘罢了。”

  朱祁钰话说回来:“不过,政商分离,从古至今都是不可能的。”

  “据朕所知,现在官员家里,儿子们都是一个从政,一个从商,一个从军,彼此打掩护,而一个庞大的家族,则是分工明确,才能保证传承。”

  “就算你有巨大的魄力,能够拆分大家族,让血缘关系淡薄,再变成一夫一妻无妾制,那也是丈夫当官,妻子从商,生三个儿子,还是回到了原点。”

  “除非你能让天下人,只生一个孩子,但你能做到吗?”

  “朕做不到啊。”

  “政商分离,只是理想状态罢了。”

首节 上一节 1948/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