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850节

  藩国是不停往后退,一点都不要,甚至让着让着,大明全占帕米尔高原,国境线还在往兴都库什山脉推进。

  这又是一大块破地烂地。

  管理难度巨大。

  里面还生存着野人,你敢信,都这年代了,还有野人,不止有还很多呢。

  本来大明治理西域难度就大。

  加上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治理难度翻了十倍,帕米尔将军府,都是懵逼的,驻地是一年比一年外迁,到现在,都已经迁到伊什卡希姆了。

  这块地形,和隋国差不多,全是高原,土地沙漠化严重。

  大明哪里是扩地啊,完全是种地干活,还是烧钱干活。

  每年往这些荒漠土地上投资,高达上千万,全是在种树。

  大明本来就拥有整个乌斯贜。

  比后世地图大很多。

  再加上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脉东面,地盘看着大,毛用没有。

  景泰六十二年,大明统计贫困地区,帕米尔地区上榜,倒数前五名,帕米尔、兴都库什、青海、乌斯贜。

  一个比一个穷。

  朝廷还不能不管,得掏钱养着。

  关键是,混进来一些不是华夏苗裔的人,进来享受大明福利,这让民间十分不满。

  这些人压根就跟华夏没毛关系啊。

  哪怕找历史,咱们硬贴上点关系也行啊,怎么找也没有的,一点关系没有。

  还得进来享受最好的福利。

  大明的低保,都给这块人用了。

  老皇帝想着,烂地都占了,咱把喀布尔给占了吧,兴都库什山脉里也就这块是个明珠。

  结果,许国不干了!魏国不干了!宁国也不干了!

  之前三国就因为喀布尔差点干起来。

  怎么可能让大明摘桃子呢。

  哦,感情是好地你们抢,烂地全都归大明了。

  老皇帝当时气得够呛。

  还有杜尚别和塔什干,景泰五十九年,大明向魏国索要杜尚别和塔什干,结果遭到魏国的拒绝。

  魏王一个劲哭诉,说国内穷啊。

  老皇帝气得吐血,直接说,要不把帕米尔高原送给你,魏王直接不说话了。

  反正就是不肯将杜尚别和塔什干交还给大明。

  这两座城市,可是大明建立起来的。

  这个白眼狼。

  烂地全都归大明了,一块好肉都没吃到。

  就跟横断山脉似的,烂地都在大明,好地方被安南给抢走了,红河平原,就是横断山脉的精华地带,结果没在大明。

  大明占领了,安南又复国了。

  也就老皇帝没在计较。

  换了太子登基,一定会和魏国翻脸,和魏国打一仗。

  该说不说,魏国吃相确实难看。

  等到大明把帕米尔高原清理干净,再治理成功,这些藩国肯定会舔着大脸跟大明要的。

  他们不是不要地盘,而是不要烂地,建设好了,大家都眼馋,都想要了。

  可到时候可不是老皇帝当家了,他们再想要,就得打一仗了。

  (本章完)

第394章 许国宁国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

  许国,江都。

  朱佑榷兄弟传圣旨,并送上老皇帝亲笔密信。

  许王朱见浙是唐皇后嫡次子,是朱佑榷的亲叔叔,可朱见浙对亲侄子的态度,还不如伊王。

  说实话,许国的地理不好不坏

  刚建立封国时,主要国土位于印度大沙漠四周,沙漠里全是无人区,而沙漠之外,又群山林立,全是低矮高原型地形。

  这地方,本来是印度西北方的天然壁垒,许国横亘在这里。

  随着消灭中亚诸多汗国,许国又得到整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南方地盘,国土面积暴增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一下子富饶了几百倍,因为印度河流域啊。

  现在的许国,包括整个巴基,喀布尔以南,外加印度大沙漠,面积辽阔。

  改道狮泉河的时候,就讨论过印度河水会变少的问题,会影响印度河流域的生态,影响产粮。

  整个印度河流域,就在许国。

  发源于乌斯贜狮泉河,流到印度,就叫印度河了。

  叫印度河的地方,现在也不在印度,在铁子境内。

  别人不知道的是,这样一个荒漠型的国家,其实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玉米出口国。

  像魏国、伊国,甚至大明都需要进口许国的粮食。

  帕米尔将军府,所有粮食来源,全从许国购买,可想而知许国有多么多的粮食。

  本来,许国建都于印度河大平原之上,是在景泰五十八年迁都至此。

  因为许国想摆脱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并主动引进重污染企业进入许国。

  许国主要生产纸张、皮制品等,以前提供原材料,运去大明生产,这几年大明产业链向外转移,他们成为大明皮鞋的主要进口源头,已经快成为世界皮鞋之都了。

  立国近三十年,许国总人口1.4亿,汉人1亿,本地土著约3000万,阿富汗人700万,少数族裔三百万左右,有波斯人、中亚人、印度人、欧罗巴人等等。

  近几年,许国鼓励生育,人口翻倍似的增长。

  正常来说,狮泉河改道后,印度河流域应该衰落下来,但勤劳的汉人来到了这片土地上,许国从上到下搞灌溉工程,对印度河水进行了治理。

  朱见浙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投资几千万,治理印度河。

  让本就富庶的平原,更加繁荣。

  土著纯属靠天吃饭,也不治理也不管理,随便撒几粒种子就能吃饱饭,妥妥的天选之地。

  而狮泉河截流后,土著出现了历史第一次大灾荒。

  汉人来到这里后,都骂土人,汉地那么烂贫瘠成了什么样子啊,大明照样干成天朝上国。

  这地方,换汉人来种,能种出個世界强国。

  上天是很公平的,给了一个人金锄头,就会让他变得懒惰,而给另一个人一块烂地,就会赐予他相应的勤劳。

  许国立国后,对印度河流域进行规范化治理。

  并大量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从秦汉开始,汉人就懂得保护水土,若按照土著种地的方式,几百年就能全种成沙漠。

  朱见浙在诸多皇子中,并不出色。

  但他有一份大毅力。

  和他大哥朱见淇很像,有韧劲儿,有耐心,愿意等。

  许国从进口粮食国家,变成出口粮食大国,全靠干出来的,一点点改造出来的,一粒一粒粮食种出来的。

  狮泉河改道是大明国策,绝不会动摇。

  许国必须接受印度河被截流命运,必须得想办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修建大坝储存淡水资源,人工二次分配水资源。

  朱见浙上疏皇帝,皇帝将治水司官员派来许国。

  想方设法的利用水资源。

  最终再次造就了印度河流域的腾飞,粮食亩产量逐渐暴增,景泰五十七年时,正式成为粮食出口国,而且越出口越多。

  对于正在沙化地区,正在持续不断的种树。

  种树这东西,不是一口气种一百万棵就可以的,是要根据土地承载力,计算出最大容树量,好好养护的同时,再慢慢地逐年增加。

  不然树种多了,反而会造成荒漠化。

  治理环境靠的是一个长劲儿,是个慢活儿。

  朱见浙能力在诸皇子中排不上号,却很有长劲儿,这些年总计种树造林几百万亩,荒漠正在减少,人口正在增多。

首节 上一节 1850/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