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914节
现在登上去京师的火车,距离继位只有一步之遥。
天下百姓已经翘首以盼了,虽然百姓没什么参与感。
杨一清并没有和朱见漭聊太多,他只是负责将朱见漭安全送入京师,仅此而已。
按照速度和路程计算,朱见漭入京需要三天时间。
这三天,可能是杨一清人生中最漫长的三天,纵然有拥立之功,可对五十七岁的朱见漭来说,这拥立之功可有可无。
他可不是内藩继位,而是国外回来的皇帝继位。
他的大商,虽比不了大明,但也是藩国中最大的国家,整个东欧,他说了算。
这一点,杨一清心知肚明。
所以他对朱见漭只是冷眼观察而已,只希望这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而不像朱见淇那样,让人失望。
此时。
虞王受到了刺杀,幸好有吴王刺杀在前,提前做好了防范,才没有被刺杀成功。
却让虞王受到了惊吓。
心里那点不切实际的想法,立刻打消了,当个屁太子啊,他都被刺杀了,再敢做白日梦,估计死的就是他满门了。
朱见漭不讲武德,连亲弟弟都下手,这个王八蛋,等他继位后,他的虞国肯定要完蛋了。
他越想越怕,越怕越想,导致茶饭不思,精神不好。
自然就无暇接待朱佑柛了,再加上朱见淇都被废了,一个废太子的第七个儿子,谁会在意呢?
虞王十分无情,老大没用了,所以他就立刻和老大脱离关系,开始跪舔老四,结果老四还刺杀他,他哭着还得舔。
这就是人性。
朱佑柛莫名其妙感受到了人情冷暖。
他的任务还要继续,国内并没有人来传旨,让他停止任务,自然是照常。
他不算纨绔,但为人木讷不善言辞,也是个宅男。
所以,他草草结束访问虞国。
从虞国出发,去郤国。
郤国,在爪哇岛上,国土一直往东到东帝汶,就是说,爪哇本岛、怒沙登加拉两个岛,加上东帝汶群岛,全是郤国领土。
在南海上,形成一个一字型。
郤王朱见涞,和沈王朱见浒、息王朱见泗关系都不咋地,三国因为小岛没少有纠纷。
但是,郤国却非常富裕。
人口1.7亿,粮食主要出口给周国。
所以和周国关系很紧密。
别看郤国属于亚洲,和大明隔海相望,却抱紧周国的大腿。
朱见淇当太子的时候,大明没有扩张的野心,只要守住庞大的国土就足够了。
所以郤国要抱紧周国的大腿,当好小弟,别让大周给灭了。
可现在局势不一样了,商王来了。
商王是个马上皇帝,看看他在东欧打下的领土,就知道这家伙秉政,一定会具备可怕的扩张属性。
那么,扩张方向,会在哪里呢?
从地图上来看。
苏门答腊岛、爪哇岛、怒沙登加拉群岛、东帝汶、到马鲁古,就形成了大明南海的闭环。
而拥有整条岛链,大明就将内地团团锁在一起,任何国家都无法在海上突破大明的领土。
那么,大明会不会先拿虞国、郤国、息国、沈国开刀呢?
这四个国家,是最弱的。
好,就算大家和朱见漭有兄弟情。
可朱见漭的儿子,朱佑梐,跟他们是没有任何感情的,他继位之后,会不会拿叔叔们开刀?
一定的!
因为朱见漭就带着极强的侵略属性,这个人登基后,大明对藩国的态度,一定会转变的。
不止从战略角度,从经济角度看,战争也是必然的。
别说什么同根同源,早些年大明国内叛乱少了?
发生经济危机,最好的办法是转移矛盾,就是战争。
而国外一堆软柿子,朱佑梐一定会挑几个下手的。
所以。
郤王朱见涞在收到圣旨后,立刻和周王联络,寻求周国庇护。
同时,郤王联络息王和沈王,希望三国摒弃前嫌,一致对外。
本来还要联络虞王的,结果虞王遇刺,不见任何人,这就导致了四国联盟少了一个国家。
从虞王的举动来看,是在和老大做切割,巴结老四去了。
估计他还没看清局势。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朱见漭登基,一定会改变世界局势的。
各国的洲内纷争,很有可能在第一时间团结起来,对付朱见漭。
朱见淇当皇帝,大家没人把他当回事。
朱见漭登基,那么就是如临大敌,大明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有利有弊吧。
朱佑柛眼里的郤国,人非常多,旅游资源丰富,国家建设也跟随大明的脚步,算不上弱国,但也不是什么强国。
如果朱佑柛是将军,他有把握在两年内打下郤国。
朱佑柛察觉到了郤王的变化,不由得苦笑,以前他爹当太子的时候,诸王可不惧怕他,基本都是各过各的,结果商王继太子位,却搞得人心惶惶。
原来藩王真的不怕他爹。
也许,皇爷爷换太子,也是好事吧。
在郤国盘旋几日,他北上息国,息国在苏拉威西岛和马古鲁群岛,正巧坐在地震带上,地震火山海啸如影随形,可谓是十分倒霉。
偏偏本岛苏拉威西岛,也是最贫瘠的,相对来说,马古鲁群岛是好地方,最早的香料群岛就是马古鲁岛。
所以息王朱见泗,撒泼打滚要这个岛,如果没有马古鲁群岛,他估计都要换地方继藩。
息国人口,是全世界人口最少的国家,国民仅有3700万人。
不是息国不想生,而是息国生不起啊。
息国最大的出口物的硫磺。
因为火山多,火山喷发后,就有硫磺工忍着烫冒着山火,去采集硫磺矿,息国几乎有上千万人,是硫磺工人。
虽然硫磺工人赚的不少,但不体面,工作劳累赚钱还少,这就造成了大量息国百姓大量逃亡。
有的逃回了国内,有的则去了宋国,很少量的逃去了郤国。
息国反而成了亚太地区最穷的国家。
近两年息王有点破罐子破摔了。
年轻劳动力外流,难以挽回,是根本没法进入工业化的。
这就直接导致,息国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不如北面的沈国、南面的郤国,远不如东面的宋国。
息国越来越弱,偏偏息王还欠儿,穷兵黩武,四处招惹。
宋国是寻找存在感,息国是纯属活不下去了,四处碰瓷儿。
穷山恶水出刁民,息国遍地是刁民。
刁民多,就能打仗。
而息王知道自己这块地方破,所以他对土著是是半杀半汉化的,基本都征召为兵,为他征战沙场。
效果很显著,偷偷打了几场小仗,息国也悄悄当了几年小霸主。
可随着工业化进程开始,息国就落后了。
所以息王摆烂了。
没法工业化,就使劲生孩子摆烂。
咱们就穷,往死里穷。
穷到你不敢打我,打我,你就要养着几千万穷兵黩武的国民,你就要陷入战争泥潭。
然后,息王就跟富裕国家要。
跟大明要,跟宋国要,跟大周要,跟郤国要,跟沈国要,跟谁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