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780节

  民间声音戛然而止。

  但,很快中枢就下旨,适当提升奴隶地位。

  大明奴隶高达3亿,其中官奴占大半,因为各地建设,用奴隶是划算的。

  这些年,中枢一直在释奴。

  一些对大明有贡献的奴隶,不但被释放,还发放明籍,发放田产、工具,甚至铺面等福利,有的还担任吏员。

  预估总释奴人数在3000万上下。

  发布圣旨后,提升奴隶待遇,尽可能保证奴隶生命安全,奴隶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至于释奴,中枢也讨论过。

  但皇帝不同意,认为这些都是外夷,被大明奴役过,一口气释放上亿奴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

  这种矛盾,会埋下分裂的种子,未来社会不安定因素。

  朝中重臣却不担心。

  看看这些年释放的奴隶,他们对大明的归属感,远超他们的母国,再说了,要相信大明的同化能力。

  同化异族,大明最擅长了。

  别管什么肤色,只要在大明三代,就会彻底变成明人,永远不会变的那种。

  太子和太孙也支持释奴,因为未来二十年,大明都没有大工程了,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奴隶。

  而把奴隶变成人口,这些奴隶都是熟练工,会大大提升工厂的运转,同时,大明要为藩国修铁路,这些人能做劳工,好处多多。

  重点是,中枢要负担官奴的吃喝用度,是一笔大开销。

  景泰五十六年,中枢下旨,放宽奴隶对大明贡献体系,允许给奴隶发放明籍。

  第一批释放的是,为大明工作十年以上的奴隶,转为明籍。

  人数高达3700万。

  朝廷负责妥善安置,并给他们发放功劳牌,朝廷承认他们为大明做的贡献,而非奴隶。

  算是为他们正名。

  此举是为了收买奴隶人心。

  中枢计划,未来十年内,持续释奴,官奴数目控制在5000万左右,保证基建用途即可。

  未来中枢也不再向外购买奴隶,至于民间奴隶,中枢也觉得适当减少。

  景泰朝,最重视教育、水利、道路、汉化。

  截止到景泰五十六年,全国27亿百姓,已经全说汉话了,包括臓区、蒙区,也通行汉字。

  即便方言有区别,但一笔写出来的是一样的文字。

  这是教育的功劳。

  但民间教师缺口量巨大,如今活跃在民间的教师队伍,有300万左右,远远达不到社会需求量。

  而这些教师,多是小学、初中教师,高中、大学、太学的教师稀缺到了极致,掌握经义的老先生,门槛儿巨高,不肯入官学任教,他们都开设学宫,办自己的学校。

  就相当于贵族学校。

  当初为了鼓励教育普及,皇帝是鼓励民间主动办学,集合中枢和民间的全力,普及教育。

  这就造成了,民办学校,远多于官办学校。

  民办学校师资能力强,因为办学的都是地方德高望重的老顽固,他们本就学富五车,能力高绝,因为各种原因不肯为中枢效力而已。

  官办学校,多是后来培养的师资力量,被动学习的人,和主动学习的人,知识掌握情况完全不能比。

  知识可不是死的。

  是要活学活用的,学知识是要用的,而不是应试考试的。

  大明只有两场应试考试,一场是高考,一场是科举,高考是义务教育的必经之路。

  科举,则是当官的考试。

  对科举士子而言,高考是手拿把攥的,基本都是高考尖子生,才能研读经义,进而参加科举,入仕为官。

  皇帝重视教育,朝廷自然就非常重视人才培养。

  大明各行各业人才井喷,和重视教育有直接关系。

  从三年义务教育,到今天已经是十二年义务教育了,走完义务教育,就要考虑人生道路了,而这个选择权,是交给学子自己的。

  想走仕途,就进入太学研读经义。

  如果想走技术人才的路,可以深造,也可以立刻去找工作;如果去企业行政岗位,也可深造,也可直接就业。

  大学,可不是混混就行的,上了大学就放飞自我了,那是不行的,大学学的是生活技能,如果你不学,毕业就失业。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路,考取基层公务员,但现在没人愿意做这行,基层公务员是没有上升途径的,连以前的吏都不如。

  而且,不是铁饭碗,是半聘用制的。

  基层公务员多是军官转业、举人实习的职位,想入仕,必须参加科举。

  明人全都早熟,基本四岁就要上一年级,十六岁高考。

  大学四年制,二十岁参加工作。

  若想从政,就要考研,研究生考试是严进严出,模拟的是科举考试,被民间称为小科举。

  太学不止是研读经义,也有化学、物理、人体、历史、哲学等等学科。

  学生可以选择提升从业技能,也可以转行从政,一门心思研读经义。

  前几年,苦读经义的人很多。

  结果科举无门,因为科举太卷了,研究生参加科举就别开玩笑了,得继续读国子监,读完博士,才能科举,参加科考第一关,考取秀才。

  大明27亿人,27亿人都想当官。

  就知道有多卷。

  科举一直以来就卷,景泰年间更卷了,即便是扩招,一个举人都难考,何况进士了。

  因为科举试卷鸡贼。

  出的题目特别活,不限于几本经义,涉及所有知识,什么都可能考,就看谁积累的多,谁命好。

  读完大学,再经过科举的千锤百炼,上来的都是精英。

  而这,是皇帝当初的构想。

  其实,景泰四十六年,皇帝就发现中枢无人可用,因为上下通道被关闭。

  皇帝杀了一波,重新打开通道,从基层吸纳大批人才上来。

  并进一步收紧科举,要学以致用的人才,吃苦型人才,懂经济的人才,胸怀天下的人才。

  对基层官员的考核,进行了一定程度更改。

  皇帝要的是能人,是全才,是天才。

  科举反正比以前更难了。

  皇帝希望卷,越卷,杀出来的人才越厉害。

  但只要考上举人,不愁找一份工作,大明人才井喷,人才不特别缺,但藩国缺人才呀,他们可以去藩国做官。

  科举以景泰二十五年划分。

  景泰二十五年以前,大明科举是维持古代科举制度,变革不多。

  但之后,科举难度翻倍增长,景泰五十年之后,科举难度,是以前的百倍。

  杀出来的都是全才。

  天文、地理、军事、政治无一不通,本国历史、外国历史,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全都得懂。

  机械记忆的根本就没用,题目出得特别诡异,角度刁钻,若不了解透彻,很有可能掉进坑里。

  对于科举出题,皇帝虽没有发言权,但是要过目的,皇帝不满意,直接罢了官职。

  景泰四十一年,春闱。

  出题人出的题目,过于机械化,皇帝事后看完试卷,直接免了出题人的官职,重新出题,重考。

  当时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直说这样的庸才,抓紧滚出朝堂,这等庸才如何治国?

  皇帝虽没受过正统皇帝教育,但他从小就读书,这些年奏疏一份没落的看完,肚子里总有几分墨水的。

  自己不会写诗,但诗文好坏还是能看出来的。

  从那之后,题目变得更加灵活、刁钻,甚至得用诡异来形容,把考生难得想吐血。

  而这,恰恰是皇帝需要的,需要人的应急能力,身居高位的官员,很重要的一条是急智。

  皇帝喜欢诗词,太子妃精通诗词,每次有宴会,皇帝就会把太子妃诏来,吟诗一首。

  还出资为太子妃办了个诗词比赛,每一首诗词他都看了。

  他经常感叹,大明为何没有李杜那样的诗才啊。

  当时首辅王竑,跟皇帝说,大唐诗人如此多,因为写诗和政治挂钩,会写诗的人就能当官,所以文人挖空心思写诗。

首节 上一节 1780/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