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691节

  主要是女人不许带走呀,强行留下,配给明人了。

  走的都是男人。

  “印度精英吗?”

  姚夔冷笑:“那些印度精英,满脑子都是女人,来大明几年了,也没做出什么显著成绩?”

  “这几年处死了多少?”

  “陛下,明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哪里还有什么外夷,比明人更加优秀呢?”

  那些印度精英实在不像话。

  关键没有拿得出手成绩,还天天谋求政治地位,居然还把印度教给引进来了。

  去年中枢对他们进行分级考核制,考核不成功的,一概诛杀,不问缘由。

  要的是精英,不要废物。

  朱祁钰摆摆手:“朕的意思是,机械、化学方面,大明确实不如欧罗巴。”

  “朕想吸引一批精英进来,落户大明,为朕效力。”

  “欧罗巴有几百年的技术积累,大明虽然在极力敢追,但速度太慢了。”

  “干脆吸引一批人才进来。”

  王竑却开口道:“陛下怎知吸引进来的,一定是人才?而不是骗子呢?”

  朝中重臣皆认为技术不如文化重要,文化不如血统重要。

  引进来这些人,为了让他们变成明人,肯定要许以婚配,两国联姻,就会造成一些混血儿。

  民间混血儿是很多的,舆论也比较大,对混血儿是比较歧视的。

  皇帝近来纳了一个混血儿,就是为了消弭民间舆论,让民间将这些人视为明人,决不许歧视。

  如果继续吸引人才进来,难保大明血统不会被混淆?

  问题是,大明从景泰二十四年,开始实行严格保护制度,而这些新人进来,他们会忘记自己的母国吗?

  他们会不会做间谍?把大明的东西,窃取回国?

  他们的孩子,到底是明人?还是他们国人?

  “诸卿有没有意识到,近几年技术发展变慢了?”

  “造船、军械、机械、钟表、化肥、农药,涉及各行各业的技术,都发展进入瓶颈了。”

  “这和大明实行保护法有关系,欧罗巴诸国也防备大明,不肯将书籍卖给大明,反而从奥斯曼买来的书籍,像是篡改过的,都不太对。”

  “而欧罗巴这些技术,必须承认,比咱们先进,毕竟他们有几百年的积累,又是如春秋战国一样,诸国林立,各国赛着研究。”

  “楚王传来的消息,英国已经从英法战争中恢复了元气,正在寻求扩大非洲殖民地,法国也在扩大非洲殖民地。”

  “现在是奥斯曼横在中间,一旦奥斯曼被大明联合诸国击败,欧罗巴的势力,就会横跨奥斯曼,来到大明。”

  “所以,朕着急啊。”

  朝臣认真思索,大明各项技术,都进入了瓶颈期。

  想快速解决难题,就得引入欧罗巴人才,为大明效力。

  “陛下,老臣觉得够用了呀。”

  王复行礼道:“做任何事都会遇到瓶颈期,遇到了就慢慢克服便是,而现在的技术,对大明而言,完全够用了。”

  “技术难题,若都不自己克服,什么都指望着中枢,指望着您操心。”

  “那么这些厂子直接关停便是。”

  “老臣觉得,引进些西夷人才,这些人的技术方式和咱们的未必一样,说不定还会推倒重来,不如自己来克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王复这番话,得到了重臣的高度认同。

  “太子,你怎么看?”朱祁钰沉吟。

  “回陛下,儿臣认为王阁老的话有道理,但也有问题。”

  “地方确实不能事事求中枢,中枢也管不过来,也不会管。”

  “但机械是朝廷要务。”

  “楚王已经控制了索马里地区,建立了楚王国,而今对奥斯曼磨刀霍霍,奥斯曼已经逐渐切断了和大明贸易。”

  “失去奥斯曼这个中转站,大明和欧罗巴等于断了联系。”

  “而近几年,中枢和皇室,都成立了很多大品牌,每年生产出大量高端订单,光凭国内是吃不下的。”

  “而随着机械行业进入瓶颈,人工成本增加,那么民间就会有大批工厂倒闭关门,而指望着工厂吃饭的市民阶层,就会失业,没了饭碗。”

  “这些年大明承平,是因为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

  “可一旦失去了外贸订单,民间会出现大量失业人群,大明有十九个城市,人口达到了五百万!”

