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639节

  “陛下,此事怕是无解。”白圭苦笑。

  “暂时是无解,但还得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推广雅言。”

  朱祁钰道:“还有,选哪里的方言做官方话。”

  “以前用雅言,但声调并不是特别标准,带着浓郁的口音,朕觉得无法让百姓通用。”

  “得挑选出一种语言,清晰表达汉语含义,还能让所有人听得懂,字正腔圆,词语达意。”

  朱祁钰还是想用普通话。

  但是,大明的雅言,和普通话差距特别大,这年代还没找到普通话,甚至朱祁钰自己都不会说了。

  那就集合百家之长,创造出普通话。

  “陛下此言甚是,文字、语言乃传承大事,丝毫马虎不得。”

  李贤十分重视:“老臣觉得可成立一个部门,把天下方言采集回来,然后根据天下方言,创造出一门语言,让天下人去学。”

  “既然是官方话,那么就要简单易懂,起码说出来,无论说哪种方言的人,都能听懂,这是前提,不然根本没法学。”白圭补充。

  朝臣议论一番。

  “此事不急,慢慢来便是,用百年时间推广下去,就是好事。”朱祁钰知道,没有电,根本没法彻底推广普通话。

  但电力革命是二次工业革命,中间跨度怕是要一百年。

  下朝后,朱祁钰背着手往养心殿走,一路思考。

  看见几个太监围着个东西,议论纷纷,冯孝立刻过去叱骂他们,他们过来请罪。

  一个老太监慢慢走过来:“老臣拜见陛下。”

  “许彬,你不在司礼监,来这作甚?”朱祁钰也惊叹于许彬是真能活啊,马上九十岁了,还在司礼监里担任秉笔太监。

  看来六根不净,是活得短的根源啊,于谦是不是……算了,都那么大岁数了,万一挨一刀,不知道能不能活。

  张永退下去后,司礼监由董赐和梁芳共同掌印,因为他们缺乏经验,皇帝就把许彬调到司礼监担任秉笔太监,一干就快十年了。

  张永闲置几个月后,率船支下西洋去了。

  许彬帮朱祁钰做了大事,所以他可自称臣,叫皇帝为陛下。

  “陛下,皇家商行研制出了蒸汽机,老臣看了看,十分惊叹。”

  什么?

  朱祁钰吓了一跳,蒸汽机模型,在十年前就有人画出来了,但做出来的一直达不到标准。

  正说着呢,几个太监搬来一个大东西,就是蒸汽机。

  闵节见礼后,开始介绍蒸汽机。

  确实是蒸汽机,但不是改变时代的蒸汽机,这是基于古希腊的蒸汽机模型,制造出来的高压锅蒸汽机模型。

  你说这东西不是蒸汽机吧,确实是,但你说这东西能用吧?还真想多了。

  其实蒸汽机,早在一世纪就提出来了,还做出了雏形,真正改变时代的是一千三百年后的瓦特蒸汽机,在瓦特之前,很多代人前赴后继的改良,最终才成功的。

  看着闵节唾沫星子横飞的讲解。

  “拿回去继续研究吧。”

  闵节心里咯噔一下,知道皇帝不满意,但这不就是蒸汽机吗?哪里不对?

  “朕不说其他的,这东西一年能造出来几个?”朱祁钰问。

  闵节不说话了,他造了两千多个,就这一个成功了,别说应用了。

  “你儿子闵珪不错,你要学他,做事脚踏实地,拿回去重做。”

  朱祁钰刚抬脚进殿,又转过头来:“你将你所发现的一切,写一篇文章,发布在报纸上,中枢会下旨,让天下人研制这蒸汽机,朕希望快点看到成品。”

  “冯孝,传旨的时候告诉天下人,能研制出可用于工业的蒸汽机,赐金符。”

  冯孝大吃一惊,金符可是免死金牌啊,国朝赐的人不多。

  进殿的时候,冯孝小心翼翼问:“皇爷,那蒸汽机,到底有何妙处?”

  “有了它,大明疆域再翻一倍,也能统治得了。”

  冯孝吃惊,但不怀疑。

  朱祁钰还说得小呢,蒸汽机诞生后,工业革命就进入了快车道,有他在大明抄作业,能快速进行电力革命。

  在西域。

  春暖花开,物资再次运送。

  封冻了一冬天的城池,也再次打开,无数还活着的人,哭着涌入城池之中。

  上冻之前,驱赶出去总共1600万人,加上本地人。

  活着熬过一冬天的,最多700万。

  于谦下令设粥棚,安抚所有人,并发放户籍,安家落户。

  西域明军约五十万,获得的俘虏女人约190万,还有些本地人400万,这些本地人多是孩子。

  再加上释放的奴隶,人口才一千多万。

  整个冬天,也陆续有物资进来,在路上设粥棚,不然不会只死这点人。

  中枢尽力了。

  恢复运输后,便集结千万民夫,往这边运输,尽量多多活人。

  为了安抚奴隶情绪,于谦宣布奴隶剃头后,会给发放一个女奴做妻子,在西域安家落户。

  西域人口本来在两千万左右,只剩下六百万人。

  于谦收到圣旨,皇帝竟让他回京静养,把权柄移交王越、范广、杨信三人,他回京静养,等下一次打仗。

  于谦都哭笑不得,老夫的身子骨差到这一步了?

  他也没辙,下达最后一条命令后,就乘坐马车回京,他的马车是御驾,经过沥青路的时候,所有运输都要终止,给于谦车架让行。

  于谦都表示很无语,他想夜间出行,却被医疗团队拒绝,因为夜间温度低,于谦身体出现一点问题都不行。

  这是皇帝的严令,整个团队的富贵,都和于谦挂钩。

  临行前的命令,就是推平西域式建筑,改建中式建筑,有些特殊的不能推,只能保留。

  为了让建筑风格不遗失,中枢派画师将一切画下来,在北京仿制一座城池。

  包括文献、宝物等,都要运送入京,甚至带有文字的,都要送入京师。

  中枢会翻译成汉字,纪录在华夏历史之中,这些孤本,则会被妥善保存,还会誊抄几份,分别藏在不同地方。

  这些都是惯例了,这些年大明占领很多国家,都是这样做的。

  要不怎么说,很多国家的文化都断流了,比如印度,但在大明,却能找到印度完整的文化体系。

  而这,在现阶段是不予对外公开。

  像石碑、石像等宝物,则是妥善保护后,向公众开放,允许百姓花钱参观。

  西域不是异国,从汉朝开始,华夏就统治这里,在地理志上,就说华夏的西边尽头是葱岭。

  这里也是古传说中的共工、后羿等传说的发生地。

  朱祁钰也不像对待异国那样残酷,尤其对文化的保护,极尽小心。

  户籍登记,所有人落入汉籍。

  新建的城池、道路,都会有很多石碑和庙宇,石碑主要纪念死去的兵卒,庙宇则是纪念将领。

  这次兴建的石碑,则纪念了一些冻死的奴隶。

  杨信征服的塔里木盆地,中枢会挑出一座城池,会以杨信的名字命名,在市中心,会为他建庙祭祀,等他百年之后,再从他诸子中挑一支出来,在此守庙。

  不止他杨信,凡是做出卓越贡献的,都有这个待遇。

  普通军将,则会在庙里立碑,碑文写出他们的贡献,以此作为纪念。

  这一套已经非常成熟了。

  不止武将,文官在当地治理有功的,都会立碑祭祀,并会挑出一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

  为了增强汉文化,大明还会在征服地,为华夏先贤立碑,比如交趾,唐代诗人王勃曾经去过交趾,大明就会设王勃碑,碑文详细记录王勃的事迹。

  汉人在西域留下的足迹太多了,张骞、唐玄奘等等,大明会在新城建庙祭祀。

  景泰朝,祀祝文化很兴盛。

  很多古人都被翻出来祭祀,祭祀的地方还不是他们的家乡,而是这些新地。

  实在找不出来的,就开始编,瞎编乱造,比如李白的足迹踏遍整个东南亚,璀璨的诗篇,是在新益州写出来的,尤其是碎叶收复之后,修建了很多李白诗篇的石碑。

  苏轼流放地的海角天涯,也变成了婆罗洲。

  秦琼曾经率领大军,征伐过捕鱼儿海,捕鱼儿海就多了一位能祭祀的将领了。

  李靖西征,把咸海打了下来。

  秦始皇巡游之地,路过了吕宋。

  编呗。

首节 上一节 1639/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