  “这个数字多可怕,本宫就不说了,您们心里都明白。”

  “而工厂想自救,要么是提高效率,要么是扩大市场订单,后者几乎不可能了。”

  “大明人口5.7亿,婴幼儿占据两亿大多,未来潜力大,现在成年消费人口却很少。”

  “而和奥斯曼开战,大明就只剩下印度、帖木儿和金帐汗国几个市场了,这些国家吃不下这么多订单。”

  “只能考虑提高效率一条路了,只能研发机械,用机械替代人工,降低劳动成本、生产成本,把价格打下来,让工厂里的工业品,进入千家万户,让百姓吃得起。”

  “诸位请想一想,大明近六亿人口,多么庞大的市场,只要价格降低,仅凭咱们自己,就能吃进去这么多订单。”

  “虽然利润降低了,但也保住了就业,大明起码不会乱。”

  朱见淇洋洋洒洒,说了一堆。

  诸卿轻轻点头,太子长进了,懂得站在全局看问题了。

  其实,这是大明第一次经济危机,大明开放十五年,遇到了经济危机。

  “所以陛下提出,攻克技术壁垒,光靠咱们自己不行,得引进技术人才。”

  朱见淇认真道:“所以这一点,本宫是支持的。”

  “王阁老,您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引进了技术人才,肯定要放在国企的,怎么会放在民间私企呢?”

  “私企想学,只能跟在国企屁股后面,绞尽脑汁的去挖人、去偷师。”

  “而这期间,咱们扩大了消费人群,同时又学到了新技术,等民间泛滥的时候,国企又能革新新技术了,何乐不为?”

  “至于您担心的长相问题。”

  “您大可不必担心,现在的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很高的,就像本宫,并不觉得混血儿长得多丑,反而觉得挺好看的。”

  朱见淇纯属胡说了,他的混血儿侧妃,到现在都没怀上呢。

  这年代的审美,就是鹅蛋脸,皮肤白皙,温润如玉,最看重的是性格,其次才是长相。

  接受不了后世的审美。

  王复看着侃侃而谈的太子,脸上露出笑容,他可没少教太子啊。

  今天的太子,真的长大了。

  “太子之言有道理。”

  “但是,欧罗巴和大明几乎切断了联系,如何吸引人才来大明呢?”

  “还有,人家的人才,为什么要来大明呢?”

  王复问他:“咱们拿什么优势,吸引人家来?横跨大洋几万里,漂洋过海来大明,图什么呢?”

  “欧罗巴诸国,并不知道大明强大。”

  朱见淇认真道:“只要咱们在欧罗巴眼皮子底下打一仗,他们就知道了,东方有一个极为厉害的天朝,是世界霸主。”

  “人都是慕强的,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才,自愿进入大明的。”

  太子十八岁了,近两年见识、手腕突飞猛进,虽然谈不上是什么治世明君,起码也算勉强合格了。

  最重要的是,他能延续朱祁钰的理念。

  朝臣看着太子,脸上露出满意之色,他们亲手教导出来的太子,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大明交到他的手上,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王卿,您怎么看太子这番话?”朱祁钰看向王复。

  “回陛下,太子殿下这番话如暮鼓晨钟,让老臣汗颜。”王复表示满意。

  “王卿太惯着他了,您的眼光,能就看到这点吗?”

  朱祁钰笑道:“哼,太子的话,不过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而已,您不戳破他,是给他保留颜面啊。”

  朱见淇一愣,我说的这么好,亲爹还不满意?

  “请父皇指教。”朱见淇不服气。

  朱祁钰就喜欢他又菜又爱玩,笑着说:“你所说的一切,都建立在大明在欧罗巴打胜仗的前提下。”

  “项忠,你来告诉他。”

首节 上一节 1691/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